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70岁女性高血压,中医治疗,效果显著

2021.02.03 727阅读 评论数 12 31
张某某,女,70岁。高血压多年,一直服用西药治疗,入冬以来血压升高显著,最高时达210/190mmHg。于是住院西医输液治疗两周。因效果不佳。随尝试中医调理,就诊时观其面色,两颧色红,形体消瘦。诉头痛明显,胃部不适,打嗝伴有口干苦,夜间需要吃橘子缓解口苦,睡眠不佳,二便可。查血压210/185mmHg。舌红苔略黄,双手脉弦细。
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调理,七付,水煎服,日两次。
配合针灸耳穴放血
针灸选用,太冲,三阴交,足三里,天枢,中脘,下腕,百会。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耳穴放血选取耳尖,肝脏区,肝区,脾区,胃区,内分泌区

葛根、木瓜,生津止渴。炒鸡内金健脾和胃。
中药服用一周后血压190/160mmHg,胃部不适症状消失。仍有口干苦,头痛。在原方基础上给予加减,七付,日2次。并给予针灸,耳穴放血,方法同前。

中药服用一周后血压160/120mmHg左右,口苦症状缓解,但仍感觉头痛,睡眠不好。给予中药七付,因自身不便,未给予针灸和耳穴放血治疗。
前日来电话,现血压150/120mmHg左右,头痛减轻,睡眠也改善。本次七付中药还在服用中。
此病人,中医治疗期间配合这原有西药降压药治疗。
此患者,年70肝肾皆亏,又因家事操劳情志不随。肝肾亏虚,肝火上炎,又冬季,气候冷,血管收缩,血压骤升。天麻钩藤饮加减平肝熄风,清热安神。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丽敏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董舒宁 资质认证

    我也用此方效果不错,如加上10克地龙效果很好。

    2022-02-16 08:16 评论数 0 0
  • 徐全保 资质认证

    太好了,能有点舌苔图片就更好了。

    2022-01-12 09:22 评论数 0 0
  • 许武 资质认证

    不错,不错,中医降压平稳少反复,不过这个老人家的血压也太高了。

    2021-02-05 10:50 评论数 2 0
    1. 张丽敏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许武

      谢谢点评!

      2021-02-06 06:58 评论数 0 0
    2. 张丽敏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许武

      这个患者服用中药前擅自胡乱服用西药,一顿效果不好,自行服用两顿,后疗效不佳又自行服用三顿。只在没有办法抱着试试的心态中医调理。后疗效显著,患者本人也是即吃惊又欢喜。

      2021-02-06 07:42 评论数 0 0
  • 刘海英 资质认证

    同感!有过类似的病历。

    2021-02-04 10:26 评论数 1 0
    1. 张丽敏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刘海英

      谢谢点评!

      2021-02-06 06:58 评论数 0 0
  • 郑一 资质认证

    益母草活血利水降压,但剂量似乎30g以上方能显效

    2021-02-04 09:44 评论数 2 0
    1. 张丽敏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郑一

      受教学习了,谢谢。

      2021-02-04 10:23 评论数 0 0
    2. 张丽敏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郑一

      刚和科室人员探讨了一下,益母草,治疗闭经一般10g。像月经淋漓不断用6g,起到收宿子宫的作用。

      2021-02-04 10:26 评论数 0 0
  • 张宝华 资质认证

    耳穴放血挫其病势,针药并用,疗效更好。

    2021-02-03 10:21 评论数 1 3
    1. 张丽敏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张宝华

      谢谢点评!

      2021-02-06 06:58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乌梅丸医案二则 孙亮

    乌梅丸医案二则医案一:患者汪某某,女,54岁,主因"发作性胸闷、气短3年,加重1月余"由门诊收住院。入院诊断:1.不稳定型心绞痛2.胃-食管返流病伴有食管炎处方:乌梅丸合小柴胡汤、百合地黄汤、三物黄芩汤加减。

  • 小建中汤小记 张宝华

    小建中汤一、定义小建中汤是一种中药方剂,首见于《伤寒杂病论》,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功效。

  • 柴胡葛根汤加减治愈高龄老人颈肩背痛案 宗琪

    诊断:痹症处方:柴胡葛根汤加减3剂方组:柴胡60g姜半夏2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桂枝20g白芍20g生姜20g葛根60g生麻黄5g制附片15g干姜15g大枣6个仙鹤草60g龙胆草15g用药及禁忌:中午时服药后啜热稀粥半碗,卧床盖被发微汗,忌

  • 就方剂药物剂量而言 曹雪盼

    同时在读书方面见过李可老先生用附子到180g也见过李汉卿先生附子用零点几克,甚为有趣有人用药轻灵有人大刀阔斧。各家学说百家争鸣可能中医的魅力就是在这里吧诸位怎么看

  • 心悸小记 张宝华

    中医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主要与气血不足、痰浊内蕴、寒热错杂等因素有关。诊断心悸需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水边的枯叶 陈鹏

    水边的枯叶文/陈鹏医生南飞的雁群哀鸣阵阵我独自在寒夜中静坐凝望星空两岸的芦苇轻舞河里有一叶孤舟钓鱼的人伸了伸懒腰天上的残月如钩镜中人一夜间的白发如秋后的菊花开遍山坡如同我杂乱的心绪被风吹过的中年脚下又踏上寒霜那凋零的葡萄藤在空中沉默我不能回头身后的万家灯火

  • 麦门冬汤 李华歆

    ——席慕容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麦门冬汤!从后面用的麦门冬汤来说,我们知道此处的气逆的根本原因可能与热证过后阳明不降有关!麦门冬汤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 谢江强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表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世界上万物万事都由五行构成,正所谓木能生火,火能暖土,土的繁衍功能造就了金,金能生水,而水能植木,这就是五行相生的顺序。具体的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的关系,我就简要地列在下面的表格之中,以便读者朋友们对照。

  • 厚朴七物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厚朴麻黄汤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楞伽经中悟 张宝华

    无种来下地,缘空起妄想;娑婆种种事,不过色空象。一念诚莫那,阿赖耶识藏;不断离舍业,生死续相相。往复三界中,六根住于相;尘劳彼此浮,心浊随欲乡。禅机非文字,唯在佛性上;菩提非为树,直了方名堂。楞伽经中悟卧龙子渊癸卯年辛酉月癸未日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