
当前标签:
伤寒论第二十八条(二)
但它有“小便不利”,小便不利,一般情况下是由气上冲造成的。因此表证同时还有小便不利证侯时,单纯发汗解表是行不通的,非兼利小便不。我们看到的《伤寒论》不是原貌呀!这个方就是桂枝汤的加减方了。
2025.02.12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八条(一)
二十八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那么历经桂枝汤,泻药后,这人的症状是一点没变呀!
2025.02.12
张宝华
从胃痛伴腹泻案谈"肝脾同调"的临床运用
此案揭示三个重要启示:其一,现代职业女性"肝郁脾虚"复合病机日益普遍,单纯治脾往往难以奏效;其二,调肝需分虚实,本案用白芍配柴胡正是"养肝体,遂肝用"的经典配伍;其三,胃肠症状与月经失调常互为表里,治疗时当有全局观。
2025.02.12
刘颖
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治疗产后漏尿一则
患者女性,现产后6月,因产后出现漏尿、尿频症状前来就诊。长期坚持练习八段锦,不仅能改善产后漏尿症状,还能增强产妇的体质,促进身体的整体康复。
2025.02.12
高颖
止嗽散合半夏厚朴汤治疗外感咳嗽一则
此后患者咽痒症状减轻,咳嗽次数减少,喉中异物感有所缓解。诸药合用,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能解表,又能治咳,对于风邪犯肺所致的咳嗽最为适宜。
2025.02.12
高颖
关于孩子肚脐的烦恼
关于孩子肚脐的烦恼脐带是连接母亲和孩子的纽带,脐带的结扎离断,标志着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了自己的生命之旅。世界卫生组织这个推荐是基于当时的证据认为局部使用消毒剂与脐带干性护理及安慰剂比较,未发现脐带感染率有何差别。
2025.02.12
谢江强
从反复口疮看中医"伏邪"致病特点与调治思路
各位同仁,今天与大家探讨一例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案例。患者陈先生,38岁,程序员,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5年,近半年每月必发。结合患者舌脉及病史特点,当属"伏热内蕴"之证。用药两周后溃疡面缩小,发作频率减半。"现代临床中,伏邪致病现象愈发普遍。
2025.02.11
刘颖
从一例失眠案看中医"调中轴"的临证思维
患者王女士,42岁,主诉失眠半年加重两周。细察其症,患者虽以失眠为主诉,但脾胃症状贯穿始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代生活方式对中焦的影响已远超古人之见。现代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中焦失和已成常见病机。
2025.02.11
刘颖
囟门问题,看这篇就够了
囟门问题,看这篇就够了孩子出生后,家长可能都会注意到,孩子头顶上有两块软塌塌的地方,这就是囟门,前囟的形状有点像钻石,后囟的形状像三角形。囟门清洗的问题因为囟门这里没有骨头,很多家长认为碰到这里会损伤大脑,所以不敢碰孩子囟门,洗头的时候也特意避开这个部位。
2025.02.11
谢江强
柴苓汤加减治“干咳、小便不利腰酸”案
诊断:咳嗽处方:柴苓汤加减4剂(代煎)方组:柴胡24g姜半夏18g干姜15g生黄芩8g炙甘草8g桂枝10g白芍10g五味子10g炙百部15g白前10g炙麻黄10g射干15g猪苓15g茯苓15g生白术15g泽泻25g车前子10g益智仁10g细辛6g煎服方法:
小便
柴苓汤
柴胡
姜半夏
干姜
黄芩
炙甘草
桂枝
白芍
五味子
百部
白前
麻黄
射干
猪苓
茯苓
白术
泽泻
车前子
益智仁
细辛
绿豆
石膏
小柴胡汤
柴胡汤
参草
生姜
五味
温肺散
五苓散
2025.02.10
宗琪
伤寒论第二十七条(四)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前面说了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还有这条的桂枝二越婢一汤,这三个方都为小发汗法。
2025.02.10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七条(三)
桂枝、芍药、麻黄、炙甘草各十八铢、大枣四枚、生姜一两二铢、石膏二十四铢。我们算算这个桂枝汤,它是原方的四分之一,越婢汤用原方的八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是二比一。
2025.02.10
张宝华
从一例腹胀患者看"脾主运化"的实践应用
患者王先生,42岁,主诉腹胀反复发作两年余,加重半月。在原方基础上加生黄芪20g、焦三仙各10g。焦三仙的使用则暗合"消补兼施"之法,既助运化又防补药壅滞。患者虽胀满明显,但结合舌脉及腹部按诊,实为脾虚失运所致。
2025.02.10
刘颖
霉菌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由念珠菌感染引发。当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显示念珠菌(+)时,基本可确诊为霉菌性阴道炎。若仍存在问题,便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尽快恢复健康,远离霉菌性阴道炎的困扰。
