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拗汤加减治疗咳嗽

2021.01.04 96阅读 评论数 1 4
咳嗽为肺病主要症状之一。此证出现,有因外感侵袭,肺气不宣而发者;有因肺脏本病或由其他脏腑有病,传至肺脏而发者。咳嗽虽为常见小疾,但久病咳嗽,应当重视,可能为重病的前兆。陈宝贵认为,咳嗽之病因虽有外感与内伤之别。但咳嗽之病机均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所致。《景岳全书·咳嗽》云“咳证虽多,无非肺病”,即是此意。治疗以宣降肺气,止咳化痰为主。处方常用三拗汤加减。

  基础方: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

  方解:方中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炙用则止咳之力大;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化痰;甘草顾护中气,协同麻、杏利气祛痰。三药相配,共奏宣肺止咳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本方及加减方具有止咳、平喘、祛痰,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和缓解气管平滑肌痉挛等作用。

  加减:外感风寒者,改麻黄为炙麻黄,加桂枝10克;外感风热者,去炙麻黄(若不去改麻黄为6克)加桔梗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薄荷10克;外感风燥者,去炙麻黄,加桑叶10克,沙参10克,浙贝母10克。兼有痰湿者,加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兼有里热者,加石膏20克(入里化热者)或黄芩10克(内生里热者);兼里寒者,加干姜10克,细辛3克,五味子3克;兼阴虚者,加麦冬10克,沙参10克;外感兼寒痰者,加荆芥10克,桔梗10克;外感兼热痰者,加半夏10克,黄连6克,瓜蒌15克。

  使用注意:此方一般单用较少,多随其兼证而加减应用。因患者情况各不相同,具体应用时应该随证加减。

  典型病例

  案一 风寒犯肺案

  李某,女,48岁,2008年11月8日诊。

  患者外感风寒之邪已5日,咳嗽,咳白稀痰,夜间尤甚,恶寒,发热,体温37.8℃,纳寐不佳,大便溏薄。平素畏寒。舌淡,苔白,脉弦滑稍浮。诊断为咳嗽,辨证为外感风寒兼里虚证。治疗以止咳化痰,疏风散寒为法。

  处方:麻黄10克,荆芥1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甘草10克。3剂,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3次温服,日1剂。

  二诊:服2剂后即微汗出热退,现患者仍有咳嗽,较前好转,已不恶寒,纳寐可,大便亦见好转。舌淡,苔白,脉滑。上方去荆芥,改麻黄为炙麻黄,予5剂。

  三诊:诸症好转,唯大便偶见溏薄,予四君子汤加砂仁7剂善后。
 案二 痰热壅肺案
  王某,男,45岁,2007年10月20日诊。

  患者阳热之体,平素易咽干咽痛。3天前天冷外出,之后出现恶寒发热,咳嗽,咳黄痰,自服药物后(具体不详),已无外感症状,时有咳嗽咳黄痰,量多,胸闷不舒。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滑稍数。诊断为咳嗽,辨证为肺热壅盛证。治疗以宣肺止咳,清热化痰为法。

  处方: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20克,瓜蒌20克,浙贝母10克,半夏10克,沙参10克,陈皮6克,厚朴6克,大黄6克,竹叶10克,炙甘草10克。5剂,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3次温服,日1剂。

  二诊:服药后症状大减,偶有咳嗽,咳痰减少,大便已通。舌红减轻,苔微黄。上方去厚朴、大黄、生石膏,予5剂。

  按:案一为风寒犯肺案,依据患者外感风寒,咳嗽咳白稀痰,微恶寒,发热,体温升高,舌淡,苔白,脉弦滑稍浮,诊断为咳嗽,辨证为外感风寒兼里虚。治疗应以止咳化痰,疏风散寒为法。方用三拗汤加减。方中麻黄、荆芥外散风寒,桔梗、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化痰,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健脾化痰,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并用共奏止咳化痰,疏风散寒之效。辨证准确,药已对症,故一诊后患者症状好转。二诊时患者已无外感症状,故去荆芥,改麻黄为炙麻黄。三诊时患者咳嗽已不明显,惟因平素体虚,易生痰湿,故用四君子汤加砂仁善其后,回访患者,疗效良好。案二痰热壅盛案,患者外感风寒之后,入里化热。依据患者咳嗽咳黄痰,胸闷不舒,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滑稍数,诊断为咳嗽,辨证为肺热壅盛。治疗以宣肺止咳,清热化痰为法。方中炙麻黄、杏仁宣肺止咳;生石膏清肺热;瓜蒌、浙贝母、半夏、陈皮理肺化痰;厚朴降气;大黄通便;竹叶清心利尿;热必伤阴,故加沙参以养阴,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并用共奏宣肺止咳,清热化痰之功效。二诊时患者症状大减,因大便已通,咳嗽减轻,舌红减轻,故去石膏、厚朴、大黄。原方又进5剂而愈。

