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手札
人在北国,却有置身南土之感,天热好个夏。
夫子云“三十而立”,呵呵!越三十度已成熟已。耳下,惊闻石门度四十,百年一遇如此之至情,直叫燕北人提扇狂拒,真真是“四十不惑”耳。
暑未至气先到,火热天年也。为己及诸君技,防暑热,拒热情,虽熟娘娇颜,婀娜多姿,然通体火辣,一片赤诚普寰宇,直叫婆娑俯首流裙褶皱,耗了精气,散了志意,缠了病躯。六一居士说咋暖还寒,最难将息,看来她是北人初到南地不知其夏,春愁于家国,情怀于陈酒甘醇,难敌新茶涩,人消瘦,容黑,一路霜雨,梨花戴射,不知春秋今年。
值此盛夏,余愿化一轻飔,寄寓诸君心田,生一丝丝清凉,使神清气爽,志坚魄定神安,临暑有绝,随义顺心。
经中若《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温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灵枢·五变》言:“余闻百疾之始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可见暑失常则为贼邪,正不足之人感则发病。在《素问·调经论》有:“失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之述,足征其为病邪性属阳。《灵枢·百病始生》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可见“风雨寒暑”之类病邪源于“天”,故归于“上部”病因,暑邪为“天之邪气”之一,常直犯人上半部之藩篱及首。
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规四象,定节令,导人与之应,不离乎道,为求实用民生,复具体化,若六气(风、热(火)、暑、湿、燥、寒)便是其自然而生,成在时化,以义万民。“六气”天成,人应之于用,自有理数,《内经》之运气学说便为之演化:暑为六气之一,为夏季之主气,乃火热所化。由此可知暑气侵犯人体,即为致病因素,则暑气便成“暑邪”。故《素问·疟论》曰:“夏伤于暑,热气盛。”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开泄,易挟湿。《内经》论暑邪致病特点如下:
炎热燔灼,病起即见
《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指出暑邪致病会出现汗多烦渴、喘息气粗、壮热等证候。《素问·疟论》谓:“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皆荣气之所食也。”《素问·气交变大论》又曰:“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疟,……中热,肩背热。”《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言:“天政布,炎暑至,少阳临上,雨乃涯。民病热中、聋瞑、血溢、脓疮、咳、呕、鼽、衄、渴、嚏欠、喉痹、目赤,善暴死。”足见暑为阳热之邪,其性炎热,伤人则见一系列阳热症状。
2、耗气伤阴在所难免
《素问·刺志论》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炎火行,大暑至,……故民病少气,··……血溢、流注,精液乃少。”可见暑性开泄,暑邪伤人则气泄而多汗,故耗气伤津,引起气、阴液亏乏之证候。
犯心则易伤神志
心为火脏,主神明及血脉。若暑热之邪犯心,则可致神志昏乱,暑热之邪迫血则血溢于脉外而妄行,而见有出血疾患。
肺气易伤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其症可见“少气、咳喘、血嗌、血泄、注下、溢燥、耳聋、中热、肩背热”,“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痛。”暑邪伤肺,易致肺络损,伤则咯血咳嗽之症,后世谓之“暑瘵”。可见暑邪热盛则易伤害肺气而现诸多关乎肺之症状。
5、易挟湿
《素问·生气通天论》言:“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驰长,纵短为拘,驰长为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炎暑间化,白露降,民气和平,其病腹满、身重。”暑热季节常多雨潮湿,复时人贪凉饮冷,故暑邪为病,常挟湿气,致暑湿相兼之病。
