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

2024.02.28 1019阅读 评论数 12 32
黄帝内经,在12脏腑对应着12个古代官职,其中肝脏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将军,将军管着护国卫国的军队,它是一切力量的象征,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清代医学家周学海在《医随笔》中说:医者善于调肝,乃善治百病。现代大多有经验的中医,都是认为大多疾病都离不开调肝舒肝。
那么最好的舒肝药,仍然出自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著名的四逆散。《伤寒论》中说“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枳实泄结热、甘草调逆气、柴胡散阳邪、芍药收元阴,所谓“和解枢机”。
四逆散配伍:柴胡、芍药、炙甘草、枳实。
柴胡,就是舒肝类药的大神,所以在伤寒论里面,按分类的药方里,就有一类药,叫柴胡类方。大多舒肝的药都有它坐镇呢,比如小柴胡,逍遥丸,舒肝理气散等。
柴胡是君药,入肝胆经,既可以解表清热,清扬升散,治外感,又疏肝解郁,让肝气条达,打通循环,气血供给,直通四肢末梢。
枳实是臣药,入脾,行气散结,除脾滞。柴胡升、枳实降,一升一降,气机顺畅,肝脾互用。
白芍是佐药,入肝,敛阴养血,缓肝郁。柴胡散、白芍敛,散敛互用,彼此制衡。
升降、散敛这是图什么啊?调和阴阳,气血,升降和平衡啊!所以四逆散在中药方剂中归类到了【和解方剂】。
甘草自然是使药,调和药性,健脾补气,而且白芍和甘草,加起来可以缓急止痛,酸甘化阴止痛。
所以仅仅四味,却大大的玄机,两两配对,都能派上大用。
那么四逆散的取名,也很好记,可指四味药,但真正意思的四,指四末即四肢,逆为手部不温向上蔓延,散为用粉末调和。功效就是疏肝理脾,透邪解郁。正对肝失疏泄,气郁致厥的情况,一般这一类人群,会出现手足不温,或身微热,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脉弦。
但伤寒论还有一个名方,叫四逆汤,为手足厥冷即冰凉,但这个为冷过肘膝,程度更重,所以用的汤剂,简单的来说,四逆散、四逆汤都是手足凉,四逆散是冷不过肘膝,为气血循环不好;四逆汤是冷过肘膝,为真正的阳虚阴盛的寒冷症。
所以四逆散用于阳郁厥逆,就在一个“郁”字。比如你睡觉压住自己的胳膊,手是不是冰凉的,放开之后是不是就正常了?这就是“郁”,而非“瘀”,为可逆转的气血不流通。
所以肝郁脾滞是四逆散的特征,还有下面这种症状:胁肋胀闷,脘腹疼痛,或泄利下重,脉弦。
《金匮要略》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木克脾土,如果肝失疏泄则脾失健运,表现为食欲减退、便秘或泄泻。所以很多病,在治肝调肝,其实也同时在补脾调脾。所以你生气的时候,是吃不下东西的。就因为肝克脾是一个道理。
肝脾同治、气血并调,散收互用、升降并施。这才成为最好的舒肝药方,当然一人一方,每个任体质都不尽相同,四逆散,就作为舒肝调肝的基础祖方,根据个人辩证后,进行加减。比如,这个方如果加上活血通经的当归和一些调脾胃的药,就变成了另一个千古名方 ,就是逍遥丸。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潘洪波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感冒后咳嗽咳痰1周余,中药4剂病愈 宗琪

    患者:耿某某(网诊)性别:女年龄:72岁初诊日期:2024年1月20日主诉:感冒后咳嗽1周余,伴咽部有痰,痰或白或黑,不易咳,怕冷,汗不多,纳差,咽痒,脚冷,鼻涕黄稠,舌质淡,苔白厚腻。

  • 泡菜做法2024 陈鹏

    四斤水100克盐,30克酱酒泡盐,白酒给坛子消毒,四斤水50克白糖,所有东西都倒坛子里。切菜刀不能沾油,切紫甘蓝调色,切萝卜,甜椒掰成小块,芥兰削皮切滚刀,梨削皮去核切块,木瓜削皮去籽切块。最后花椒半把,河南新一代干辣椒半把,封口。2天后开吃。

  • 泄泻、便秘、肠风医案整理1 谢江强

    泄泻、便秘、肠风医案整理1泄泻、便秘、肠风医案63周某,女,53岁。复诊诉,服药一半病瘳。理、法、方、药一线贯穿,故药服两剂病瘳。医案64唐某,女,65岁。现病史:大便溏而排便不爽3年,排便1天3次。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咳、哮、喘医案整理2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2医案7卞某,男,75岁。方中紫苏叶、干姜、柴胡、麻黄疏散风寒,杏仁、桔梗、甘草宣肺化痰止咳,陈皮、枳壳、半夏、白茯苓理气燥湿化痰,太子参扶助正气。医案9张某,女,57岁。咳为肺病症状,然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邓某某,男71岁。患者既往有股骨头坏死,颈椎病,骨质增生,慢性胃炎等病病史多年,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所,经服多种中西药物未得显效而就诊于余。

  • 小青龙汤 李华歆

    ——李奥贝纳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方中出现几个仲景常用药对,让我们一一去分析。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

  • 脉法新悟(十一) 陈玉佳

    案:刁右,33岁。鼻腔奇痒、刺激不适已4月,鼻咽镜见黏膜充血。案:易右,50岁。外院诊断副鼻窦炎,平素性躁急易怒。经专科检查为鼻炎和副鼻窦炎。医案来自《张西俭脉论脉案》,经删减。

  • 咳嗽咳痰案。 李高勤

    病史:2周前开始咳嗽咳痰,连续发烧2天,最高38.9,口服布洛芬、阿莫西林2天后退烧退烧。但仍然有咳嗽咳痰。咳嗽厉害时影响睡眠。分析:1.患者咳嗽咳痰2周,算是比较长了。服药3剂后,咳嗽基本消失。

  • 脉法新悟(三) 陈玉佳

    案9:退休职员女,胆管癌术后1月,时有腹胀,食后加剧,服黄连温胆汤调养一月,效可。突发高热10天,服药汗出热退,旋即复热,考虑“肿瘤发热”予“新癀片”,仍不缓解。脉诊之学习,以求寸功,不奢望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