  陈宝贵认为,咳嗽病因不外内伤与外感,病机皆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所致。治法实者宜清宜散,虚者宜补宜敛,若实虚兼有,则清(或散)补(或敛)并施。因肺为“娇脏”。故在外春易感风,夏易感热,秋易感燥,冬易感寒,也有相兼而感之者,亦不少见,如风寒、风燥等。在内则有肺脏本病,七情所伤,他脏所致等。具体治疗时,外感者宜疏风,解热,润燥,散寒等,内伤者则有治其本脏,调其情志,兼治他脏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随证治之。临床上陈宝贵治疗咳嗽常用三拗汤,此方有宣有降有调,不论外感内伤皆可用,临床疗效很好。另还有五拗汤、七拗汤等,皆是在本方基础上随证加减变化而成。一般外感风寒者宜用生麻黄,无外感者宜用炙麻黄。麻黄性辛温,外可宣透皮毛腠理,内可深入积痰凝血,故很多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皮肤过敏症)、阴疽等病皆可加减用之,疗效很好。虽然咳嗽与肺相关,但也不能见咳治咳,见咳治肺,应该推本寻源,找其症结所在。久病咳嗽,经治不愈,应考虑肺癌、肺结核等的可能性,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感冒、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有咳嗽症状者皆可用本方加减治之。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杏林小书童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慢性膏咽炎和扁桃体炎的膏方调理 谢江强

    慢性咽炎与慢性扁桃体炎1.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慢性咽炎全身症状均不明显,以局部症状为主。一般而言,急性咽炎的全身症状较轻,急性扁桃体炎的全身症状往往较重。急性期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发展成为慢性咽炎或扁桃体炎。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 张宝华

    在现代医学中,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 从“黄芪桂枝五物汤”谈“半身麻木”治疗 张训景

    安*,男,52岁,2023.08.18主诉:手足麻木、脸麻5个月。半身麻木(血痹)概述麻木仅见于半侧肢体者为半身麻木。在古代医籍中,半身麻木与四肢麻木均属“痹”、“中风”等病证范畴,金代以后始麻木症名。半身麻木一症较四肢麻木为重。其中肝风内动所致者尤易发生

  • 大柴朴汤加减治疗胃胀 夏耀飞

    大柴朴汤加减治疗胃胀全某某,女,63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郝寨村,2023年8月28日初诊。

  • 甘草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组成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4枚(擘)、黄连3克方中炙甘草起到和中缓急、补虚益气的作用;黄芩清肺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大枣则补脾和胃;黄连则清热燥湿。适用人群与禁忌甘草泻心汤适用于脾胃不和、心火旺盛、肠道湿热等症状的人群。

  • 水肿小记 张宝华

    脾虚水肿多由饮食不节,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引起。水肿日久不退,必损及于阳,可形成脾肾阳虚;若日久阴损及阳而成阴阳两虚。水肿日久不退,水邪久羁与血相搏,瘀阻脉络而成瘀血症。

  • 郁症非为肝所属 缴秀珍

    综合以上四诊情况对该患者辨证为眩晕之脾肾气虚夹瘀证。方用我科协定处方升阳益智汤为主方,并结合患者病情进行了合理化裁。

  •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 谢江强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表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世界上万物万事都由五行构成,正所谓木能生火,火能暖土,土的繁衍功能造就了金,金能生水,而水能植木,这就是五行相生的顺序。具体的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的关系,我就简要地列在下面的表格之中,以便读者朋友们对照。

  • 抑郁症的针灸治疗 崔乐

    治疗抑郁症常用的针灸穴位有人中、间使、太冲、合谷、大陵、劳宫、丰隆、涌泉、大椎、陶道、身柱、哑门。李某,女,22岁,患者诉情绪抑郁4年。初起头眩,注意力不集中,后则倦怠寡言,情绪抑郁不舒,发病时独语。精神卫生中心诊为抑郁症。

  • 医案一则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与大家分享一则针药并举治疗头痛验案一则。效:2023年10月14日复诊:患者自诉经针灸及服用中药一剂后自觉头痛症状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