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调脾补中养阴清胃治愈胃溃疡

2024.02.24 217阅读 评论数 0 3
冯某,男,39岁,干部。1974年5月31日初诊:1972年患肺结核,经治已稳定。近数年来经常胃痛、善饥,于1974年5月27日在南通医学院附院钡检( X 线号:14566):胃小弯见一恒久性腔外龛影,蠕动可通过全胃,十二指肠球部无变形。印象:胃小弯溃疡。胃脘调脾补中养阴清胃治愈胃溃疡疼痛,食后二小时为甚,得食则痛缓,易消谷善饥,逐步增剧,形体为之赢瘦。苔薄质红,脉细弦。此脾虚气滞,阴虚胃热之"饥疝"也。治宜调脾补中,养阴清胃。潞党参、淮山药、炙黄芪、玉竹、黄精各五钱,川石斛三钱,炒延胡四钱,煅瓦楞一两,甘草二钱。六剂。二诊(6月6日):药后痛缓,自觉颇适,苔薄质微红,脉细弦。药已中病,毋庸更章,前法继进之。上方加生白芍四钱。六剂。三诊(6月13日):脘痛已定,惟善饥未已,苔薄质微红,脉细弦。脾虚气滞之象已获渐解,但阴损胃热之征,尚未见复,续予汤丸并进,以期根治。(1)上方续服10剂。(2)丸方:党参、黄芪、当归、杞子、延胡各二两五钱,山药四两,石斛、黄精、玉竹、煅瓦楞、煅乌贼骨、白芍各三两,甘草一两五钱。共研极细末,蜜丸如绿豆大,每早、中、晚食前半小时服二钱。8月20日:药后症情平稳,惟尚有轻度善饥感,苔薄质微红,脉小弦。丸方续服一料以巩固之。1974年12月28日:继服丸剂二月,善饥已痊。近二月来形体较前丰腴,精神亦振。又去附院钡检复查:胃外形完整,蠕动良好,原胃小弯之龛影已消失,粘膜及充盈相均未见异常,球部正常。印象:胃小弯溃疡已愈。1976-1977年连续复查,均正常。【按】溃疡病概括在胃院痛、心胃气痛、肝胃不和、呕吐反胃等门中,在临床上表现的症候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各地辨证分型的意见也不一致,有按脏腑的,有按八纲的,有按病机结合脏腑的,有按病机结合八纲的;一般以虚寒、郁热、肝胃不和、血瘀等分型施治为较多,这是抓住病机来分型的。因其发病的机制与肝、脾、胃有关,主要多由于肝郁气滞,失于条达,横逆犯胃;或郁久化热伤阴;或气滞既久,则导致血瘀;或因饮食失节,或由长期劳倦而伤脾,脾虚不运,胃失和降而致。本例患者因长期工作劳累,"劳倦伤脾",脾之气阴俱伤,乃病之根源。脾气既虚,则易中运失健,气机郁滞,而疼痛以作。阴虚既久,又易生热,胃热盛则消谷善饥。故本例在辨证上属于脾虚气滞、阴虚胃热之候,既不同于单纯性脾胃虚寒的黄芪建中汤证,又不同于阴虚胃热的一贯煎证,是两者兼而有之的综合型,相似于《巢诊余漫话源》之"饥疝候"。所以在治疗上,既用参、芪来补气健中,又用玉、精、斛以养阴缓中;再伍以行气活血的延胡,因其不仅能入肺脾走气分而行气,又入肝经走血分而活血,气行血活,通则不痛,故善止痛。同时,延胡与瓦楞、甘草并用,又能制酸护膜,促进溃疡之愈合。故一剂即痛缓,再剂而痛定;但脾虚气滞之象虽解,而阴虚胃热之征未复,是以善饥减而未已,乃续守原意加味以丸剂徐调之。药进两料,历时三月而痊可。1974年底钡餐复查,龛影已消失,以后复查,均属正常,远期疗效比较巩固。通过这一病例,使我们明确地认识到,分型论治虽是有利于掌握病机,因证制宜,但还不能死搬硬套,对号入座,必需严守辨证原则,机动灵活,恰如其分地来综合分析,才能更好地审证施治。同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灵活用药,始能提高疗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文选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一方三味药,一通一补一消,治耳呜真奇妙。 韦毓安

    第一种是因虚而鸣。耳朵里头被气机堵住,耳窍不通畅了,也会鸣响报警。中医讲,九窍要通,通则无病。有一个治疗痰湿耳鸣的小方子,出自《山西中医》杂志,方子也很简单,只有三味药,白术,泽泻和石菖蒲。其中,炒白术15克,泽泻30克,石菖蒲15克,水煎服。

  • 一个方四味药能打通各种瘀血,预防心梗、脑梗。 韦毓安

    瘀血堵塞的,有一个四味药的小方子,由三七、西洋参、丹参、天麻组成,活血化瘀,疏通血管,效果非常好。三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只不过活血的作用更大一些。四味药可以及时地帮你把瘀血化掉,起到一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 从“方证”论李东垣升阳益胃汤 叶艋玮

    升阳益胃汤组成:黄芪2两半夏1两人参1两炙甘草1两防风5钱白芍5钱羌活5钱独活5钱橘皮4钱茯苓3钱泽泻3钱柴胡3钱白术3钱黄连2钱加姜枣。当升阳益胃,名之曰升阳益胃汤。

  • 关于战汗的思考 曹雪盼

    战汗是温病学理论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名词,预示着疾病的转归和愈后情况,故不得不重视。战汗是卫气营血中气分证的极期,是气分证的转折点。总而言之,战汗的出现预示着疾病的转归,在临床上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

  • 三年化大疫粗见 曹雪盼

    三年化疫理论粗见:"class=""_width="388px"crossorigin="anonymous"alt="图片"data-fail="0"style="margin:0px;padding:0px;outline-color:currentc

  • 一味中药治牙疼 王振刚

    尤其对于慢性牙疼的患者来说,往往被折磨得寝食不安。在中药里,有这么一种“草根”,虽是植物却有治骨补肾的功效,在治疗牙疼时必不可少,今天王老师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余在临床中,用骨碎补治疗以下两种疾病,效果颇佳。最为难治的牙痛,是肾虚阳浮之牙疼。

  • 中医不是慢郎中:四逆汤急救 王振刚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可知,四逆汤的条文符合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其一,四逆汤条文有些症状是原发病的表现,如发热、头痛、身体疼痛、呕吐、下利、腹胀满,这些症状不是四逆汤证的固有表现,因此,不应该纳入四逆汤证里。

  • 秋季养生注意“四不” 王振刚

    #秋季养生秋天“四不要”,以防有损呼吸道①不吃辛辣呼吸道“喜润恶燥”,应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吃润肺的食物,如雪梨、百合等。②不要着凉入秋后天气转凉,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引起呼吸道不适,应适时添衣、不洗冷水澡等。

  • 龙骨,牡蛎功效及分解 王振刚

    解读药味特点牡蛎与龙骨功效相似,均为固涩止脱之属,常相须为用,牡蛎咸涩微寒,善软坚化清热。经方中牡蛎多与龙骨相配,则尤善敛汗涩精、镇惊安神,如桂枝救逆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龙骨牡蛎汤、风引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阿奇霉素需避免的10种搭配 王振刚

    在使用阿奇霉素期间或者停用阿奇霉素后至少1个月内,需降低地高辛的使用剂量。阿奇霉素抑制肝微粒体酶,可减弱利福平的代谢清除。阿奇霉素好用,但必须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