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外用治腮腺炎一例

2021.01.25 57阅读 评论数 2 3
患儿陈某,男性,8岁。因发热、头痛4天,腮腺肿大2天而就诊。患儿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畏寒、头痛。外院诊断上感。服药两天,症状无缓解,且出现左侧腮腺肿大。再次就诊首诊医院,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给予利巴伟林注射,一天两次,连用两天;阿莫西林、布洛芬、维生素C口服,一天3次,连服两天。药尽,疗效欠显,而转诊我处。

  患儿头痛、两侧腮腺肿大、疼痛,以左侧为重,精神欠佳。体温38.5℃。心、肺听诊无异常。仍诊为流行性腮腺炎。

  治疗:给予大黄粉未15g,用米醋调成稀糊样外敷双侧腮腺部位。一天1次。第二天,体温37.5℃,头痛、腮腺疼痛减轻。继续用药3天,症状体征消失而痊愈。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痄腮”。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任何年龄的人都可得病,但以5~15岁的儿童多见。它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畏寒、头痛、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一两天后,体温升高可达39℃甚至40℃。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及轻度疼痛,张口咀嚼及吃酸性东西时胀痛更甚。腮腺周围组织水肿,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多不红,表面发热但不化脓。腮腺管口早期红肿。通常一侧腮腺肿,1~4天后对侧也肿。肿胀1~3天达高峰,再持续4~5后逐渐消退,全程10~14天。腮腺肿时或腮腺肿前后,常常伴有一侧或双侧颌下腺肿大,颌下可扪及椭圆形腺体,质柔软,有轻度压痛,波及舌下腺时可见颈部肿胀及吞咽困难。

  腮腺炎按中医辨证,多为热毒蕴结。大黄苦寒,有泻火凉血作用;米醋有清热、消肿作用,二者合用,可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作用。故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有良好效果。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杏林小书童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谭海灯 资质认证

    单永大黄就能缓解,说明其不算太重。

    2021-01-28 10:37 评论数 0 0
  • 王炯 资质认证

    大黄之苦寒,解腮腺炎只热毒👍👍👍

    2021-01-25 10:22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心痛不适伴后背发凉出汗,中药2剂见效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68岁初诊日期:2024年1月8日主诉及现病史:患者述心痛多年,伴左肩疼痛及眼痛,伴后背发凉,汗多,后背痛,后背汗出,有风即觉后背不适,怕冷,大便日一行,质地可,眠可,半夜口干,舌质略暗,苔腻偏白,舌下瘀明显,左脉:寸沉力稍弱,关

  • 中老年人衰老的膏方调理心得2 谢江强

    中老年人衰老的膏方调理心得26.资生健脾膏:脾胃虚弱型《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放入鹿角胶,再入酥油及白蜜同煎,和匀,收膏,贮瓶封存。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要坚持适度的体力劳动和锻炼。适当服用抗衰老之品,注重日常保健。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咳、哮、喘医案整理4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4医案13张某,女,64岁。新病为标,旧病为本,急则治标则以银翘散疏风清热,宣降肺气,煎服5剂而咳嗽止。医案14沈某,女,60岁。医案15夏某,男,44岁。君、臣、佐、使配伍得当,故服药10剂,气喘十去八九。

  • 旋覆代赭汤2 李华歆

    这个方子跟“小柴胡汤”非常像(小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洗)半升甘草(炙)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单说药物组成,“旋覆代赭汤”可以看作是把“小柴胡汤”中“柴胡”和“黄芩”换成了“旋覆花”和“代赭石”,余下的五种药物一模一样,而在

  • 何谓“开路方”? 谢江强

    服用膏方是否要先服“开路方”“开路方”一般以医生根据辨证论治开出的汤剂最有针对性,通常提前2~3周服用。所以,这类人在服膏方前,需要由医生开立“开路方”,以健脾助运、理气化湿,改善脾胃功能,帮助膏方吸收。这也就是用“开路方”先行探路的意思。

  • 煲汤常用中药解读枸杞子和红枣 谢江强

    枸杞子是一味功效显著的传统中药材。民间也习用枸杞子治疗慢性眼病,枸杞子蒸蛋就是简便有效的食疗方。枸杞子被列为“药食两用”品种,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饮料、保健酒、保健品等。在煲汤或者煮粥的时候也经常加入枸杞子。食用宜忌红枣可煎汤服用,亦可直接食用。

  • 乏力汗出伴走路不稳,中药5剂诸证大减 宗琪

    患者:刘某某性别:女年龄:51岁初诊日期:2023年12月7日主诉:乏力,食入口无味,行走不稳打哆嗦,心里索索害怕1周余。

  • 废医验药,死路一条!!! 姚金虎

    耐药支原体,甲流变异株,还有即将到来的新冠变异株。。。无论如何变异,感染病原菌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有规律的,有迹可循,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前提一定是辨证论治,否则就是走上废医验药的旧路,注定死路一条。

  • “鬼上身”治验 王晨阳

    朋友继续说,“亲戚两个月前在北京实习,乘地铁过安检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穿着奇形怪状衣服的人,有点受不了了,害怕,总之就很混乱。回来家后就说各种胡话,感觉说话声音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