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说伏

2022.07.31 384阅读 评论数 1 8

老祖宗的谚语:“初伏防中暑,中伏除病根,末伏躲老虎”


伏天是一年四季中阳气最鼎盛的时候,高温+高湿的环境很容易让人中暑。

所以在初伏的时候,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为夏日养生做好准备。


末伏通常已经入秋了,所谓“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末伏的时候要谨防“秋老虎”


来势汹汹的“秋老虎”最易伤【心】热扰心神,这时进补没有好处。

所以末伏养生要点是:躲!


中伏:要除病根

中伏和头伏、末伏不一样。

中伏是40天三伏养生期的中间部分,是承上启下的转折点20天。

这20天是非常重要的!好好利用,事半功倍。


趁着大自然阳气最盛,人体阳气在外抵御外邪时,把病根彻底扫除,让体质大升级,尤其是体虚、体寒、湿气重、血瘀的人!


除病根,首先要知道病根是怎么来的

除病根之前,先要弄明白病邪的来路,把来路拦截堵死,从根本上改变体质、祛除病根!


第一阶段:从强到虚


现在的快节奏生活,压力大、劳神操心、熬夜......都在消耗气血,怎么知道自己虚不虚呢?

食欲不好,吃得少;

容易疲劳乏力犯困,懒得说话,没有精神;

容易气短头晕、爱出汗、舌头淡红;

抵抗力差,爱生病,生病以后不容易好。


气虚了,身体脏腑功能开始衰退,给病邪打开了一扇大门,特别容易受寒、湿的侵袭!


第二阶段:从虚到寒


气虚再往下发展就是阳虚体寒《黄帝内经》:“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极”


气和阳之间是相互转化的,气虚是阳虚的开始,阳虚是气虚严重的后果!


气虚后,身体脏腑消极怠工,产生的能量不够,不能温煦身体,就会怕冷、手脚冰凉,肚子、后腰、屁股都是凉的,就连出的汗也是冰凉冰凉的;

同时气虚后防御能力下降,寒气容易入侵体内,引起畏寒、腹痛腹泻、关节冷痛、下肢发胖!

第三阶段:从寒到湿

阳虚体寒再往下发展,就会寒湿勾结在一起!阳气就像太阳,太阳出来雾气水湿就蒸发散掉了;

而阳气不足时,无法把身体里的水液蒸腾气化,使湿气停滞;

湿气又特别喜欢寒,两者都属于阴邪,同气相求,就勾结成寒湿,这时候特别容易得胃肠疾病、痛风、湿疹、肥胖、关节病;

如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

胃口不好,容易胃胀恶心胸闷;

大便软烂、黏腻、不成型;

起床后小腿发酸发沉、头昏脑胀、女生白带多而白,男生阴囊潮湿,全身看起来胖肿,下肢也容易水肿,那你真的得赶紧清理寒湿了!


第四阶段:从湿到滞

寒湿不除, 会凝聚成痰,导致身体代谢出问题!

寒湿本身就重浊黏腻,如果在体内停留时间长了,会聚成痰,会阻碍身体气机,出现气滞,导致身体循环代谢变慢!

第五阶段:从滞到瘀

当体内气血运行缓慢,寒湿痰浊淤积在一起,慢慢地就会发展成瘀。

血瘀的危害,很多人都知道,囊肿、结节、肿瘤、血管瘀堵等等,都喜欢血瘀的人,最好不要让身体发展到这步!

可以照着镜子看看你的舌苔有没有瘀象:舌暗、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青筋变粗。


如何把寒湿搞定,扫除病根

都说春夏养阳,三伏天是全年阳气最盛的时候,而此时的人体也是顺应天气,人体内的阳气都会跑到肌肤表面,帮我们排汗,驱赶邪气。

但是,此时身体里五脏六腑阳气反而是最虚的时候,非常容易受到寒、湿这些阴邪的侵袭。

这时候,一定要抓紧,有两件事情一定要做!尤其是体寒、阳虚的人:

1、驱寒:在阳气向外透散的时候,把体内的寒、湿尽量排出去

2、温阳:抓紧补五脏六腑的阳气,使人不易受阴邪伤害。

晒个日光浴,借天势振阳气

背正中线有督脉循行,属于人体的阳脉之海,晒背的过程就等于给身体做一次温补阳气的SPA,排出身体的寒痰湿浊垃圾。

如何晒背呢?

