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能治什么病?
《长沙药解》对附子的评述较为中肯:
“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经。暖水燥土,泻湿除寒,走中宫而温脾,入下焦而暖肾,补垂绝之火种,续将断之阳根。治手足厥冷,开脏腑阴滞,定腰腹之疼痛,舒踝膝之挛拘,通经脉之寒瘀,消疝瘕之冷结,降浊阴逆上,能回哕噫,提清阳下陷,善止胀满。”
一言蔽之,附子治阴证(水寒)。用之比较多的病种有:胃寒呕吐、胃寒胀满、自汗盗汗之汗冷者、风湿(包括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寒疝、慢性心衰、心衰急救、肝病肾病肺心病后期水肿、虚寒血瘀证(推动血液运行打通经脉,起血之帅导作用)等,主要是肾水寒导致或夹肾水寒的疾病即可投附子而起奇效。使用附子比较著名的有现代名医祝味菊,人称“祝附子”,现在四川的火神派(包括刘力红、李可等人)也喜欢使用附子。不过本人觉得火神派也有滥用附子的时候,故人笑“无病不附子”。一网友说刘用附子治咳嗽,非但未止咳且副作用数月未能消。民间中医网有个什么三七生,每方均用附子,统计其用量,每天开的附子处方恐怕数公斤。广东人体质偏热,用附子更需谨慎,即使要用,5~10克多数情况下已经足够(只要能起效无必要用大剂量,医师水平反映在辨证准确上,而不是要用量大才有水平,当然需要时也可以非常规用药)。
大凡药性越偏的副作用也相应越大,因为中药治病是以偏纠偏的,偏的方向搞错了,南辕北辙,更加重病情。不要以为中药没有副作用,中药的副作用主要不在于它的成分致毒性(这是西医所关注的),而是它的偏性。热病用热药,寒病用寒药,往往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那么什么情况下应用附子呢?
笔者的体会如下症状可用附子:
手足冷(如四逆汤所描述的),冬天入被内半小时不脚暖,腰背冷,汗水多并且汗冷,汗干后有凉嗖嗖的感觉,舌淡,舌面湿润(水分多),唇色淡或黑,小便清长,脉微细无力。长期大量使用西药抗菌素的炎症患者和中药清热解毒药而病不缓解的多要考虑用附子或肉桂或两药并用(抗菌素按中医四性衡量属于性凉药,长期大量使用伤阳,用肉桂或附子可温元阳,消除其副作用)。
如果脉症与以上相反则忌附子,比如手足冷,《伤寒论》里就有四逆散、白虎汤等寒凉方症,并非适合附子。脉实有力者多忌附子,下焦热者(比如膀胱热涩)忌附子(附子主要作用是温下元)。小孩生长旺盛,稚阴稚阳之体,若要温元应优先使用较为平稳的肉桂(研末泡服一般2克左右即可)。所以应用附子时要脉症综合考虑。
附子的配伍
至于附子的配伍,就更讲究了。中医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配生姜或干姜,一可以温脾胃降逆止呕吐,二还可以一定程度减轻附子的毒性。另外按照一气周流理论,肾水寒源于肝脾陷,所以也得适当兼顾肝脾,配合黄芪、参、白术、炙草升脾补气,茯苓健脾祛湿;又附子比较温燥,要防过燥伤肝血,此时应配合白芍、当归、阿胶滋肝疏木。阳要在气血中求,气血充足才可以升提阳气,否则为无本之木。在补气血药中加入少量肉桂或附子温阳药可提高疗效(即少火壮气之意)。另,李可急救配伍山萸肉(危证多在少阴、厥阴经,萸肉敛肝),本人认为比较符合中医理论。
仲景的真武汤(附子、白术、茯苓、白芍、生姜)就是多经兼顾整体考虑的配伍范例。“真武”刘渡舟悟为“玄武”,玄武即北方水也,与青龙汤(东方木)、白虎汤(西方金)、泻心汤(南方称为朱雀火),合为四大方。
附子经炮制可减毒性,日本研究用高压加热可完全减毒留效。市售附子多为炮制减毒过的,但为安全起见,应先煎煮40分钟以上,用量越多,先煎时间应越长,一般6克左右可不先煎,急救时分次频饮,也可不先煎,据一些名医云生用于急救效果更佳。
》》编后语
从药性来说,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的作用,主要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常用量3~15g。
关于附子的使用剂量问题,现在似乎有种谁敢用附子的量大谁医术就高的认识,附子用量甚至达到了几百克,这与经典完全违背。《神农本草经》“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凡用毒药都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病去后立刻停药。
【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作者简介|
岐黄古筝,父亲是民间中医,本人先读工科大学,后转攻中医,兄弟二人分别为中西医。
来源:岐黄古筝的博客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经方实验录之杂兵诊治 张宝华
某成年女性患者。既往有乳腺结节,脊椎病,肠息肉术后等病病史。处方:柴胡30克、生桂枝15克、干姜10克、生黄芩15克、生牡蛎30克、天花粉20克、炙甘草10克、麸白芍15克、葛根20克、茯苓30克、生龙骨30克、姜半夏15克、夏枯草15克7帖,颗粒剂,内服 -
经方之黄连汤 郭文龙
张某,女,60岁。遂用黄连汤以清上温下,和胃降逆;甘麦大枣汤以养心安神兼除烦。《伤寒杂病论》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无汗症 钱开达
某君女一十五岁,二年前患上无汗症,运动时满脸通红就是不出汗。曾去儿童医院检查,病因不明。无汗则由阴液亏虚和腠理开合失制所致,或外邪袭表,或内邪遏阻。以上系善持堂施治某君所用主要药物。药服一周,运动后已获汗出,又服一周,汗出恢复正常。 -
阴虚体质的人舌象 谢江强
中医管这种舌象叫舌红苔薄,有这种舌象的人基本可以断定是阴虚体质。舌苔分布不均、舌质偏红,绝大多数是阴虚引起的还有很多人是地图舌,就是舌头上莫名其妙的掉了几块苔,露出红色的舌质,这种舌象绝大多数是阴虚导致的。 -
