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2023.08.09 266阅读 评论数 2 20
骨性关节炎的概念及临床表现骨性关节炎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是一种退行性病变,以关节软骨损害为主,并累及整个关节组织,常由于年纪增长、形体肥胖、关节劳损、遭受创伤、关节异常或畸形等多方面因素,引起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一般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主要表现为关节及其周围疼痛、僵硬、关节骨性肥大和功能障碍。临床表现随累及关节的不同而不同。(1)疼痛:疼痛、酸胀、不适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多发生于活动以后,休息后可以缓解。随着病情进展,负重时加重,甚至休息时也可发生疼痛,夜间可痛醒。关节活动可因疼痛而受限,致使持物、行走和下蹲困难。由于软骨无神经支配,疼痛主要由关节其他结构受累引起。(2)晨僵和关节胶化:晨僵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30 分钟。关节胶化指在晨起或久坐后,初站立时感觉关节不稳定,需站立片刻并缓慢活动一会儿才能迈步。(3)其他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行走时失平衡,下蹲、下楼无力,不能持重、活动受限,关节挛曲。负重关节受累将导致关节在活动过程中突然打软。(4)查体:检查受累关节可见关节肿胀、压痛,活动时有摩擦感或 “咔嗒” 声,病情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或肿胀、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等。2.中医病因病机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中的骨痹、痛痹等范畴。中医认为肝肾亏虚、营卫不和、脾胃虚损、气血亏虚是其主要致病的内因,风寒、湿热、外伤是其致病的外在条件。经络气血凝结、痰瘀互结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正虚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等外邪,痹阻身体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痰瘀互结于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出现疼痛、肿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本病以肝肾气血亏虚为发病基础,合并风寒湿邪入侵所致的痹痿兼证,发病与转归包含脾虚、瘀血、痰浊等重要环节。(1)外感邪气:涉水冒雨,或者长期水下作业,或者阴雨潮湿季节,或者地区差异而感受寒湿之邪;感受风热外邪,与湿邪相合,或者风寒湿痹阻于内,郁而化热,而导致风湿热合并受邪,痹阻于经络、关节之中。(2)正气亏虚:劳倦过度,正气耗伤,或患者素体虚弱,卫外不固,或产后、病后气血不足,抵抗能力下降,令外邪乘虚而入,发为痹证。(3)外伤:跌仆损伤,损及肢体筋脉,气血经脉痹阻,从而发为痹证。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治疗胃癌的临床用药经验总结 崔国宁

    综上所述,中医在胃癌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临床用药经验。

  • 靠自己就能做得到:改善多年老胃胀 谢江强

    靠自己就能做得到:改善多年老胃胀孙先生自小就容易肚子胀气、便秘、反酸,只要稍有劳累或者应酬多了,胃胀就容易发作,一发作就吃不下饭,一进食就干呕恶心。临床上消化道疾病和心脏疾病,都可能引起胃脘部靠胸骨剑突的位置疼痛。此为三周左右的膏滋量。

  • 中药煎法 陈鹏

  • 食之有味:调节脾胃虚弱 谢江强

    细问之下,我才知道黄先生平时还偶尔有心慌、憋气、乏力的症状,这些不适通过服用丹参滴丸一类的成药就能缓解。

  • 牡蛎汤 李华歆

    “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幸运的是同篇就有关于“牡疟”的记载:牡蛎汤“疟多寒者,名曰牡疟”。牡蛎汤牡蛎(熬)四两麻黄(去节)四两甘草二两蜀漆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眼一升,若吐,则勿更服。

  • 经方加减治舌唇疼痛2年余案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男年龄:83岁初诊日期:2023年9月25日主诉:舌尖疼痛伴唇疼2年余。现病史: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入住我科治疗,治疗期间与其交谈,谈到舌头前中部及双唇疼痛2年多了,因在别处吃了不少中药了,想在借此次住院治疗一下。

  • 浅谈经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 王飞

    一个治血痹的千古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是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本方记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主治血痹、风痹。

  • 验案一则 李华歆

    ——罗曼·罗兰小编今天与大家分享一则针药并举治疗肩痛验案一则。效:2023年10月14日复诊:患者自诉经针灸及服用中药一剂后自觉右侧肩痛症状明显缓解,口苦症状明显减轻!

  • 桔梗汤 李华歆

    在学习“桔梗汤”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跟它密切相关的“甘草汤”!《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桔梗汤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 黄芪建中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厚朴麻黄汤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