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癣

2024.06.15 414阅读 评论数 0 0
足癣
旅游爱好者小齐这些年来几乎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工作之余,背上行囊,约三五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奔着目的地出发了。因为不是跟团旅游而是自助的形式,小齐去了很多一般人去不到的地方,见识了无数美丽的风景。乐趣虽多,可是一次在浙江某乡下的的住宿过程中,却让小齐染上了自己也弄不清楚是什么的怪病,严重影响了小齐回家后的生活。那时正值盛夏,小齐和朋友们来到位于浙江的一个美丽的小乡村。因为这个村子还不是旅游景点,所以小齐他们分散在不同的乡亲家住下来。为了体验农村生活的情趣,小齐坚持和老乡们去田间地头一起劳动。因为天气太热,小齐也和周围的农民们一起打赤膊,光着脚站在水稻田里。几天后旅行结束了,小齐回到家里,却觉出了脚的感觉不对劲。先是脚趾间觉得瘙痒,洗澡的时候就发现脚趾间的皮肤发白,一碰就掉。露出来的皮肤鲜红鲜红的,痒到了让小齐几乎无法忍受的地步,总是忍不住用手去挠。可是这一挠吧,又总是把皮肤搓破,直至红红白白的血水流出来。没过几天,小齐的病情就严重了,足部连同小腿部都肿了起来,脚趾间流出来的液体腥臭难闻,十分恶心。不仅不能去工作,甚至连下床行走都很困难。小齐觉得去医院很不方便,就托朋友把我叫到他家看有没有办法能治好。看了小齐的症状后,我发现这是典型的脚湿气的表现。西医称之为脚癣。其实这种病在北方不是很常见,一般多发于南方。了解了小齐曾经去过南方的经历后,脚湿气的发病原因就不难找到了。为什么会得脚湿气呢?西医认为是真菌的感染引起的,而中医则认为是风、湿、热等邪毒外袭,郁于腠理,淫于皮肤所致。南方的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致病菌的繁殖和生长,感染的几率就大一些。像小齐还直接接触了南方的水田,可能就是那个时候造成的直接感染。既然已经严重到了继发感染的地步,就要赶紧医治以防病情进一步加重。我让他的一个朋友按照一个叫做去癣灵的药方到药店买来几味中药,当下就给小齐做起了足浴。去癣灵汤组成如下:白鲜皮、地肤子、威灵仙、半边莲、土荆皮、大黄各20克白鲜皮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痒的功能,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白鲜皮对多种能引起皮肤病的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地肤子能清除皮肤中湿热与风邪而止痒,并且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威灵仙辛散温通,性猛善走,能通行十二经,能去风湿而止痛;半边莲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是治疗毒热所致的疮痈肿毒诸证的常用药,《生草药性备要》说半边莲“敷疮消肿毒”;土荆皮有较好的杀虫疗癣,祛湿止痒作用,是治疗外癣的要药;大黄能泻火解毒,凉血消肿,治热毒痈肿。具体用法是诸药煎煮好后倒入盆中,先用热气熏蒸足部患处。因为脚湿气患者多有足部皮肤破损的表现,所以先要用手试一下水温,等水温降到比较低的时候再把脚泡进去。浸泡半小时以上为佳。半个月为一疗程。一个疗程的足浴做下来,小齐的病果然就好得差不多了。虽然足部的皮肤还没有完全长好,也能看见脱去的死皮下新皮肤在慢慢地长出来。足部和小腿的红肿也消退下去。这样下去的话,再稍微调养一下就能继续上班了。另外,足癣的患者并非只是小齐这样的表现,足部的真菌感染引起的足癣还有其他表现,用药也不尽相同。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表现与治疗方法:a.若是以足部起水泡为主的,症见水泡壁比较厚,内容物清澈,伴有皮肤瘙痒感,或是水泡融合成多房性水泡,或是干燥脱屑的,用藿黄汤足浴为佳。藿黄汤组成如下:藿香30克,黄精、大黄、皂矾各10克,煎煮好后加醋1克藿香气味芳香,为芳香化湿浊的要药,黄精、大黄清热解毒,皂矾杀虫止痒。也是以半个月为一疗程。b.以趾间、足跟两侧及足底的皮肤过度角化,干燥,粗糙,脱屑,皲裂为主要表现的,可在足浴前先用10%水杨酸软膏涂于患处,用保鲜膜包扎一会儿,待角质剥落后再用去癣灵足浴。虽然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环境也逐渐改善,感染脚湿气这类疾病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但是一旦感染上,也会因为足部糜烂瘙痒而严重影响生活。有人因为脚湿气渗液的臭味把这个病称为“臭田螺”,“田螺疮”,可见是个十分不招人喜欢的疾病。使用足浴的方法能直接杀灭足部感染的真菌,快速有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不生烦恼,即得自在 陈鹏

  • 耳鸣的调理 谢江强

    引起主观性耳鸣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病因有外耳道炎症,耵聍异物,中耳炎,肿瘤阻塞,鼓室内病变,耳硬化症,梅尼埃病,耳毒性药物中毒等。(五)耳鸣的膏方调理《极简膏方治百病》。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4 谢江强

    医案30高某,女,46岁。医案31曹某,女,70岁。归脾丸,1次服8粒,1天服3次,连续服15天。医案32施某,女,60岁。以二仙汤平衡阴阳,甘麦大枣汤润燥敛汗,当归六黄汤补气清热。方中龟甲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可用于肾阴不足之骨蒸劳热、潮热盗汗。

  • 不寐病案一则 曹雪盼

    治病应以求本如遇疑难杂症还需以脉凭证患者之前多遇之医多以症对症以补为主故中焦气机阻滞更甚病情更甚故治病之法需小心谨慎。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此乃厥阴病,气血不足,寒热错杂兼血淤,重用吴茱萸破阴寒,他药扶正祛邪襄助之。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水煎服。

  • 皮肤瘙痒五年一案 王建飞

    主诉:双下肢及肩背瘙痒昼轻夜重5年现病史:胃纳一般,入睡困难,寐浅易醒,梦多,时有便秘,头晕。皮肤瘙痒处抓后有小疙瘩出现,剧痒难忍。此案皮肤瘙痒兼心律失常、早搏等,乃心阳不足之兆。服药后瘙痒稍减轻,自诉经常用上海硫磺皂洗澡,每周一次。

  • 经方小案二则 朱浩宇

    案一表妹痛经,来例假腹痛,手脚凉,胸涨,予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七付,吃完药下一次例假明显不痛。案二其母头痛像针扎,体胖,喘,用力按心下,眉头一皱喊疼。予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药后轻松不少。方证相应,效如桴鼓。

  • 降压足疗方 曹雪盼

    邓铁涛教授认为高血压病治疗的关键在于从整体上调整人体气血阴阳,使上亢之虚阳,上逆之气血下行,疏通经络气血,恢复阴平阳秘、气血调畅的生理状态。双足部有诸多穴位,其中有不少穴位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同时足底部的心区、肝区、肾区等通过药物的药理作用,也有降压作用。

  • 骨质疏松症常用有效中成药 张宝华

    中医药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常用于治疗的中成药包括骨疏康颗粒、仙灵骨葆胶囊、金天格胶囊等。

  • 中风的辩证论治 张宝华

    2.中风后遗症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