《内经》中暑邪致病论述大体分为两类,新感类暑病一也,伏邪类暑病二则。新感类暑病为即发类,属一般时令性外感病,病邪侵入人体后即病,无明显之伏藏期。而伏邪类暑病为邪伏于内,逢适宜之机后而病发,大致可分为两种,冬受寒邪而不即病,邪伏至夏季而病发,其一也,即《素问·热论》所记载之“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中医学“病暑”之概念最早提出即源于此,后世医家习称之为“暑病”,此属狭义伏邪发病之暑病概念。尚有夏感于邪不病,伏至秋季而发者,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夏伤于暑,秋为痎疟”,后世医家基于此而曰“伏暑”,依据痎疟所现证暑性炎热,暑邪为阳热之邪。而《素问·至真要大论》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则为暑邪致病提供方法治则。
后世医家在其为基而发展为温、清两大法,选药时,据证而择寒热性质相反之物。行针时,于热性疾病则有“寒之”之法,《素问·针解》曰:“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又《素问·水热穴论》有“治热病五十九俞”、“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抒、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五藏俞傍五,此十者,以泻五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
暑邪为“六淫”、“六邪”之一,其发病在夏暑季节,夏至后毗邻小暑、大暑二气,此正值暑热之时。《内经》以夏至日为界划分温病与暑病。如《素问·热论》:“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可见六气之暑邪发病最具明显季节性,而他邪则不尽然,若风、热等邪则季节性相对不太明显。
《素问·五常政大论》:“炎暑施化,物得以昌。其化长,其气高,其政动,其令明显。其动炎灼妄扰,其德喧暑郁蒸,其变炎烈沸腾……。”《素问·离合真邪论》言:“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少阳所至为炎暑。”古圣先贤观天地之变化而洞悉物之理,取象比类,形象言说暑质若离照当空,明朗无余。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4—卯时(大肠经当令) 张训景
卯时:大肠经当令卯时是指早晨5点到7点,这个时候是大肠经当令。大肠经最旺,是手阳明大肠经活跃的最佳时段。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手阳明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
痰湿体质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 谢江强
痰湿体质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a.用温胆汤给孩子泡脚温胆汤是一个著名的中药方子,里面有茯苓、法半夏、陈皮和炙甘草四味药。d.给孩子吃五谷杂粮调理身体在给孩子用温胆汤和焦三仙,清理掉体内的痰湿和积食之后,家长就要通过饮食给他调理身体,帮助他恢复脾胃的健康。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研究仲师“对照”条文!这两个条文虽然仅仅寥寥数语却隐藏着很大玄机!从这两个条文对比来看,我们懂得两个患者同样出现“呕”,但是兼并症状不同,代表的意义也可能不同,治疗方法也大相径庭,所以研究仲景之学一定要学会为在细枝末节上下大功夫! -
经方加减治“胃胀伴打嗝2月余”案 宗琪
患者:任某某性别:男年龄:30岁初诊日期:2024年6月5日主诉:胃胀伴打嗝2月余。 -
试论中医处方的加法与减法(杨文豪原创) 杨文豪
一般来讲,中医处方过程大体分为:总结归纳患者症状与体征,获取舌苔脉象,有时候还需要参考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得出主要病机得出治疗大体思路选方或自拟方。所以,我自身还是希望能提升我们中医界的整体处方水准,力争为上述那种美好情景的实现添砖加瓦。 -
眼镜模糊视力下降 潘洪波
眼睛模糊不清不够明亮,教你一个中成药帮你健脾益肾、补肝明目。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眼睛就会模糊不清,近视越来越不明亮了。如果你有眼睛疲劳、近视加重、视物模糊,就可以参考一下这个中成药了,滋补肾脾肝,帮你的眼睛明亮起来。 -
