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一起读第13天|痉湿暍病篇第22-24条

2022.10.12 394阅读 评论数 3 13

【原文】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22)

  防己黄芪汤方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上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币,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沉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简释】


  脉浮身重,为风湿在表。汗出恶风,为气虚卫表不固。风湿在表,法当汗解,但表气已虚,不宜麻黄发汗,故用防己黄芪汤益气除湿。方中黄芪益气固表,托邪出表;防己辛散苦泄,祛风除湿;白术协黄芪助卫气,合防己祛湿邪;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营卫。本方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方后云“服后当如虫行皮中”,这是卫阳振奋,风湿欲解的征兆。

  如患者兼气喘加麻黄以宣肺平喘,兼胃中不和加芍药以调肝理脾胃,兼气上冲者加桂枝降逆平冲,下有沉寒者加细辛通阳散寒。服药后强调“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旨在助阳气蒸蒸发越,助药力以祛除湿邪。



【原文】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23)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切) 大枣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校注】

  如冒状:此指瞑眩,即头晕眼花,为服药后的反应。

  

【简释】

  “伤寒八九日”,是指恶寒、发热等表证已八、九天,仍见身痛者,提示邪尚在于表,此由卫虚无力托邪外出所致。风寒湿痹着于肌表,经脉不利,故见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其人不呕不渴,是病邪尚未传里犯胃,亦为郁而化热。风寒夹湿为患,且阳气不振,故脉浮虚而涩。治用桂枝附子汤温阳散寒,除湿止痛。方中桂枝辛温走表,助表阳而去风邪,又温经止痛;附子温经助阳,散寒除湿止痛,为治风寒湿痹要药;姜、枣调和营卫,甘草和中缓急。

  风湿为病,常与素有内湿有关。内湿不化,当小便不利,大便不实。若其人“大便坚,小便自利者”,说明湿气在表,并无里湿,治疗只需驱除表湿。风邪已除,故去桂枝,而加走皮内、逐水气、去湿痹的白术。




【原文】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24)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白术二两 附子二枚(炮,去皮)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后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妙。



【校注】

  掣痛:掣,牵拉之意。掣痛,即牵引作痛。

  

【简释】

  风湿已由肌肉侵入关节,病情较上条严重,故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表阳虚,所以汗出,恶风不欲去衣。里阳虚,气不化水,所以短气,小便不利,或身微肿。上症由风寒湿盛、内外阳气皆虚所致。当用甘草附子汤祛风散寒除湿,温助表里阳气。方中甘草配附子,缓急止痛;附子、桂枝、白术并用,兼走表里,助阳祛风化湿。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代民涛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黄帝内针治疗胃胀痛效如浮鼓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胃胀痛效如浮鼓麻某某,女,5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11月1日初诊。这就是黄帝内针所谓的“6321”法则,6指的是六经,3指的是三焦,2指的是左右,1指的是阿是穴。

  • 黄帝内针治疗左耳后疼痛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左耳后疼痛李某某,男,65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付家庄村,2023年8月10日初诊。主诉:左耳后疼痛1月。黔驴技穷之际,笔者想到了针刺,想到了黄帝内针,于是建议患者以此治之,患者也欣然同意,前后针刺10次,临床治愈。

  • 基于壬水癸水治疗水肿 罗沿印

    临床中,水肿病的发生不仅与肺、脾、肾关系密切,与壬水、癸水也密切相关。水肿一般是因外感或内伤所致肺、脾、肾气化功能异常而出现的水液潴留,表现为身体局部或全身浮肿的病证。壬水、癸水学说是十天干与阴阳五行和人体脏腑相对应而成。

  • 胃溃疡案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性40岁余主诉泛酸烧心两年余患者半年前胃镜检查胃部溃疡糜烂碳13检测阳性平素腹胀恶心剑突下疼痛纳差三餐不知饥不能吃凉的大便正常小便频夜尿多眠差卧位有酸水泛出。

  • 废医验药,死路一条!!! 姚金虎

    耐药支原体,甲流变异株,还有即将到来的新冠变异株。。。无论如何变异,感染病原菌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有规律的,有迹可循,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前提一定是辨证论治,否则就是走上废医验药的旧路,注定死路一条。

  • 斑秃就是肾虚了吗? 王晨阳

    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遗传,情绪紧张和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完全是一个气血阳都损伤的一个脉象。辨证选取真武汤治疗。所以用真武汤中的白术固护脾胃。又选取桂附地黄丸善后服用。。。。。。

  • 现代人认为的麻杏石甘汤 张宝华

    麻杏石甘汤一、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 西医用中药,不明寒热,误人子弟 陈玉佳

    今日要讲的是一个误治案例,西医用中成药治口疮。嘱咐其另行购买半夏泻心丸的中成药服药,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以求治其本。但是西医用中药,不熟悉寒热虚实,根据说明书使用,难免失误,有事也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中成药的滥用,一方面降低了疗效,使患者诟病中医。

  • 反复口疮,泻心汤合升阳散火汤治愈 陈玉佳

    临床常会见到一些患者,反复口疮,伴有口气,反酸,打嗝。思考过后,认为是阳明湿热,葛根芩连汤应该可以应对。服药四剂后,反馈口疮已经下去,心中窃喜此病随手治愈。

  • 经方加减治失眠伴月经1月2次案 宗琪

    条文学习:《伤寒论》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