2025.02.10
后彩菊
小青龙汤加味治愈寒饮咳喘医案
治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用小青龙汤加味。小青龙汤所治之证,核心在于外寒内饮。在临床应用小青龙汤时,需准确辨证。本案在小青龙汤基础上加用柴胡、黄芩、茯苓、杏仁,是基于患者具体症状的灵活化裁。
2025.02.10
高颖
不寐辨治再识
《灵枢》谓"老者气血衰,夜不瞑",然今世青年不寐者众,此非独虚证可概。尤需注意现代人多食肥甘、久坐少动,中焦壅滞,痰火内生,上扰神明而致不寐,此证型近年尤为多见。
黄连温胆汤
远志
石菖蒲
山楂
神曲
保和丸
半夏秫米汤
交泰丸
黄连
肉桂
枸杞
桑椹
小便
半夏
陈皮
茯苓
竹茹
枳实
麦芽
夜交藤
薏米
佩兰
芳香
君子丸
礞石
胆南星
化痰清
砂仁
紫苏梗
代茶饮
2025.02.10
刘颖
哪些食物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免疫力也需要后天完善,孩子出生后接触各种微生物,免疫系统在和各种病原体接种的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抗体、淋巴因子等,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除了母乳之外,对于健康的孩子,没有特别的食物能提高免疫力。
2025.02.10
谢江强
伤寒论第二十七条(二)
桂枝二越婢一汤微微地清肃其表里再合适不过了。桂枝汤早说过了,咱们重点看看这个越婢汤,《伤寒论》里没有这个方,它在《金匮要略》里,其由麻黄、甘草、大枣、生姜、石膏五味药组成,这几个药成方,名叫越婢汤。阳明病,身大热,热是蒸蒸发热。
2025.02.09
张宝华
伤寒论第112条
——高尔基1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仲景告诉我们针对这样的情况要重视养阳安神,这里是使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2025.02.09
李华歆
如何应对孩子发热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对儿童相对更安全的退热药,布洛芬只能用于6个月以上的孩子,而且不要给频繁呕吐、脱水的孩子用,以免产生肾损害。2岁以下的孩子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2岁及2岁以上的孩子持续发热超过3天也应该去医院。
2025.02.09
谢江强
运用《伤寒论》方药治疗甲型流感(H1N1)
运用《伤寒论》方药治疗甲型流感:发热恶寒,伴头痛、咳嗽3天。用药与疗程一诊:予大青龙汤2剂,每日1剂,分2次温服。愈后治疗第3日体温复常,第6日咳嗽、咽痛悉平,第9日体力恢复,随访1周无复发。
2025.02.08
冯彭盛
伤寒论第二十七条(一)
二十七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前面的第二十三条说“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2025.02.08
张宝华
从三焦气化论五苓散应用心法——《伤寒论》第71条临证思辨录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今结合现代疾病谱,试论五苓散活用之法,以启临床新思。此属水气凌心,五苓散加葶苈子、丹参,可改善心室舒张功能。
2025.02.08
刘颖
发热抽筋,不是做得越多越好
所谓的发热抽筋,医学上称为热性惊厥,是指由发热引发的抽搐,以前认为是高热引发的,所以称为高热惊厥。如果孩子1岁以内每次发热都抽搐,那可能不是简单的热性惊厥,需要找专业的儿科神经专科医生看看。
2025.02.08
谢江强
高血压病方剂运用中的"变"与"守"
近日接诊一位中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初诊血压168/102mmHg,症见头痛如劈、面红目赤,予天麻钩藤饮原方竟收效甚微。某省级中医院调研显示,门诊高血压处方中夏枯草使用率达89%,但配伍得当者不足40%。愿与诸君共探方剂运用的精微之境。
天麻钩藤饮
六味地黄丸
怀牛膝
地龙
夏枯草
罗布麻
枯草
镇肝熄风汤
赭石
龙骨
吴茱萸
建瓴汤
山药
生地
白芍
紫贝齿
粳米
金匮肾气丸
肉桂
附片
桑螵蛸
益智仁
二仙汤
葛根
丹参
川芎
仙灵脾
牛膝
石决明
阿胶
2025.02.07
刘颖
伤寒论第二十六条(七)
再看看书上别的方药,一般六七味药用水是六升,或者七升,唯独这白虎汤它搁一斗,它要求煮到米熟,那就得时间长啊!现代药理学说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从以上这些咱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石膏先煎法更加合理。
2025.02.07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六条(六)
传统来看,甘药对脾胃都是有益处的。甘草配粳米益胃,还能抑制苦寒害胃的能知母、石膏的不良反应,对胃有顾护的作用。人参健胃,配合甘草、粳米,胃气才能够复健有望。吃白虎汤就可以了,病人不渴,说明津液损伤不那么严重,加人参也不对证,还价格贵,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2025.02.07
