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血通络法治疗带状疱疹性面瘫具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2023.04.01 825阅读 评论数 12 69

面瘫,又叫口癖病,面部中风。一般是由于正气虚弱的时候复感风寒湿邪或者风热邪气,出现的以面部活动不利,嘴角歪斜,龇牙不对称,抬眉困难,额纹消失、口角藏食、漏水等为表现的症状群。

临床上,虽有周围性和中枢性面瘫两种分型,治疗上有所不同。周围性面瘫在中医上主要分为风寒证、风热证、气虚血瘀证和痰湿阻滞证。其中,根据我在临床上的所见所闻,以风寒证为主。大部分是冬春季节因为免疫力较差,加上吹风着凉引起的。大多数可以治愈,约15%的面瘫患者,由于病变神经处于额头等较高位置,可能会留下比较明显的后遗症。

因此,早期诊断,尽早干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一般而言,在初期,尤其是刚发病的时候,要交代患者。即使已经用药处理了,这两三天症状会明显加重,避免焦虑。除了运用激素药或者甲钴胺片之外,中医中药在整个疾病过程中,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本文就是结合临床真实案例,向大家汇报益气养血通络法治疗“阳后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面瘫”。患者是江西省赣州市某地的女性,大概51岁,2022年12月底因为羊🐑了以后,再次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导致右侧颜面部活动不利伴口角左歪,耳朵稍有疼痛不适。有个特别的症状就是右侧额头、鼻子附近及两颧骨附近有明显的麻木感。虽经当地中医药治疗,仍无明显起色,于是经人介绍于2023年2月10日来到我处就诊。

我发现患者没有明显的风寒表现了(时间已经有三个月了),而且患处麻木明显,跟一般的风寒证型不一样。主要考虑患者经过两次病毒感染,正气虚弱于内,外邪留恋于脸部浮络。麻木属于气血亏虚的表现。加上病程已经有这么长了,因此主要运用益气养血,通络为法进行治疗。

经过十四天的治疗,患者说话大笑时仍有少许歪斜,但无嘴角藏食、漏水。抬眉正常,面部麻木基本消失。得的疗效还是非常出乎意料的!给我的启示就是,面瘫患者刚发病,一定要积极抢时间去“抢救”患者的面部神经,早期作用中药干预,一般可以尽快恢复。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蓝雪松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少阳病兼虚证案一例 朱浩宇

    此为少阳病兼中焦不足,仲景采取的治疗方案是先予小建中汤,复予小柴胡汤。而此证是少阳病兼有肾阳虚,考虑到患者的主诉,采取的是“间者并行”的治疗方案。依据是李东垣所立麻黄人参芍药汤和张景岳所立大温中饮,前者为太阳病兼黄芪证,后者为太阳病兼地黄证。

  • 病人须知 陈鹏

    话说,先生才,病人福。明明是必须要吃中药的她偏要吃西药。医生再多说几句别人就要投诉了,心里面替这个小朋友感到悲哀。嗯嗯,人的固执傲慢和偏见。会影响人的寿命疾病和健康。。。人的命运,就是自己思维的结果。

  • 经方实验实录 张宝华

    堂弟岳丈,五旬余,患耳痒两月余,自服多种药物不得释,颇烦恼。此披星载月不知摄生,寒凉袭体未能却步,内犯少阳,而少阳巡行于耳廓,今寒未得适散,盘踞少阳化热,其面青黄,舌尖红,脉弦之谓也。小柴胡颗粒两盒,一袋,日两次。一日知,未尽盒愈。

  • 晓小半夏汤两味,姜夏一遇饮自消 张宝华

    概述小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主要用于治疗痰饮呕吐和胃寒呕吐等病症。功效与主治小半夏汤具有化痰止呕、散寒降逆的功效。注意事项与禁忌注意事项:1.小半夏汤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禁忌:1.对半夏或生姜过敏者禁用。

  • 重温一下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张宝华

    3.服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 柴胡桂枝汤 张宝华

    柴胡桂枝汤一、组成桂枝(去皮)一两半芍药一两半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炙)一两半大枣(擘)六枚生姜(切)一两半柴胡四两现代剂量桂枝黄芩人参甘草[炙]半夏芍药大枣[擘](6枚)生姜柴胡二、用法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先心病胸闷气短乏力案,症状若失。 李高勤

    段某,女,25岁。患者1诊网治失眠,效果好后二诊治先心病的胸闷气短乏力,缓解50-60%。

  • 补脾肾就是改善经血量的天然补血 谢江强

    补脾肾就是改善经血量的天然补血方姚女士因近一年来月经有些紊乱而来就诊。我对姚女士随访半年,她的月经都正常。此为三周左右的膏滋量。

  • 生姜泻心汤 李华歆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综合分析后得知“生姜泻心汤”的应用背景应该是“寒热互结”引发的“水饮内停”!

  • 用鸭梨、蜂蜜调味,慢性咽炎不用烦 谢江强

    用鸭梨、蜂蜜调味,慢性咽炎不用烦杜先生来我这儿看诊的时候,我真的对他感到有点头痛了,因为他太内向了,我问一句,他就答几个字,前前后后我不知问了多少个问题,才大致了解了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