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治疗“脑鸣”的经验方与特色药

2021.06.18 465阅读 评论数 8 25

老中医治疗“脑鸣”的经验方与特色药

仲景之方 2
2021*06*18导读:
今天学习雍履平先生为我们总结的治疗“脑鸣”的经验方以及其临床用药经验。




 验方要义 


方名:益调肝宁脑汤。


组成:生、熟地各30g,山萸肉30g,泽泻10g,怀山药30g,丹皮30g,白茯苓30g,茯神30g,石菖蒲10g,生龙、牡各20g,蔓荆子30g,龙齿30g,磁石30g,水蛭3g,土鳖3g,全蝎2g,蝉衣6g,路路通10g


功效:益调肝,宁脑止鸣。


主治:脑鸣。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亦可制丸服。


 方病述略 


脑鸣是指头脑中有声响的自我感觉。


属西医学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和癔病范畴,亦有少数因高血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小灶性脑梗塞或颅内肿瘤所致。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或因痰湿阻滞所致。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治疗较为棘手。


余曾经髓海空虚用左归丸合河车大造丸化裁、心脾两虚用归脾汤加味、湿热上壅用内疏黄连汤加味、肝胆气滞和心气不舒用丹栀逍遥散化裁分型治疗,但有时症出多歧,定型不切,用药疗效不甚理想。


又有报道重用蔓荆子愈此,余也曾用过50g入方,并未有明显效果。


由此表明,纯以分型用药或以某一专药治疗本病,亦非上乘,重要的还必须把握发病机理。

近年来,余总结本病治愈的20例,初步认识,本病总的病机依然以肝不足或失调、内夹痰瘀为主,且功能性障碍为多,器质性病变较少,又有往往因耳鸣引为幻感。


脑鸣20例中,男女各1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80岁,平均46.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0年,平均5.2年,由此可见,本病无性别之差,病程较长,多为中年以上,且接近更年期。


其中兼有头昏、头痛、目眩、少寐11例,耳鸣、耳胀、耳聋7例,此外,还伴有抑郁、惊悸、精神涣散、咽堵等症;而血压偏高、脑动脉硬化、颈椎病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仅占4例。


头颅CT检查均无异常,少数为界限性脑电图。


脑鸣不仅仅为“虫蛀”声响,而声响多种多样,脑内有如液体晃动、锣鼓声、虫叫、蝉鸣、嗡嗡声、风声阵阵呼啸、机器隆隆,还有似潮水汹涌或如溪水流动。脑鸣多数日夜无间,少数夜晚或睡醒后加重。


脉象多弦或涩,舌质红或黯红。弦主肝病主痰饮,涩主血少或血瘀;舌红多为阴虚火旺,黯红为瘀血或血热。


本病显为虚中夹实,虚为肝虚,实为痰与瘀。余拟益调肝宁脑汤,意在调补肝,兼治痰瘀。


方中取六味丸滋益肝重用丹皮凉血散瘀清火,配水蛭、土鳖虫化瘀通络;重用茯苓伍茯神、菖蒲化痰安神通窍,以蝉衣、全蝎、路路通、蔓荆子祛风熄风、疏肝和络;又入龙、牡、龙齿、磁石以其重镇而宁神安脑。


张寿颐说蔓荆子治脑鸣断非疏散外风之品,而是清降内风之真实功用,故方中用30g以为专用,据证也可适当加量。


诸药组成本方,具有益调肝、宁脑止鸣之功,若如期按疗程守方,必见效果。如中青年患者亦可加龙胆草,老年加巴戟天。


 病案举例 


沈某某,女,24岁,农民。


2年来,自感脑内声响如虫叫或如蝉鸣,时或嗡嗡声,昼夜无间,影响睡眠,若入睡醒后脑鸣尤甚。经中西药治疗,毫无效果。


近来月经淋漓不断,脑鸣加重,并伴头昏、咽堵,腰膝酸软,情绪低落。


刻诊:面色晄白,脉细弦,苔薄黄,舌黯红;界限性脑电图,头颅CT示无明显异常,血压90/50mmHg,血象: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计数2.96×1012/L,血小板计数105x109/L。


诊为脑鸣,伴轻度失血性贫血。乃肝不足,心脾两虚,内夹痰瘀。


宜益调肝宁脑汤:生熟地、山萸肉、丹皮、白茯苓、茯神、蔓荆子、龙齿(先煎)、磁石(先煎)各30g,泽泻、怀山药、石菖蒲、路路通各10g,生龙、牡(先煎)各20g,蝉衣6g,水蛭、土鳖虫各3g,全蝎(研冲)2g。


