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发的膏方调理心得

2024.02.28 515阅读 评论数 0 0
乌发古人提出“发为血之余”。头发与皮肤一样,皆是人体气血的外在表现,直观反映了人体脏腑气血的盛衰。白发的病机主要归纳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或热极生风。临床有虚实之分,但总属虚多实少。病因多为内伤所致,与肾、肝、心、脾相关。《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肾气盛,齿更发长”,其华在发,肾主封藏,肾中精气与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功能密切相关;“发为血之余”,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肝肾同源,肝肾亏损,阴血不足,毛发失养,白发滋生;肝主疏泄,内伤情志变化最易伤肝,肝阳上亢或肝郁化火,伤及血分,导致血热白发;忧思太过,易暗耗心血,不能滋养毛发,出现白发;饮食不节或劳倦太过,伤及后天脾胃,生成气血乏源,导致心脾气血亏损,不能濡润毛发,造成白发。治疗时多采用滋补肝肾,健脾养心,清热活血之法,标本兼治。1.滋阴乌发膏:肝肾阴虚型【出处】《膏方宝典》。【主治】多症见头发斑白,发质干枯,容易脱发,伴潮热多汗,口干烦渴,面色暗淡,或两颧潮红,大便干。舌红,苔薄腻,脉细数。【组成】熟地黄200g,山药200g,山萸肉200g,北沙参200g,生晒参150g,白芍200g,生地黄200g,黄芪200g,白术150g,青皮150g,陈皮200g,柴胡100g,升麻100g,茯苓200g,浙贝母200g,枸杞子200g,菟丝子200g,覆盆子200g,决明子200g,炒鸡内金200g,白薇100g,何首乌200g,当归200g,远志100g,野生灵芝200g,龟甲胶300g,鹿角胶2000g,冰糖200g,黄酒500mL。【加减】可加入黑豆200g、黑芝麻200g。平素可以多吃木耳。【制备方法】野生灵芝先煎4小时,余药除龟甲胶、鹿角胶、冰糖、黄酒外,加水煎煮3次,去渣,合并滤液,加热浓缩为清膏,生晒参另煎加入,加热浓缩为清膏,再将龟甲胶、鹿角胶加入适量黄酒后隔水炖烊,加入清膏和匀,最后加入冰糖文火收膏,以滴水为度。【服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20g,早晚各1次,开水冲服。2.调和气血乌发膏:气滞血瘀兼血虚生风型【出处】《膏方宝典》。【主治】多症见:头发斑白,发质干枯,易脱发,头皮瘙痒,面色暗黄。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组成】柴胡100g,白芍200g,川芎150g,枳壳200g,陈皮200g,香附200g,木香200g,红花100g,桃仁100g,赤芍100g,茯苓200g,苍术150g,白术150g,黄芪200g,姜半夏100g,天麻100g,桑叶150g,大枣200g,龙骨300g,漏芦150g,炮山甲150g,玫瑰花100g,益母草200g,紫花地丁200g,柏子仁150g,侧柏叶150g,鹿角胶200g,石菖蒲150g,炙甘草100g,龟甲胶200g,鳖甲胶200g,冰糖200g,黄酒500mL。【加减】痛经可加入蒲黄100g、当归200g。【制备方法】鹿角霜先煎4小时,余药除龟甲胶、鹿角胶、鳖甲胶、木糖醇、黄酒外,加水煎煮3次,去渣,合并滤液,加热浓缩为清膏,西红花另煎加入,再将龟甲胶、鹿角胶、鳖甲胶加入适量黄酒后隔水炖烊,加入清膏和匀,最后加入冰糖文火收膏,以滴水为度。【服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20g,早晚开水冲服。【调摄要点】(1)忌食辛辣、油腻之品。(2)保持心情舒畅。(3)养成良好作息规律。(4)平素适量食用黑豆等补益肝肾、乌发之品。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经间期出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经间期出膏方调理心得血经间期出血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在两次月经周期之间,即“氤氲”之时,出现周期性的阴道少量出血者。病机主要源于人体阴阳转化不协调,损及冲任,不能固摄血海,血溢于外,导致经间期出血。

  • 案例整理 梁春耕

    病例4:女,60Y,“受凉后中上腹嘈杂感,肠鸣活跃,口臭便干,咽部异物感,多梦易醒,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舌红,苔中厚腻,脉弦”予健脾理气、清热化痰、镇静安神1周,上述症状减轻过半。

  • 茵陈五苓散 李华歆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患者同样是得了“黄疸病”,此时应该“身目俱黄”,而从后面的用方可以推断,患者此时核心病机应该是“水湿夹热”,且湿偏重于热!一本云茵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

  • 怕冷五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08日陆某,女,55岁,初诊。主诉:怕冷5年。手足冰凉,腰背及下肢怕冷。阳虚与内,阴寒自生,时隔5年则症瘕积聚而成,形成甲状腺结节、肺结节、肠息肉以及子宫肌瘤。前两次中药均已服完,现诸症均减轻。

  • 脉法新悟(五) 陈玉佳

    我们可以决定治疗方案,但无法决定治疗结果。刻诊,大便1天4至5次,脐下腹痛即腹泻,大便带黏液,不成形,泻后腹痛止。近期医案来自《六指擒龙脉法》,经删减。

  • 废医验药,死路一条!!! 姚金虎

    耐药支原体,甲流变异株,还有即将到来的新冠变异株。。。无论如何变异,感染病原菌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有规律的,有迹可循,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前提一定是辨证论治,否则就是走上废医验药的旧路,注定死路一条。

  • 斑秃就是肾虚了吗? 王晨阳

    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遗传,情绪紧张和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完全是一个气血阳都损伤的一个脉象。辨证选取真武汤治疗。所以用真武汤中的白术固护脾胃。又选取桂附地黄丸善后服用。。。。。。

  • 现代人认为的麻杏石甘汤 张宝华

    麻杏石甘汤一、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 西医用中药,不明寒热,误人子弟 陈玉佳

    今日要讲的是一个误治案例,西医用中成药治口疮。嘱咐其另行购买半夏泻心丸的中成药服药,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以求治其本。但是西医用中药,不熟悉寒热虚实,根据说明书使用,难免失误,有事也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中成药的滥用,一方面降低了疗效,使患者诟病中医。

  • 桃核承气汤 李华歆

    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桃仁(去皮尖)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二两芒硝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