张宝华
从"同证异治"谈动态辨证思维的临床应用
近日接诊一位顽固性失眠患者,初诊时按其"心烦不寐、口苦咽干"之象,套用龙胆泻肝汤未见寸功。现代研究发现,慢性疾病证候要素每月变异率可达28%,这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证候流变"的观察意识。
2025.02.07
刘颖
从少阳论柴胡类方应用心得——谈《伤寒论》第96条之临证体悟
《伤寒论》第96条详述小柴胡汤证治,历代注家多执"往来寒热"为辨证眼目。今不揣浅陋,试以三焦气化论柴胡剂运用心得,或可补前贤未尽之意。对于柴胡剂用量尤当斟酌。可见柴胡类方运用贵在调畅气机,非必以量大取胜。于肿瘤术后调理中,柴胡剂尤显妙用。
2025.02.07
刘颖
止嗽散加味治疗咽痒咳嗽医案
主诉咳嗽持续一周。止嗽散中,桔梗开宣肺气,祛痰利咽;荆芥疏风解表;紫菀、百部温润止咳;白前降气化痰止咳;陈皮理气化痰;甘草调和诸药且止咳。在本案中,于止嗽散基础上进行了加减。
2025.02.07
高颖
骨伤科医案
既往史否认骨质疏松病史,无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诊断中医诊断:骨折西医诊断:左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案1.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行牵拉端提手法复位,恢复桡骨长度及掌倾角,石膏托固定腕关节于功能位。
2025.02.07
冯彭盛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早期常以心外症状起病,不易识别,误诊率高,
面色苍白,超过半数暴发性心肌炎儿童会有此表现。检查首选心电图,不是心肌酶!心电图改变在暴发性心肌炎中较早出现,可用于早期筛查。窦性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改变,QRS低电压与T波倒置是暴发性心肌炎的特征性表现,除此之外,ST-T段改变、QRS波增宽及传导阻滞等也
2025.02.07
刘勇
家长应具备哪些给儿童使用抗生素的常识
家长应具备哪些给儿童使用抗生素的常识不要自行给孩子用抗生素抗生素是处方药,按说家长是没有条件自己给孩子用的。不要要求医生给自己孩子用抗生素医生的决策会受家长表现的影响,尤其是在国内这种医患关系下。正确使用,抗生素可以造福于人类,但滥用也会危害人类健康。
2025.02.07
谢江强
发热要不要用抗生素
儿童发热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用抗生素,所以很多家长都有没用药孩子自己好了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在网上随处可见。但医生的经验却和家长恰恰相反,因为医生每天处理大量的病例,每个医生都曾经碰到过一些严重感染需要用抗生素的病例。
2025.02.06
谢江强
《伤寒论》第111条
可以说整部《伤寒论》都在讲“正气”,小编认为这里的“正气”其实是“津液”都高度概括!就拿今天讲的第111条来说,说是患者起初得了“太阳病中风”,大家注意此处的“太阳病中风”并不是指“桂枝汤证”(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2025.02.05
李华歆
退热药的是是非非
至于退热药的选择,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美国儿科学会、中国的发热指南,都认为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对儿童相对更为安全的退热药。孩子发热时,心急如焚的家长往往希望孩子的体温很快就恢复正常,但其实退热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孩子的不适,而不是让体温恢复正常。
2025.02.05
谢江强
久咳不愈1月余,4剂中药尽愈
患者:赵某某性别:女年龄:51岁初诊日期:2025年1月31日主诉:咳嗽1月。现病史:患者1月前感冒后遗留咳嗽日久,迟迟不愈,服用多种西药,中成药效果不佳,今来求诊。
2025.02.04
宗琪
慢性盆腔炎 反复腹痛便秘案
慢性盆腔炎反复腹痛便秘案收到年前最后一天来诊的护士长反馈中医可以解决很多一般看不好的疑难杂病但中药跟中药之间差挺大的不是随便都能吃得好经方纯粹好用多了比一些专家的各种杂方大方方病人辨证准确方向正确是前提这就需要医生臻德精术也需要患者缘分信任了如想知道我用了
2025.02.04
鲍宝生
孩子发热到底怎样穿衣服
孩子发热要怎样穿衣服?当孩子觉得热的时候,说明体温调节中枢已经下调了设定温度,就应该减少衣被,增加散热,帮助孩子降温。记住冷就穿,热就脱,孩子怎么舒服怎么来。如果孩子体温已经到了中枢设定点,还继续穿盖包裹,就可能无法散热,导致中暑、捂热综合征等问题。
2025.02.04
谢江强
伤寒论第二十六条(五)
产妇历来都是远寒凉的,别说用药了,即使饮食起居都要加强保暖。《神农本草经》说知母“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简称《别录》,3卷。由于本书系历代医家陆续汇集,故称为《名医别录》。
2025.02.03
张宝华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