药服10剂后,头昏、咽堵好转,脑鸣减轻,原方丹皮减至10g,并去水蛭、土鳖虫,加黄芪30g,当归10g,续投。先后加减共服本方31剂告愈。至今1年来,未感有何不适。

按语:本例患者脑鸣,乃为精神因素所致。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症见脑鸣,并伴有一些神经系统其它症状和月经不规则,显有心情抑郁和心脾不调之因素。


尤其咽堵咽塞,是癔病躯体感觉障碍的一种表现,实由肝气郁结、痰气阻滞而来。


其轻度贫血乃由行经期延长出血所引起。血少当补血,而始用原方并未加减,因其方中虽有通瘀药,但已有生熟地黄、山萸肉、山药、龙、牡佐之,既无伤血之弊,反有去瘀生新之能。


后期减去化瘀之品,而加芪、归,一者养心脾、调月经,意在先攻后补;二者助主力而促主攻,乃为一鼓作气以求速胜之策。


正如张景岳所说,执方须有定见,既能执持,又能圆活,方为能方能圆之道也。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林文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赵景州 资质认证

    学习了,总结到位,具有一定特色

    2021-06-23 08:24 评论数 1 3
    1. 林文强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赵景州

      谢谢老师,互相学习古中医

      2021-06-24 04:27 评论数 0 3
  • 唐国庆 资质认证

    看方子还是以调补肝肾的思路为主

    2021-06-19 04:59 评论数 1 0
    1. 林文强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唐国庆

      是的👍👍👍

      2021-06-20 05:07 评论数 0 2
  • 张娟 资质认证

    刚好诊所目前有位脑鸣患者,试下老师分享的药!感谢老师👍🏻👍🏻👍🏻

    2021-06-19 11:57 评论数 1 0
    1. 林文强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张娟

      互相探讨,学习古中医,挖掘前辈用药思维,运用得当自如

      2021-06-20 04:55 评论数 0 2
  • 李超鹏 资质认证

    里边加了虫药目的是什么,这个方子精髓就在后边的几味药

    2021-06-19 11:00 评论数 1 0
    1. 林文强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李超鹏

      止痉通络祛瘀

      2021-06-20 04:51 评论数 0 2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初步认识痴呆 张宝华

    西医认为,痴呆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约占痴呆总数的50-70%。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 关节痛的医案治理1 谢江强

    医案115张某,女,60岁。主诉:四肢关节疼痛3年。2018年11月27日二诊:服药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再从前方守治,上方继配14剂,煎服法同前。二诊,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医案116王某,男,55岁。香砂六君子丸,1次8粒,1天3次口服,连服30天。

  • 猪苓汤治脑梗后失眠伴小便不利案 宗琪

    条文学习:伤寒论223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伤寒论224条: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伤寒论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 感冒后咳嗽咳痰1周余,中药4剂病愈 宗琪

    患者:耿某某(网诊)性别:女年龄:72岁初诊日期:2024年1月20日主诉:感冒后咳嗽1周余,伴咽部有痰,痰或白或黑,不易咳,怕冷,汗不多,纳差,咽痒,脚冷,鼻涕黄稠,舌质淡,苔白厚腻。

  • 中年妇女便秘一例 赵龙

    马某,女,43岁。一般四五天,在酵素的作用下,能解。性格稍急,平时无其他不适。诊断,脾气阴不足,肝疏泄失常。服完后,在不用其他药的基础上,一两天均能自然排便,量,色,质,均比较正常。

  • 厥阴病(2) 李华歆

    大家此时可能会问小编,说了半天如果说“厥阴”在人体模型是“血脉”,那么“厥阴病”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厥阴病”!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 经方实验录之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 张宝华

    一老年男性住院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真菌感染。住院医师考虑其肺纤维化,肺部感染,呼吸衰竭,高年体弱,预后不良,舌光镜,舌中隐黑,中医看来亦是认为正虚邪实,病情在进展中,预后堪忧。

  • 类风湿关节炎的膏方治疗心得 谢江强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变特点为滑膜炎,以及由此造成的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多数为缓慢隐匿起病,少数急性起病,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类风湿关节炎受累关节的症状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关节肿胀和疼痛,常伴有晨僵。

  • 慢性膏咽炎和扁桃体炎的膏方调理 谢江强

    慢性咽炎与慢性扁桃体炎1.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慢性咽炎全身症状均不明显,以局部症状为主。一般而言,急性咽炎的全身症状较轻,急性扁桃体炎的全身症状往往较重。急性期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发展成为慢性咽炎或扁桃体炎。

  • 感冒咳嗽案 张宝华

    张某某,男,九岁。此乃风寒袭肺,肺气不宣所致。当晚服一次,咳减半,次日现鼻涕色青,自觉鼻涕出舒适,咳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