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麻疹透邪

2024.06.11 230阅读 评论数 0 0
初发麻疹要透邪有天出门诊的时候,一位爷爷带着个12岁的小男孩来看病,说是发烧。当时这个孩子的体温是38℃,据说已经高烧了好几天,在小区的门诊输液也不见烧退下来。原来这个孩子和爷爷奶奶一块儿出门游山玩水了十多天,回家后睡了一晚上后就开始发烧,这烧就一直没有退下来。因为看着这孩子眼泪汪汪的,再加上发烧的原因不是很明确,我就仔细检查了一下这个孩子的全身症状。结果发现这个孩子的嘴里两颊的部位有一些红色的斑点,所以,这个孩子很可能是在发麻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出疹子。孩子的爷爷很纳闷,因为这个孩子小时候打过麻疹疫苗,按说就有抵抗力了。其实,因为麻疹的疫苗是减毒活疫苗,就是说,麻疹疫苗的原理是把麻疹病毒的毒性去掉,注射到人体,让人体自身产生抗体。而人的体质不同,产生的抗体的数量也不同。而且这个抗体都有一定的生存周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的活力也降低,加之因为旅途劳顿,身体的机能就降了下来,全身的免疫系统活力都有所下降,麻疹就发病了。中医认为麻疹是阳毒,以透为顺,以清为要。我们现在看电视剧,宫廷里面皇帝要是出了疹子,出得透,出得多的话,太医是要跪下来给太后道喜的。因为古代没有预防麻疹的手段,只能看疹子出得是“顺”还是“逆”。若是顺证,就说明这个病的预后比较好,可以等着康复就行了;而如果是逆证的话,就会产生一定的危险,预后也不会太好。就像被日本侵略后,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抗敌那样,麻疹病毒感染人体后,人体的正气也会汇聚起来奋发抗邪。这里面就有一个正气和毒邪相抗争的过程。正气强盛的话,会“托毒”外出,也就是把邪毒像托盘子那样托出去。麻疹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是耳后、发际,逐渐到头面部和颈部,而后蔓延到胸背部、四肢部,最后是手足心,皮疹的分布比较均匀,疹点的颜色也是鲜红的,一般三四天左右就会全部透发出来,也没有什么并发症的发生。而当邪气过于强大,正气又很虚弱不能抵抗邪毒,就会出现逆证。逆证的表现与顺证相反,一般体温会很高,皮疹出得也没有顺序,或是一下爆出一大片稠密的皮疹,疹色紫暗;或是透发不畅,皮疹稀疏,疹色淡白。而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麻疹毒邪内陷,可能会合并肺炎、喉炎或脑炎,属于逆证中比较危险的症候。因为这个孩子以前注射过疫苗,而且现在的身体状况比较差,所以我估计他的麻疹出得会比较不典型,不顺畅。若想麻疹顺利发出,必须要首先扶助正气,使正气强盛才能托毒外出。而为了防止麻疹毒邪内陷,还要以清宣肺气以透疹,因为肺主皮毛,只有肺气宣畅,才能使麻疹病邪顺利透出。所以我给了他们一个叫做扶正透疹汤的足浴方,可以拿回家去做足浴,以帮助麻疹沿着顺证的方向发展。扶正透疹汤组成如下:太子参、升麻、葛根、薄荷、蝉蜕、西河柳、菊花各10克其中,太子参能补脾肺之气,兼能养阴生津,可助脾肺之气得生,以扶正为主;升麻性善发散,可辛散发表,透发麻疹;葛根味辛性凉,有发表散邪,解肌退热,透发麻疹之功;薄荷清凉开泄,能解表而助毒邪外达;蝉蜕宣散发透,疏散风热,能透疹而止痒;西河柳能疏风散邪,升散透疹;菊花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而解麻疹之毒。因为患儿发疹期间不宜外出,所以家长也可以根据在麻疹透发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较严重的症状的不同,在上方中加入合适的对症药物,以便达到更加理想的疗效。a.若发疹期间发烧时间较长,温度不易退下,患儿烦躁不安的,是由于身体内郁热壅盛造成的,可以在上方之中加入生石膏、黄连、栀子各10克。生石膏性寒凉,可清热去火退热;黄连清泄心火而解毒;栀子可引火下行。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秋日海棠小悟 陈鹏

    秋日海棠的小悟文/陈鹏2024.1.9平常神仙打架,花草遭殃。所以就更加喜欢秋海棠的淡雅从容,在寒风中很多花都枯萎,只有她在那里,宠辱不惊,不卑不亢,实在是太惹人怜爱。

  • 颞下颌关节紊乱一案 曹雪盼

    古语云:治病当如覆杯之效如汤泼雪如果对症则可以达到一剂见效的效果当然该患者初病病情不深故取效较快。

  • 经方适应方证治疗支气管炎 张宝华

    支气管炎见咳而上气,咽堵胸满,发热甚轻者。可与加减半夏厚朴汤。半夏15克、厚朴12克、紫苏叶6克、紫苏子6克、杏仁9克、茯苓9克、桔梗9克、生姜9克、陈皮18克、瓜蒌15克、大枣10克水600毫升,水煎300毫升,150毫升,日两次温服。本方可以降气化痰。

  • 四物汤各家论述精选及临床应用 吴春水

    四物汤各家论述精选及临床应用吴春水四物汤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四物汤被后世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血证立法”;“调理一切血证是其所长”及“妇女之圣药”等。

  • 小儿的一些常见病和用药经验分享 曹雪盼

    小儿对发热的耐受力较好,热退后恢复也较快,但发热过久或过高,可对机体产生各种不利影响,在婴幼儿可引起惊厥,应及时处理,积极查明病因。本病最常见于中医学伤寒、温病的病程中。

  • 中医治疗腹胀的临床经验案例分享 崔国宁

    腹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常伴随着腹部不适、胃胀气、食欲不振等症状。中医药在治疗腹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将通过分享一例中医治疗腹胀的临床案例,探讨中医药在缓解腹胀症状中的独特优势。

  • 黄连汤的临床应用总结 崔国宁

    黄连汤通过清热燥湿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减轻腹泻、呕吐等症状的严重程度。长期大剂量使用黄连汤可能导致胃肠不适、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黄连汤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遵守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不当使用。

  • 慢性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宝华

    中医认为慢性腹泻多与脾胃虚弱、湿邪困脾等因素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用药总结 崔国宁

    本文旨在总结中医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用药,为医学界提供参考和借鉴。然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

  • 干燥一碗粥——珠玉二宝粥 王晨阳

    最近天气比较干冷。我比较推荐民国的一碗神仙粥叫珠玉二宝粥。准备生山药60克,薏苡仁60克。因为山药和薏苡仁都是清补肺脾二脏的东西,不仅是药更是粮食更是食物。如果单单用山药来煮吃喝,时间长了比较滋腻,如果单单用薏苡仁呢,时间长了又比较渗利身体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