血热 血瘀 血寒 血虚 潘洪波
血热的人,舌象整体以颜色红,舌面上有红色的小芒刺为主,这种人平时容易出现上火,脸上起疙瘩粉刺,容易出现口干口渴,身心烦躁,情绪急躁易怒,眼睛、牙龈容易红肿等情况,另外晚上睡觉还容易失眠,出现一些头痛等情况,这时调理就需要清热为主,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舌象 -
拍磁共振,发现“腰椎间盘纤维环撕裂”,吃中药、扎针能治吗? 于军
近期劳累,腰痛加重,去当地医院拍磁共振,发现腰椎间盘纤维环撕裂。重复应力或创伤所致的椎间盘向心、垂直排列的胶原纤维的损坏,叫做纤维环撕裂。一般不建议腰椎纤维环撕裂的患者做锻炼,锻炼可能导致腰椎纤维环撕裂加重,从而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加重。 -
黄连阿胶汤治疗失眠中服用量的关系。 张新东
初诊,女,29岁。虽然患者诉阿胶上火,但方中不可缺少,有黄连清热解之。复诊:黄连片15g黄芩10g白芍10g阿胶3g首乌藤15g龙骨30g牡蛎30g黄连加量,阿胶减量,随访可正常入睡,身体舒服,只是新出现胃痛,后患者自行一副药2天服用,胃痛消失。嘱患者减量 -
线上指导针刺缓解急性腰扭伤 王健
最新文章
-
脉法新悟(十一) 陈玉佳
案:刁右,33岁。鼻腔奇痒、刺激不适已4月,鼻咽镜见黏膜充血。案:易右,50岁。外院诊断副鼻窦炎,平素性躁急易怒。经专科检查为鼻炎和副鼻窦炎。医案来自《张西俭脉论脉案》,经删减。
-
消食理气,彻底修复肠胃积滞 谢江强
消食理气,彻底修复肠胃积滞腹泻虽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但若症状反复出现则会影响我们的精神状态、休息质量,而小儿腹泻对孩子的营养吸收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若症状较严重,还会导致小儿虚脱,甚至比我们大人还要严重。
-
别让病从口入 谢江强
别让病从口入为急性肠炎“嘘寒问暖”有一次,一个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病,说孩子因为几天前吃了很多烤羊肉串,又喝了几瓶饮料,回家后便开始上吐下泻,好几天都过去了,到现在孩子每天仍然要腹泻2至3次。
-
夜间出汗案 朱浩宇
某女,五十左右,夜间出汗,舌淡苔薄白,自服六味丸不效,予八味丸去三泻改汤,重用,一剂汗止。
-
感冒后咽痒咳嗽1周,中药3剂愈 宗琪
患者:董某某性别:男年龄:18岁初诊日期:2023年12月16日主诉:感冒后咽痒咳嗽1周。
-
一个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的疗胃方 王晨阳
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所以半夏是一个通降胃气的药,因为胃以降为用。所有药配合使热清湿去,恢复胃的通降功能。前段时间甲流后有个患者反复发热,用药不烧后开始胃不舒服,并伴头晕恶心,想吐。患者服用两剂后发来消息说病已明显好转。
-
麻杏苡甘加术汤疗湿疹,效果显著 陈玉佳
临床上湿疹比较烦人,多反复发作。我随即处方一张:麻黄9克,杏仁12,薏苡仁15,甘草10克,白术12克,苦参10克,丹皮10克,黄柏5克首乌藤15克,生地30克,黄芪15克。故麻杏苡甘汤加术,解表祛湿利水。生地,首乌藤,养血以制风。
-
慢慢调慢慢养,松桂通脉活肩颈 谢江强
慢慢调慢慢养,松桂通脉活肩颈白领们从早至晚在办公桌前处理事务,用电脑办公就同睡觉一般平常。常规治疗肩颈酸痛的主要方式是活血祛风,活血以疏通经脉、舒活脉络,祛除风邪以止酸痛。
-
半夏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功效与主治半夏泻心汤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的功效。注意事项使用半夏泻心汤时需注意,如果患者有口干、口苦、大便干燥等症状时不宜使用。总结半夏泻心汤是一种经典中药方剂,对消化道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
从黄煌教授经方方证谈芍药甘草汤之我见 叶艋玮
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在黄煌教授经方方证中,此方适用于各种肌肉痉挛性疾病及以脚挛急、疼痛为特征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