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类方十一

2022.10.01 843阅读 评论数 5 21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个人觉得这条是太阳伤寒和太中风合病,伤寒轻,中风重,除了汗出,其它的中风证都具备,脉浮缓且兼微紧,也就是这个寒邪虽然不重,但正好把汗孔给闭住了。医者没有注意到这个细微的情况,直接给了桂枝汤,桂枝汤助津液发热,但不得汗出,热就散不了,热被闭就烦。先刺风池、风府把轻微的寒邪泄一下,就相当于把这种情况的太阳病变为太阳中风病了,于是这时候给用桂枝汤,就可以顺利发汗去风散热了。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一两十七铢 芍药一两六铢 生姜一两六铢  炙甘草一两二铢 大枣五枚 麻黄十六铢

杏仁十五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

三才解析法:

病性:凉滞多寒饮多,温烦热燥少

病位:表里合病,以表为主。

阴性药:寒性药(除燥):无

        凉性药(除烦): 芍药1.25  凉 酸苦

平性药:甘  滋(助阴):炙甘草1.1 平 甘滋  大枣5枚 平 甘滋

        甘  淡(助阳):

阳性药:温性药(除滞):麻黄0.66温 辛苦  桂枝1.7 温 辛甘    

                         生姜1.25 温 辛  杏仁15枚 温 辛苦

四象解析法:

君药(主症):桂枝1.7  温 辛甘

臣药(兼症):麻黄1 温 辛苦 生姜1 温 辛  杏仁24枚 温 辛苦

佐药(护胃气):炙甘草1 平 甘滋  大枣4枚 平 甘滋

使药(反制,沟通阴阳): 芍药1 凉 酸苦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吃了桂枝汤,大发汗了,病不去,但伤了津液,热增多了,脉就洪大。这个时候就要看清楚了,要仔细辨证,看看还是不是桂枝汤证,或者已经传为太阳温病了。还是桂枝汤证,虽然脉洪大脉,不是缓脉了,但还是要用桂枝汤。如前法,和前面的桂枝汤用法一样。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太阳中风病,经过过度发汗,太阳中风证去得差不多但没有去干净也没有发生传变,又感受了寒邪,汗孔被闭,不得汗就不得解,身体就随着津液的运行一天发两次热排邪,这种发热和上面的那一条是一样的,热多寒少。汗出必解,这种情况,发汗病就会解,宜桂枝麻黄一汤方。麻黄汤打出汗孔去寒,桂枝汤去风。"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这一条假如说不是"脉微缓,为欲愈"而是为未解,那么就要这桂枝二麻黄一汤了。

(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二服。也就是说,这两升的汤药,是三分之二也就是三分之四升的桂枝汤和三分之一也就是三分之二升的麻黄汤的合并。桂枝汤煮为三升,麻黄麻煮为二升半,那么三分之四升的桂枝汤在桂枝汤中的占比就是九分之四,三分之二升的麻黄汤在麻黄汤中的占比是七点五分之二,所以桂枝汤各药量的九分之四和麻黄汤各药量的七点五分之二合起来便是一剂桂枝二麻黄一汤各药的量。按照这样的作法,和上方宋本林亿的作法是有出入的。看着办吧!)括号这一段阐述有误!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韦秋凤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白术的解读 韦秋凤

    白术这一味药,一定要按照方子的量去用,不能多用。白术可以去在身面的大风,风邪导致的头晕头痛,流眼泪。腰脐间有风寒湿痹阻滞伤害,气血不利,白术能去这些风寒湿痹而利气血。黄煌认为,白术体质舌多淡胖齿痕水滑。

  • 桂枝汤类方十四 韦秋凤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去芍药汤,温中去虚寒,解决太阳中风的问题,白术化太阴水饮。

  • 桂枝汤类方十三 韦秋凤

    阳明里热结实而坚硬,热伤里津液使里肌肉组织不得津液濡养而紧急疼痛。热久伤津液虚劳而无乳,热清则津液复而乳水生。

  • 桂枝汤类方十二 韦秋凤

    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服桂枝汤后,形似疟"的桂枝二麻黄一汤和身必痒的桂麻各半汤,是没有脉是微弱的。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从用方来看,桂枝汤是去风的,越婢汤是去风水的。因为越婢汤的量比较大,取八分之一药力也比桂枝汤强。

  • 桂枝汤类方十一 韦秋凤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汗出必解,这种情况,发汗病就会解,宜桂枝麻黄一汤方。也就是说,这两升的汤药,是三分之二也就是三分之四升的桂枝汤和三分之一也就是三分之二升的麻黄汤的合并。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方解 韦秋凤

    逍遥散方解肝气因情志抑郁或邪气侵犯而郁结于胸胁半表里,失疏泄、正邪交争化火伤阴,因此君药为柴胡,首重疏泄肝的气机并清郁火,肝的气机恢复正常,才能清洁气血。逍遥散可以全方位地针对因肝气郁结失疏泄而出现的连带问题。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条文解读 韦秋凤

    逍遥散用胡为君药治肝失疏泄之虚劳与其不谋而合,故而能成为千古名方。逍遥散既能针对肝失疏泄导致的阴虚血弱,又能针对其它原因导致的阴虚血弱而出现的荣冲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等妇科病或其他杂病。逍遥散的总病机是肝失疏泄,阴虚血弱。

  • 用物理学的溶液理论解读中医的阴阳生理病理,不再抽象 韦秋凤

    用物理学的溶液理论解读中医的阴阳生理病理,不再抽象阳虚易手脚冰凉,反之阴虚易手脚烦热阳虚能量不足,末梢循环能量减少。阴虚,在一定的范围内,溶质不虚,但溶剂少了,溶液的浓度增高。阴虚溶剂的不足,西医检查不出贫血。对于人体阴阳的失调,如何治疗呢?

  • 桂枝汤类方十 韦秋凤

    温疟,这里定时或隔一段时间又发热恶寒的病都可以叫做疟,温疟多指能引起发热的疟疾。风胁痛,风邪入胁而导致的疼痛。湿气重,并且这些湿气是在表停留的,越脾汤的应用就是典型。消赤黑斑毒,就是一些皮肤病,一些顽固的外来邪气吸付于表而不得去,导致皮肤变色。

  • 桂枝汤类方九 韦秋凤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这一条应该当是这样的"太阳病,下之后,若脉微细而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太阳病,得之八九日,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