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应用之湿疹

2024.05.13 582阅读 评论数 16 36
薛某,男,74岁。

主诉:全身瘙痒2年,加重10天。

现病史:患者2年前劳作后出现身痒不适,未予相关治疗,症状逐渐加重。近10天夜间瘙痒严重,影响睡眠。可见红色小丘疹分布于双侧小腿内外侧,局部皮肤有不同程度的抓痕破损及结痂伴色素沉着,瘙痒夜间加重。饮纳可,夜寐可,二便调。舌大苔白厚不腻,脉浮紧。

中医诊断:湿疮-风湿郁表证

中医治则:发汗解表,祛风除湿止痒。

治疗方药:桂枝麻黄各半汤+五苓散加减
具体方药如下:

桂枝10   麻黄10   炒白芍15   甘草10

杏仁10   茯苓15   炒白术10   泽泻15

苍术10   薏苡仁20 鸡血藤20  徐长卿10

鸡内金15  生姜5   大枣5枚

                  五剂   水煎服

辩证分析:老年患者可因饮食失节、寒温失度导致脾胃虚寒,脾失健运,升降失常,致使湿邪内蕴。又因劳作过程中汗出当风,风邪趁虚袭表,导致湿邪透表不畅,湿郁于肌肤遂成湿疮。风邪善行而挟湿游行于皮肤则痒。夜间寒邪偏盛以助风湿之邪故瘙痒加重。风寒湿属于阴邪易侵阴位故双下肢严重。舌脉也是脾胃虚寒之象。遂用桂枝麻黄各半汤以发汗解表、疏达皮毛;调和营卫、扶正祛邪。五苓散以化气利水,兼以解表。佐用苍术、薏苡仁加强健脾渗湿之功;鸡血藤、徐长卿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鸡内金消食化滞以除湿。独活祛风除湿兼以引药下行之功。

疗效反馈:五剂后复诊,患者及家属大悦,瘙痒明显缓解,皮损明显好转。舌诊如前,脉诊浮缓,遂原方减少麻黄用量,变成桂枝二麻黄一汤以达到调和营卫,微发其汗,兼疏表寒的效果。十剂后电话随访已愈。

《伤寒论》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本病案分享希望能与同僚共同学习讨论并批评指正感谢!🙏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郭文龙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脂肪肝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脂肪肝的高危人群比普通人群更易发生脂肪肝。

  •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陈) 陈鹏

    中医有这么一句话:外病靠医,内病靠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子的:其实是分两类:一类是滋养你的人一类是消耗你的人无论是亲朋好友/兄弟姐妹/或者夫妻媳妇也是这样的,如果是指责大于包容的话,慢慢就淡了吧。他们都是自私的人。。

  • 膏方调经心得2 谢江强

    膏方调经心得22.养肝益肾膏:肝肾阴虚型《江苏中医药》。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月经失调、月经稀发。可根据经济情况加入紫河车200g、鹿角胶200g等血肉有情之品。再将桂圆肉捣碎,阿胶、龟甲胶加适量黄酒浸泡后隔水炖烊,加入清膏搅拌和匀,最后加入冰糖文火收膏即成,

  •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谢江强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口尝有“砂粒感”制备中使用的器具,如浓缩设备、容器、搅拌用的棒子、竹片、筛网等这些器具清洗不干净,存在、带入或脱落灰屑。

  • 何谓“开路方”? 谢江强

    服用膏方是否要先服“开路方”“开路方”一般以医生根据辨证论治开出的汤剂最有针对性,通常提前2~3周服用。所以,这类人在服膏方前,需要由医生开立“开路方”,以健脾助运、理气化湿,改善脾胃功能,帮助膏方吸收。这也就是用“开路方”先行探路的意思。

  • 性激素六项:助力医生精准诊断 崔国宁

    本文将介绍六项常用的性激素检测指标,并详细阐述它们在医生诊断中的作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性激素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诊断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以确保准确性诊断。

  • 经方适应方证治疗支气管炎 张宝华

    支气管炎见咳而上气,咽堵胸满,发热甚轻者。可与加减半夏厚朴汤。半夏15克、厚朴12克、紫苏叶6克、紫苏子6克、杏仁9克、茯苓9克、桔梗9克、生姜9克、陈皮18克、瓜蒌15克、大枣10克水600毫升,水煎300毫升,150毫升,日两次温服。本方可以降气化痰。

  • 发热伴咳嗽咽痛乏力汗出4天案 宗琪

    患者:刘某某性别:男年龄:24岁初诊日期:2023年12月6日主诉:发热伴咳嗽、咳痰、咽痛4天。《伤寒论》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 四物汤各家论述精选及临床应用 吴春水

    四物汤各家论述精选及临床应用吴春水四物汤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四物汤被后世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血证立法”;“调理一切血证是其所长”及“妇女之圣药”等。

  • 慢性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宝华

    中医认为慢性腹泻多与脾胃虚弱、湿邪困脾等因素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