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也可治呃逆

2020.08.07 144阅读 评论数 3 5
呃逆医案:患者男,34岁
主诉:不自主打膈3天
现病史: 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不自主打膈,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及加重,胸胁满闷,脘腹胀满,喛气纳减,寐差,二便正常,今来诊。
查体:神清,精神差。胸7、8棘突及椎旁压痛。
诊断:西医:膈肌痉挛    中医:呃逆
胸椎复位手法将7、8椎体复位后呃逆止。
不懂手法复位可针刺:神道,灵台。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吴泽筹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郑强 资质认证

    好好

    2022-03-11 09:25 评论数 0 0
  • 连清清 资质认证

    我有一个病人,打嗝一周,试了高树中教授在一针疗法这本书里介绍的几种方法都没效,针灸扎了,胃复安穴注足三里也打了,还麦粒灸了中魁穴,最后让他试试冯九鸣老先生的偏方(之前病人用过,对顽固性呃逆效佳),但因为买不到山楂核没试。最后让用一勺醋一勺糖兑温开水喝(网上看到网友的偏方)居然一次起效!

    2020-12-08 01:46 评论数 0 0
  • 杨淑玲 资质认证

    针刺攒竹,承泣,百会,膻中,内关,中脘,足三里,太冲三次即可见效

    2020-11-12 05:41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脐针三针用法笔记 丁宁

  • 脐针入门 丁宁

  • 推拿治疗颈椎病给我的记忆 刘艳兵

    现在我时常帮朋友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疼,疗效也很棒。作为一名普通的医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总结前人的经验,积累经验,提升疗效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

  • 针灸治疗小儿泄泻 刘剑锋

    附方《万病回春》小儿泄泻:泄泻者,乳食伤脾也。小儿常患伤食,服之立愈。

  • 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症 刘剑锋

    后世医家对小儿遗尿大多认为是肾与膀胱虚冷所致。鸡悂胵散,治小儿遗尿。桂肝丸,治小儿睡中遗尿不自去者。《验方大全》甘草小茴香治小儿遗尿症。我师傅传下治疗小儿尿床方。

  • 针灸治疗痄腮 刘剑锋

    以发热,耳下腮部漫部漫肿疼痛为其临床主要特征。《针灸资生经》少商治腮颔肿。《中国针灸学》痄腮:风池,大杼,曲池,天井,外关,合谷,液门。本人用这放法治疗我孩子腮腺炎及小孩腮腺炎多名,效果特别好。

  • 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症 刘剑锋

    本病多见于1~5岁的小儿,尤以6个月~2岁者为最多,学龄儿童及成人亦可发生。根据其发病季节及临床证候的表现,在麻痹前期属温病范畴,后期则属于"软脚温","痿症","痿躄","小儿中风"符病证。主治小儿麻痹(痿症)。

  • 针灸治疗阴挺 刘剑锋

    前者为子宫脱垂,后者为阴道壁膨出,统称"阴挺",又称"阴菌","阴脱"。阴道壁膨出,阴道内肿瘤,囊肿等,可通过妇科及其他检查明确诊断。《杂病歌》阴挺出者曲泉焦,照海,大敦共三穴。《针灸大成》阴挺出:太冲,少府,照海,曲泉。

  • 针灸治疗妇人产后血晕 刘剑锋

    接讲针灸治疗妇人产后血晕。《针灸大成》产后血晕不识人:支沟,三里,三阴交。

  • 肩痹虚实两证,对于针灸取手太阳小肠经穴的探讨 刘涛平

    小肠主液,当骨骼关节失于小肠之液的濡养时,则肩臂屈伸不用,弛缓不收或疼痛,对此诸症,可用小经穴治疗。本组穴共奏补虚益气,通经活络,调血理气之功。取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相关方剂文章

  • 八味除烦汤加小陷胸汤治疗胃脘嘈杂疼痛 林文强

    八味除烦汤加小陷胸汤治疗胃脘嘈杂疼痛主诉:胃脘嘈杂难受前来就诊。胃脘嘈杂难受,不能表达的难受,胃脘隐隐作痛,伴有烧灼,不嗳气,强迫嗳气很舒服,咽喉有异物感,口不干,口不苦,二便正常。

  • 在治疗不孕症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应诊中深有感触 林文强

    在治疗无排卵不孕症中常用的两个方剂——益五合方和促排卵汤。1方剂介绍1.1益五合方在治疗不孕症中特别强调肾的主宰作用。无排卵不孕症的患者,临床上常见月经后期或闭经,月经量少,甚则稀发,经色淡红。其丈夫精子检查正常。

  • 方剂针灸处方 李坚

    很久以前收集的一份有意思的配穴处方,特此分享,希望对各师兄及老师有所助益。

  • 【行医故事】医者心有千千结 于云

    耳闻已注射鲁米那、冬眠灵等镇静解痉药,却未见效。此病此景已过四十余年,却心有千千结,"开锁法"不解其中奥秘,也无文本记录,以后也从未遇此病症。两条经文皆有类似之症,有主方治之。目前"医之所病,病道少",在悬壶行医的路上,病者病去才是医者的快乐!

相关医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