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抑郁?两千年前张仲景有“神奇良方”!

2020.11.26 0阅读 评论数 0 3
失眠?抑郁?两千年前张仲景有“神奇良方”!


现代人压力特别大,结果出现了无数很奇怪的病症,怎么调理都很难见效,让人伤透了脑筋,比如有突然呕吐的,有头晕到无法站立的,有失眠到每天睡两个小时的等等。


那么,这种情况怎么来调理呢?


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的一个方子谈起,这个方子,叫小柴胡汤。


我先把小柴胡汤的方子给大家写一遍,这个分量不是原文的分量,是我通常使用的:


柴胡9克、黄芩6克、党参6克、法半夏6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12枚。


我通常的熬药方法是:水五碗,熬剩两碗,早晚各一碗。


这个方子原来的分量比我开的要大一些,熬药方法是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滓,再煎取三升,每次温服一升。但是,我经过实践,认为五碗水熬剩两碗比较方便,就这样用下来了。


大家会奇怪,我开的方子的量这么小,能治病吗?


其实,我就用这个方子加减,治好过无数的奇怪的病症,这说明药物的分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药物的配比,只要配比得当,那么就是可以治病的,分量只不过影响了治疗的速度,比如应该一天痊愈的,您分量用小了,只不过是一天半才好而已啊。


我还是用例子来和大家说这个方子吧。


有位女士,是个上市公司的高层,有一次我给她诊脉,诊完后,她认为我说得准确,很惊奇,但是自己先没有调理,而是要求我给她的丈夫调理。为什么呢?因为她的丈夫让她很是发愁,什么情况呢?就是失眠,整夜的失眠,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最后甚至无法上班了。


我听完了叙述,说:“这可能是西医说的抑郁症吧?”


她说:“对啊!怎么样,你会治疗抑郁症吗?”


我问她:“西医都怎么治疗了?”


她告诉我说曾经治疗过很长的时间了,时好时坏,没有什么大的改善,但是精神科医师已经很满意了,还拿他做成功的例子呢。


我当时听完了,也很犹豫,因为我哪里会治疗抑郁症啊?于是说:那见个面吧,我只能给他调理一下身体了,不一定会针对抑郁症来治疗。


结果后来见面了,我才知道此人在国外打拼过,估计压力太大了吧。诊了脉,是弦脉,同时舌头上有芒刺,覆盖得满是白苔。


于是,我问他:口苦吗?咽干吗?头晕吗?有呕的感觉吗?胸闷吗?容易发脾气吗?


他几乎全部或多或少都有点,张仲景说过:“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就是有一个对上就可以了,这位是全都对上。


于是,我分析他就是一个肝郁的状态,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治疗抑郁症,但是我只能把他的肝郁给梳理开。于是开了小柴胡汤,就是这个分量,加了龙骨和牡蛎,好像没有加别的什么药,开了三副。


三副后他反应,各种症状开始减轻,我就又开了五副,结果说已经基本可以睡整夜了,情绪也恍然如同梦醒,几乎感觉自己已经痊愈了。


感叹中医治病原来如此神速,简直太奇妙了。


后来,治疗几次后,他的症状就基本消失了,后来,有一天在国贸的一个咖啡厅里,我给他讲了大约一个小时的《金刚经》,我告诉他,一定要放下很多事情,要放下,让我们的心恢复自己的宁静,其实仔细想想,这个世界的很多事情不是你能够把握的,你以为这些钱你赚到了吗?


想想,再过一亿年,你赚的钱在哪里?你又在哪里?所以,不可执迷,当你把你的心放得很空的时候,你才可能感觉到真正的自己的存在。


记得那天我喝了一瓶瓶的水,讲得还是口干舌燥,但是到后来,在我走出咖啡厅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今天的天真的很蓝,阳光真的很温暖,自己的心里原来是如此的平和,原来,仔细想想,这天说的很多话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啊。


同时,从此我就知道所谓的抑郁症是怎么回事儿了,原来这是一个名词,被搞得很深奥,但是如果你无视它,我们就按照中医的理论来调理患者的身体,原来是不那么可怕的。


后来,我又治疗了很多例这样的患者,症状各异,但是基本都是肝气不舒引起的情志方面的问题,渐渐的心得就多了。


再举个例子来谈谈具体的辩证吧。


有一位朋友,是位女性,也是失眠得无以复加,几乎每晚就是两个小时,痛苦得不得了,整日昏沉。


但是,当时找我看病是因为呕吐,说自己经常呕吐。


我诊断后,才知道她的身体绝对不是呕吐一个症状,仔细问下来,也是张仲景所论述的小柴胡汤的汤证,一个都不少。


张仲景说的症状有:“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林文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猪苓泽泻白术药解 韦秋凤

    五脏痞满,水湿互结于五脏胸胁成痞而满,泽泻清热利湿除痞满。泽泻热利湿通水道利小便。五苓散,肾气丸,苓桂术甘汤,桂枝茯苓丸,茯苓泽泻汤,这些治水方都有桂,诸家都说桂温阳化气兼解表,未免显得肤浅。

  • 桂枝汤类方二十二 韦秋凤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五苓散的方子用法,又点明了五苓散的主要症状还是表证,所以君药仍然为桂枝。

  • 桂枝汤类方二十一 韦秋凤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甘草各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甘草补津液,调和诸药,缓解药毒,行药力。三才解析法:主治:凉滞寒饮多、津亏病位:表里俱病阳性药:桂枝4温辛甘白术2温辛甘滋微苦平性药:炙甘草2平甘滋茯苓4平甘淡。

  • 桂枝汤类方二十 韦秋凤

    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桂枝甘草汤主之。桂枝在清表的残留风邪的同时,导引津液各就各位,恢复健康的生理状态,这就叫做使气得旁流。这种病,是个急病,大枣比较滋腻,会束缚桂枝药力的发挥。

  • 桂枝汤类方十九 韦秋凤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可以用桂枝汤再次发汗。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整个方子,桂枝汤清太阳中风,人参芍药清热补津液。

  • 桂枝汤类方十八 韦秋凤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要想去掉这些风邪的话,那么就要用桂枝汤治疗。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用小承气汤还是大承气汤,视病情轻得而定。这与津液外出,肠道津液缺乏有关。

  • 桂枝汤类方十七 韦秋凤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卫行脉外,营血出了这个动脉之外的状态就是卫,也就是津液了。用桂枝汤把这个风发出去了,卫和病就会愈!

  • 桂枝汤类方十五 韦秋凤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 白术的解读 韦秋凤

    白术这一味药,一定要按照方子的量去用,不能多用。白术可以去在身面的大风,风邪导致的头晕头痛,流眼泪。腰脐间有风寒湿痹阻滞伤害,气血不利,白术能去这些风寒湿痹而利气血。黄煌认为,白术体质舌多淡胖齿痕水滑。

  • 桂枝汤类方十四 韦秋凤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去芍药汤,温中去虚寒,解决太阳中风的问题,白术化太阴水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