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伤寒论》217、218条

2022.09.14 817阅读 评论数 3 13
【217】汗(汗一作卧)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一云大柴胡汤)【218】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这两个条文有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条文中都出现了“表虚里实”,细细品味便觉得意味深远!  首先第一条中汗出并非绝对表证,而谵语确实是实证引发(可参【210】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进一步讲,燥屎才是引发谵语的关键因素,而燥屎的形成其实是由于胃中津液匮乏,可能是真正的津液亏欠,也可能是津液在别的地方停留引发的胃中津液的“相对亏乏”,无论是哪个情况,其中胃中干燥是形成燥屎的关键!  我们再说“汗出谵语”,笔者个人理解为“汗出后引发谵语”,也就是说二者的关系应该是有先后顺序的,因为汗出后才引发了谵语,从逻辑上符合阳明病形成的机理,而且能够解释下面的“此为风也”,这里的风可以解释成“太阳中风”,也就是说太阳中风的“阳浮阴弱”而引发的“发热汗出”,津液亏损后导致胃中津液亏竭继而引发胃中干燥形成躁屎,最后引发谵语的这一过程,这个是可以解释的通的。 接着仲景提出了治法就是“下”,下须观察火候,也就是209条中提到的患者服用小承气汤后出现的“转矢气”,这才能证明胃中确实已经达到可下的地步,而如果还有表证存在的话,是不能贸然使用下大,汗出本身就是因为表虚引发,而胃中虽然有实,须待表证完全转为里证后方可图下,不然贸然下后,里阳受损,表阳更虚,此时会引发类似郑声的精神症状,这是阳虚的表现!而仲景最后作了明确总结:那就是如果是燥屎实证引发的谵语,应该用大承气峻下才行!  下一条也是说伤寒表证已经迁延至四五日,正常来说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而四五日的时候应该是邪气入里了,从脉象见沉也可以证实这一点,此时尤其当保护津液不能再损,而医生反见其无汗以为其还停留在表证,用了发汗的方法,此时津液亏损极度,胃中津液匮乏,也同样造成了表虚里实,继而形成谵语!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不生烦恼,即得自在 陈鹏

  • 小儿抽动医案分享 李娟

    关于小儿抽动,西医学称之为抽动障碍。若不及时中医中药干预,儿童抽动症病程拉长,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2023年8月26日三诊,患儿抽动无,面部积食斑已褪至不明显,大便正常,情绪稳定。

  • 胃溃疡案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性40岁余主诉泛酸烧心两年余患者半年前胃镜检查胃部溃疡糜烂碳13检测阳性平素腹胀恶心剑突下疼痛纳差三餐不知饥不能吃凉的大便正常小便频夜尿多眠差卧位有酸水泛出。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 张宝华

    在现代医学中,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 江边散步 陈鹏

    江边散步文/陈医生20231128江南的冬天是寒冷的,比起北方的干冷,南方的冷是附骨之疽,如影相随的冷。我喜欢一个人在江边散步,江水静静流淌,波光粼粼,仿佛小孩子在眨眼睛。我在江边默默地愁思,等待抬头,等待那温暖的阳光照耀,照亮我一路前行的路。陈医生写于一

  • 流感治验分享及临床感悟 尹传礼

    案例一:王适金,男,57岁,2023.12.06就诊,患者于2023.12.04晚发病,自感咽部不适,伴轻度乏力,测体温38℃,当晚给予感冒清热颗粒,双黄连等药,服药后汗出热退,次日仍感乏力,但体温正常。其子为其在当地中医拿中药口服一日,白天体温正常。嘱药

  • 肾气丸 李华歆

    患者因虚致劳,且见腰痛,少腹拘紧,小便不畅,为精虚阳亏,可与肾气丸补之。《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 别让饮食侵袭了你的健康 谢江强

    别让饮食侵袭了你的健康:胃溃疡患者要靠养白小姐经常靠着喝咖啡及浓茶来提神,以加班加点工作。对于人体而言,体温的冷热度适中,脏腑就能维持正常的机体工作,保证人体内环境的健康运作。

  • 浅谈中医止咳第一方止嗽散 王飞

    浅谈中医止咳第一方止嗽散止嗽散出自清代医家程国彭之手,本方是由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陈皮、甘草七味药物组成,载于《医学心悟》。

  • 中医临床分科方案研究 焦一鸣

    此项目旨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医临床以证分科的方案,以期替代目前的中医内科临床用西医的病分科的现象。1.临床应用方案包括两个部分:一个可用于县级以上中医院内科的临床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