可以选择在早上和傍晚,晒前涂好防晒,把背露出来对着太阳的位置,最好露到尾椎骨的八髎穴。

时长在15—40分钟左右即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调整时间。不建议太长,尤其出汗太多就不要晒了,以免伤津中暑。

记得及时补充津液,可以喝点养阴生津、开胃解暑的酸梅汤,特别适合出汗多、怕上火的人群。

按揉承山穴,打开祛湿的开关

承山穴,是承受着压力最多的筋、骨、肉的集结地,同时也是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是阳气最盛的经脉枢纽。通过振奋膀胱经阳气,可以排出湿气。

有些人只要轻轻一按承山穴就会有感觉疼痛,这是因为体内湿气重。而我们平时只要轻轻按揉,以感觉到微微酸痛为宜,适应后慢慢加重力度即可。

每天按揉5分钟承山穴,当感觉身上有微微发热时,说明阳气在起作用了。

不论何时都应当对自然保持一份敬畏之心,

遵于天时,顺着节令过日子。

这样疾病就不会总像狗皮膏药一样难以甩脱,

养生也就不是只是一句空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武邵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桂枝汤类方十八 韦秋凤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要想去掉这些风邪的话,那么就要用桂枝汤治疗。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用小承气汤还是大承气汤,视病情轻得而定。这与津液外出,肠道津液缺乏有关。

  • 桂枝汤类方十七 韦秋凤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卫行脉外,营血出了这个动脉之外的状态就是卫,也就是津液了。用桂枝汤把这个风发出去了,卫和病就会愈!

  • 桂枝汤证十六 韦秋凤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这里的太阳病,不一定就是太阳中风桂枝汤证,也有可能是中湿,太阳伤寒也有可能。桂枝汤阴阳并补同调,重用甘温药补充能量温益阳气,而今典型的桂枝汤证却很少。

  • 桂枝汤类方十五 韦秋凤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 白术的解读 韦秋凤

    白术这一味药,一定要按照方子的量去用,不能多用。白术可以去在身面的大风,风邪导致的头晕头痛,流眼泪。腰脐间有风寒湿痹阻滞伤害,气血不利,白术能去这些风寒湿痹而利气血。黄煌认为,白术体质舌多淡胖齿痕水滑。

  • 桂枝汤类方十四 韦秋凤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去芍药汤,温中去虚寒,解决太阳中风的问题,白术化太阴水饮。

  • 桂枝汤类方十三 韦秋凤

    阳明里热结实而坚硬,热伤里津液使里肌肉组织不得津液濡养而紧急疼痛。热久伤津液虚劳而无乳,热清则津液复而乳水生。

  • 桂枝汤类方十二 韦秋凤

    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服桂枝汤后,形似疟"的桂枝二麻黄一汤和身必痒的桂麻各半汤,是没有脉是微弱的。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从用方来看,桂枝汤是去风的,越婢汤是去风水的。因为越婢汤的量比较大,取八分之一药力也比桂枝汤强。

  • 桂枝汤类方十一 韦秋凤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汗出必解,这种情况,发汗病就会解,宜桂枝麻黄一汤方。也就是说,这两升的汤药,是三分之二也就是三分之四升的桂枝汤和三分之一也就是三分之二升的麻黄汤的合并。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方解 韦秋凤

    逍遥散方解肝气因情志抑郁或邪气侵犯而郁结于胸胁半表里,失疏泄、正邪交争化火伤阴,因此君药为柴胡,首重疏泄肝的气机并清郁火,肝的气机恢复正常,才能清洁气血。逍遥散可以全方位地针对因肝气郁结失疏泄而出现的连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