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病例分析

2022.03.10 1129阅读 评论数 2 18
乐某,男,52岁。
 初诊:
 患者平素容易患口腔溃疡,反复发生,秋冬季节皮肤干涩瘙痒,伴有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记忆力减退,乏力等,习惯性便秘,大便干结,舌苔厚白略红,脉象细滑缓。平素患者嗜好吸烟、喝酒,根据患者主诉症状,结合个人生活习惯特点,诊断属于中和胃、清热通便为主。
 党参210g 北沙参150g 南沙参150g 麦冬100g
 五味子100g 炒白芍210g 丹皮150g 制首乌300g
 女贞子150g 绞股蓝300g 茵陈300g 土茯苓200g
 黄柏150g 地肤子150g 生地黄200g 玉竹150g
 刺五加150g 灵芝150g 墨旱莲150g 蝉衣100g
 丹参200g 瓜蒌皮100g 知母60g
 上药煎取浓汁,文火熬糊,纳西洋参50g,朝白参30g,石斛50g(前三味另煎取汁),龟板胶100g(黄酒烊化),珍珠粉20g,砂仁粉20g,白蜜300g,麦芽糖450g,溶化收膏,每晨起、卧前各1匙。
 二诊:
 服药后自觉口腔溃疡发生明显减少,偶有发作,频率较前明显好转,口干口渴、皮肤干涩较之前也有所减轻,习惯性便秘好转,大便每日1~2次,比较顺畅,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患者自觉服用膏方之后体质明显好转,各种不适症状明显减轻,疗效显著。
 党参210g 北沙参150g 南沙参150g 麦冬100g
 五味子100g 炒白芍210g 丹皮150g 制首乌300g
 女贞子150g 绞股蓝300g 茵陈300g 黄柏150g
 地肤子150g 生地黄200g 玉竹150g 刺五加150g
 灵芝150g 墨旱莲150g 蝉衣100g 丹参200g
 石斛50g 西洋参50g 朝白参50g 砂仁粉30g
 龟板胶150g 黄酒100g 白蜜300g 木糖醇150g
 三诊:
 生黄芪300g 炒白术200g 防风100g 防己100g
 荆芥100g 辛夷100g 白芷120g 五味子100g
 蝉衣100g 浮萍100g 地肤子150g 山药150g
 僵蚕100g 赤白芍各150 g 丹参300g 葛根300g
 地龙150g 鸡血藤300g 黄精300g 女贞子150g
 墨旱莲200g 生地黄200g 制首乌200g 山楂150g
 绞股蓝200g 白蒺藜150g 红景天150g 刺五加150g
 乌梢蛇100g 石斛60g 蛤蚧1对 砂仁粉20g
 朝白参60g 灵芝孢子粉20g 龟板胶200g 黄酒250g
 黄柏150g 木糖醇100g
 四诊:
 生黄芪300g 炒白术200g 防风120g 防己100g荆芥100g 辛夷100g 五味子100g 蝉衣100g
 浮萍100g 地肤子150g 白芷100g 山药200g
 僵蚕100g 赤白芍各150g 丹参300g 葛根300g
 地龙150g 绞股蓝200g 黄精200g 女贞子150g
 墨旱莲200g 制首乌200g 山楂200g 白蒺藜150g
 红景天150g 刺五加150g 茵陈300g 金银花200g
 乌梢蛇100g 生甘草50g 朝白参60g 西洋参50g
 蛤蚧1对 灵芝孢子粉20g 龟板胶200g 黄酒250g
 冰糖400g口腔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病证,为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麦粒至黄豆大小,呈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凹陷,周围充血,具有红、肿、热、痛的特点,口腔溃疡呈周期性反复发生,称为复发性口范畴,以口舌生疮或糜烂、灼热疼痛为主要表现,口疮的记载首见于《内经》,后世医家认为口疮病机全在于一个"火"字,可分虚实两端。《外科正宗》曰:"口破者,有虚火、实火之分,色淡、色红之别。虚火者,色淡而斑细点,甚者显露龟纹,脉虚不渴,此因思烦太甚,多醒少睡,虚火动而发之。"关于口腔溃疡的病因,大多认为是过食辛辣厚味或嗜酒,以致心脾积热,上蒸于口,或口腔不洁,毒邪侵袭,或素体阴虚,虚火上炎,或久病不愈,脾肾阳虚等引起。明代薛已《口齿类要·口疮》曰:"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当分别而治之。"中医临床常见证型有心脾积热型、阴虚火旺型和脾肾虚寒型。该患者平素嗜好烟酒,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且伴有秋冬季节皮肤干涩瘙痒、习惯性便秘、大便干结等症状,辨证当属于阴虚火旺。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薏苡附子散 李华歆

    ——列宁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薏苡附子散!《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散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炮)十枚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 煲汤常用中药解读人参和陈皮 谢江强

    煲汤常用中药解读人参和陈皮人参含有多种氨基酸、植物甾醇、人参酸、葡萄糖、麦芽糖、人参皂苷、人参二醇、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钙、磷、钾、钠、铁等成分。食用宜忌陈皮气味芳香,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作为泡茶的材料,但不宜长时间饮用大量的陈皮茶,以免损伤元

  • 不寐病案一则 曹雪盼

    治病应以求本如遇疑难杂症还需以脉凭证患者之前多遇之医多以症对症以补为主故中焦气机阻滞更甚病情更甚故治病之法需小心谨慎。

  • 小建中汤 李华歆

    ——约·罗斯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建中汤!小编觉得“小建中汤”其实是由“桂枝加芍药汤”化裁而来,为什么这么说呢?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 小柴胡汤(2) 李华歆

    以上“加减法”完全是根据患者服用“小柴胡汤”后可能引发的各种病情变化来对应处理的,它提现了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

  • 夜间出汗案 朱浩宇

    某女,五十左右,夜间出汗,舌淡苔薄白,自服六味丸不效,予八味丸去三泻改汤,重用,一剂汗止。

  • 脉法新悟(九) 陈玉佳

    自秦以来,儒家和法家思想贯穿中国历史。儒家“舍生而取义”,法家“执法而弃情”。脉仍寸弦无力,尺弦。于是,这位著名的作家挥笔写道:“马克·吐温和他的箱子。”医案来自《李士懋平脉辩证医案》,经删减。

  • 经方适应方证治疗支气管炎 张宝华

    支气管炎表已解,咳而身热,胸满或痛,大便干者,大柴胡汤与之。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大枣枳实(四枚炙)芍药(三两)大黄(二两)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 降压足疗方 曹雪盼

    邓铁涛教授认为高血压病治疗的关键在于从整体上调整人体气血阴阳,使上亢之虚阳,上逆之气血下行,疏通经络气血,恢复阴平阳秘、气血调畅的生理状态。双足部有诸多穴位,其中有不少穴位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同时足底部的心区、肝区、肾区等通过药物的药理作用,也有降压作用。

  • 现代中医认识的桂枝甘草汤 张宝华

    桂枝甘草汤一、概述桂枝甘草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主要由桂枝和甘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