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一则

2024.12.08 114阅读 评论数 0 0
申**,患者女,55岁。
主诉:右侧下磨牙疼痛2天。
现病史:2天前因嗜食炒花生诱发右侧下磨牙疼痛,牙龈有渗血,无明显红肿,视物不清,似有眼眵,大便调,小便黄。舌边尖稍红,苔薄腻,舌稍瘦小,脉略数,寸沉滞,关尺沉略洪,右尺脉独洪大重按不减。
证机:火郁湿阻,庚金刑木
方药:
黄柏6g 苍术6g 茜根9g 玄参15g
酒黄芩9g 升麻9g 密蒙花6g 泽泻9g
3付,代煎。日1付,水煎服。
组方思路:升麻、密蒙花开郁透热;芩、柏苦寒直折火势,伍泽泻渗湿泻热;茜根、玄参凉血止血,柔肝明目;苍术能燥能行,伍泽泻利湿,又防他药泥滞。
服药反馈:




附:落花生

《本草纲目拾遗》载其:“多食治翻胃。然其性能动火生痰,常人只宜少吃。”,另载“花生油 一名果油,色白,甘平气腥,滑肠下积,腻膈生痰。”还有生者化痰,熟食生痰之说,其中自有两则医案可证,一则为咳喘吐痰,生服得痊,故言其生者化痰;一则为酷嗜花生,后患软瘫,故言其动火生痰。

《调疾饮食辨》载:“惟其多油,故能润燥,治干咳无痰,与松子相近。而炒食则发痈脓,其害与炒豆亦相去不远。凡疮疡麻痘,虽已痊愈,未满百日,犹不宜食。” 另载:“有油之物,皆败脾胃也,所以食多,令人口不知味。”

所以吃不吃?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甄林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经方实验录之咳喘,腰疼 张宝华

    一老年住院患者主诉:腰痛数年加重半个月现病史:已不记得何因于数年前现腰痛,近来腰痛加重而来门诊,经相关检查等以“全身性骨关节收入院”。平卧则咳痰甚,胸部不适,起则减轻。温肝补肾,除一切风,止月经过多,治老人尿频等。凡人元气之脱,皆脱在肝。

  • “反复外感伴低烧”2月余,7剂中药痊愈 宗琪

    诊断:太少两感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7剂方药如下:柴胡60g清半夏2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桂枝20g赤芍20g生姜20g大枣6个制附片15g仙鹤草60g葛根60g3月21日回访:诸证皆愈。

  • 一个“长寿方”,补五脏 、强壮筋骨、轻身明目 林庆峰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古方,帮你补气益精、强筋健骨,提高睡眠质量。而本文要说的“长寿方”,服用以后,不仅能阴阳同补、补气益精、强筋健骨,还能健脾渗湿、轻身明目、安魂定魄、延年益寿。

  • 坐骨神经性麻木,针药并施,为了患者能睡成觉 于军

    女,46岁,主诉:双下肢后侧、脚掌麻木2月。按摩,口服天麻胶囊,均无效。吃头疼粉,晚上才能睡成觉。扎针,臀部,一针治麻,麻木减半。患者说,这样晚上就能睡成觉了。开7付中药口服,针药并施,效果更佳。让患者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花费,享受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 想方设法,解除舌咽神经痛患者的苦恼(有更新) 于军

    今天的这个患者,来自甘肃平凉,女,62岁,主诉是“右侧舌根疼痛3月”,曾在某顶级医院疼痛科某副教授确诊为“舌咽神经痛”,嘱口服卡马西平,并开具局部麻醉药,让患者家属涂抹患处。中药治疗、针刺治疗都对舌咽神经痛的早期疼痛发作,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 伤寒论 李华歆

    1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与此同时,患者反而不会像“太阳病”初期阶段那样有“恶寒”的表现,相反,患者会出现“恶热”的表现!

  • 小柴胡汤合吴茱萸汤治疗呕吐案 张训景

    2023.07.08患者服用3付后症状明显好转,停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2023.07.10患者不适症状基本消失,好转出院。小柴胡汤条文吴茱萸汤条文第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第378条,干呕

  • 中药泡澡常用的补益药 谢江强

    补益药党参补中益气、生津养血。枸杞子滋补肝肾、明目、润肺。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泡脚方补骨脂15克,放入锅内煮10分钟,时间不宜太久,然后倒入洗脚盆中,兑入适量的温水,泡脚30分钟。

  • 伤寒论(38-39) 李华歆

    1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2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 杨宇飞教授中药治疗结肠癌伴肝转移探讨 张训景

    远期治疗目标是:通过中医治疗提高综合抗病能力,防止肿瘤复发、转移扩散、减轻痛苦、稳定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近期治疗目标是:减轻当前症状。病情稳定,生活质量良好。中医学认为,机体失调,正气不足,外邪客体,是诱发结直肠癌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