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突

2024.05.07 330阅读 评论数 0 0
我的一个患者,长期伏案工作,本来腰椎和颈椎就有不舒服的情况,平时总感觉到麻木、僵硬的感觉有时候还会引发头疼,每次撑不住的时候就吃止疼药,直到有次起床的时候,发现腰疼的厉害,根本起不来,去医院,翳生让她手术zhi疗,她实在害怕就想试试中翳保守zhi疗。
我看她面色发白,刻诊,形寒肢冷,乏力,夜里尿频舌苔暗红,脉弦。腰部疼痛肿胀。
我给她分析了一下,像她平时乏力,夜尿多,病位在腰,和肾是跑不了关系的,肾虚乏力,腰是肾之府肾虚不能滋养腰。
患者怕冷,手脚不温,这是有寒,寒性收引,气血不通。
伤处在腰,实则有淤,所谓不通则痛,久痛入络,化瘀了!
所以开方思路就是补虚、散寒、活血。
开方:独活、桑寄生、防风、杜仲、牛膝、川芎当归、赤芍、地龙、丹参、木瓜、红花、黄芪、桂枝甘草。
服用1周,腰背肿胀疼痛大有缓解。调整药方继续服用,一个月后症状消失,诸症悉平。我就是这样用药的
第一步:治标(散寒通络)
桂枝、杜仲、防风、独活可温通经脉,温阳散寒把外邪先驱赶出去,疏通气血。
以第二步:治木(补筋活血)
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补益肝肾,强腰壮骨肾主骨生髓,保养好肾对腰突是很关键的。
川芎、当归、赤芍、地龙、丹参、红花,这些都是活血的,血行要有气,所以用了黄芪来益气。
最后用木瓜舒筋活络,共奏散寒、补虚、活血之效,
所以你眼里经常反复难缠的腰突,其实就是这3个地方出问题了,只要把握好病机、病症,就能长驱直入,一击必胜,所谓腰突复发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潘洪波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治疗小儿复感 谢江强

    治疗小儿复感膏方食疗双管齐下反复感冒、患肺炎的小儿又简称为复感儿,在季节交替变换的时候,尤其容易复发。像韩小朋友这样的复感,病因在于脾虚肝亢,肝脾不和,从而影响到肺卫,导致感冒的邪气特别容易侵犯孩子。

  • 湿疹验案—致敬李可老中医 张宝华

    某老年男性,既往有慢性乙肝病史,近来自觉怕热,间断皮肤肿痒数年余,经多家诊治,断为湿疹,给予对症治疗后时发时止,为进一步诊治来门诊求诊。李可老中医乌蛇荣皮汤加减与之。五剂去半,足征李可老中医乌蛇荣皮汤真乃皮科良方也,录案于此以飨同道,并致敬李可老中医。

  • 苏仁膏 陈鹏

    苏仁膏文/陈鹏医生[何为养生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药食同源的食品,在精简复方汤剂的基础上,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它属于食品,几乎适合所有人群,尤其针对亚健康人群,起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病案一则 曹雪盼

    患者,女性20余岁主诉头左侧率谷附近酸胀一年余,头两侧率谷部及风池夹脊两侧涨困不适遇冷加重饭后咀嚼加重既往慢性咽炎食饱欲吐食欲不佳口渴欲饮口苦严重眠差多梦腰以下常觉冷例假有血块二便可纳一般舌红舌尖前红无苔中后黄偏腻有芒刺舌中边齿痕脉象:双寸沉细右关浮弦重按

  • 阳事不举,补肾要先健脾 谢江强

    阳事不举,补肾要先健脾南先生阳事不举的情况已经有两年多了,每次到中医那儿看,医生都是从大补肝肾的角度去治,一点疗效也没有,为此他非常苦恼。治疗时只需根据患者的不同症候,配合舒肝、养心、固肺、健脾来开方,若患者在服药期间完全遵守医嘱,即可收到良效。

  • 温习一下吴茱萸汤 张宝华

    五、未来研究方向目前,吴茱萸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

  • 四逆汤 李华歆

    关于“四逆汤”的条文非常之多!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重汗之后阳气大伤,复与烧针重伤其表,表里阳俱虚,可与四逆汤温之!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 唾液分泌增多1年,加重伴自觉脐周发热1周 范琼文

    第五天11月7日村里其他人介绍来我这边就诊,主诉唾液分泌增多1年,加重伴自觉脐周灼热一周。今听同村一老年患者告知,遂我处就诊,欲需求中医治疗。脉象仍濡软,补诉偶有心慌症状,随机发作,不分白昼夜晚,只有入睡后不会感觉到发作。

  • 酒。 陈鹏

  •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李华歆

    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半两甘草(炙)一两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痒,温服,有微汗,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