经方实验录之干燥综合症 张宝华
某女性60岁患者。旧有燥症,复不幸患癌,火热津亏而燥,痰湿瘀滞成癥,若囿于斯恐失道耳。所谓之燥症,如口干、眼干、口渴,乃木郁土虚,木郁则气滞,气不达,津何以至?复土虚津乏何以奉,况夫术后,津血伤而未复之体乎! -
儿科膏方的组方原则 谢江强
儿科膏方的组方原则儿童与成人不同,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补时必须掌握分寸,根据小儿的体质、病因和当时病情,酌情施治,犹如量体裁衣,尤其小儿雏芽嫰质,不堪药物误伤,只宜清膏,药量宜轻。而在当前儿科临床,更为多见的却是喂养过度,营养过剩导致多病。 -
续抑郁症的初步认识及李可四逆汤之用后 张宝华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有类激素作用,于此处可见中西医之雷同处,于心衰治疗殊途同归。 -
脖子上的“蝴蝶结” 谢江强
脖子上的“蝴蝶结”宋阿姨最近老觉得浑身没劲,老是想躺在什么地方才舒服。甲状腺是位于颈部,在气管的两旁,状似蝴蝶,是我们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中医把和甲状腺相关的疾病称为瘿病,多是由气滞、痰凝、血瘀于颈部前方所致。 -
医案 李华歆
医案面诊患者男年四十,现居广东深圳2024年4月29日初诊以“咳嗽伴咽痒数天”为主诉求诊!患者自诉数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多以干咳为主,并伴咽痒,夜间症状较重,曾口服中西药物效果欠佳,上述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为求中医治疗故来诊求治! -
中西医结合认识舞蹈病 张宝华
现代医学认为,舞蹈病是由于大脑中某些神经递质的异常分泌和传导所致。
最新文章
-
中医再起沉疴,治疗积聚(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康复医案记实 李绍武
发现乙肝小三阳30余年,肝硬化失代偿、门脉高压6年,出现过严重腹水。至此,韦总所患积聚的治疗已获得康复的效果,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目前仍在继续巩固疗效中。
-
泄泻调理调理总结 谢江强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如水样,或伴见不消化食物,或有黏液为特征的常见小儿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尤为常见。此病大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
-
颈椎病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以上这些由于颈椎病而引起的心血管损害,统称为“颈心综合征”。颈心综合征常易被误诊为冠心病。但颈心综合征的心绞痛与冠心病中的心绞痛是有区别的。颈椎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
-
少阳阳明合病伤阴证病例诊疗分享 郭文龙
现病史: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胁肋部胀满不适,逐渐加重。少阳阳明合病火热伤阴,津液亏虚出现自觉发热,两颧潮红,小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是阳明证的象,脉细数是阴虚证的象。此病例分享与同僚们共同学习讨论,并批评指正,感谢
-
帕金森 潘洪波
古今医家多认为帕金森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因此,肾阳亏虚,肾精失和,无以发挥生髓之功,骨髓、脑髓失养,进而出现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故肝血不足无力温养于筋,皆可使筋拘搐挛,从而出现帕金森病的相关症状。
-
失眠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正常需要的一种状况。(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中医学认为失眠病机多属阴阳失调,心神受扰。
-
咳、哮、喘医案整理6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6医案18徐某,男,81岁。医案19朱某,女,7岁。配5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100mL,以冰糖化服,每6小时服50mL。儿童感冒咳嗽,常少量配用,效果显著。医案20张某,女,74岁。故以百合固金汤加味,滋养肺肾,润金止咳。
-
小青龙汤 李华歆
——李奥贝纳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方中出现几个仲景常用药对,让我们一一去分析。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
-
便干四十余天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3日孙某,女,55岁,初诊。主诉:大便干结40余天现病史:胃纳尚可,眼睛干涩,有难以入睡及寐短,既往服用艾司唑仑。昨天行妇科检查后出现腹痛、尿频。大便已基本无碍,多吃蔬菜及粗粮后能维持每日有大便。现大便已好转,但有时候仍会偏干。睡眠仍需服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此乃厥阴病,气血不足,寒热错杂兼血淤,重用吴茱萸破阴寒,他药扶正祛邪襄助之。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