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祖国医学论

2022.04.29 929阅读 评论数 0 0
在临床上常常遇见患者讲自己有胸口发闷、心悸气短、夜寐多梦、四肢乏力、畏寒怕冷等症状,故称胸闷。胸痹,是指因人体阳气、阴血虚少、阴寒、痰浊、淤血留聚,引起心阳不振、心脉不通,以致出现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的一种病证,其轻者为胸痛,重者为心痛。现医学认为:胸闷、胸痛、气短乏为“冠心病”之证

一、病因病机:
(1)辨因析理,肇始于肾
    胸闷胸痹患者为中老年人,此与人体自身衰老,脏腑衰弱,气血阴阳亏虚密切相关。唐代名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曾云:“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增,心力减退。”现代中医进一步认为:人体衰老发生、发展的过程,正是肾元始亏、匮乏、衰微的过程,二者亦步亦趋,《素问·上古天真论》:“……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肾虚伴随衰老,衰老伴随本病,且胸痹心痛的发生,年龄与中医学肾元始衰的时间相吻合,以此推之,年老肾虚是胸痹发生的始动因素,据此可见胸痹、胸闷的发生,首当责之于年老正气亏虚,其中尤以肾元匮乏为要,为本病发生肇始之因。
(2)推求病机,肾匮为根:
    人体衰老,肾元匮乏,心失资助,阴阳俱虚,功能时常,发为本病;肾虚日渐,痰瘀丛生,加重发展,终成顽症。
①心肾相关,肾病及心:五脏之中,心肾相通,关系密切,心肾以经络维系,上下联络,相互交通。《灵枢·经脉》对其描绘曰:“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隔,入肺中……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其他脏腑赖其资主,肾乃心脏生化之主,心主血脉,主神志的功能均赖肾之阴阳精气的濡润温养,方可维持正常,心对肾的依赖更为明显。《素问·五脏生成》谓之:“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病理上,肾病常常祸及于心。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言肾虚胸痛:“肾病者……虚则心中痛。”《景岳全书》更明确提出“心本乎肾,所以上不宁者,未有不由乎下;心气虚者,未有不因乎精。”肾阳不足,心阳失助,鼓动无力,血行瘀滞,脉络痹阻,胸痛发作;肾阴亏虚,心阴失滋,心火偏亢,耘伤阴血,心脉不荣,脉道失润,蹇涩作痛。

②肾元亏虚,痰瘀丛生:
    胸痹心痛,虽以正虚为本,肾虚为根,但痰浊、血瘀、阴寒诸邪产生与机体肾虚亦是密不可分,若肾阳亏虚,一则心失温煦,阳不胜阴,阴寒内盛,寒性收引,则心脉挛急,发为胸痹心痛,《太平圣惠方·论胸痹诸方》释之:“夫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于胸间,则为胸痹。”二则,气化失司,运化失常,聚湿成痰,停聚心脉,阻滞气机,发为胸痹,若肾精虚损,生髓不能,血无所生。《证治汇补》云:“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空则郁而停痰,痰居心位。”易阻心脉,而发胸痹。《素问·脉要精微论》亦曰;“脉者血之府……涩则心痛。”若肾中元气为人体原动力,若元气不足,诸气必虚,推动无力,血行不畅,而成血瘀之患。《医林改错》析之:“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元气,必停留两瘀。”

二、治则治法:
    本虚是胸闷痹发病的根本原因,邪实是疾病发展转归的重要因素,祖国医学认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之旨,确立“补肾”、“通阳”、“祛邪”为胸痹治疗三法,临床之时,辨证施用。
(1)治疗三法,补肾为主:《素问·标本病传论》曰:“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冠心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脏腑虚衰(肾虚、心虚)为本,寒凝、淤血、痰浊、气滞为标,治疗当先补其正虚,后散其邪实。因此在重点补肾,强调:“欲养心阴,必滋肾阴;欲温心阳,必助肾阳”。以肾为本,根据肾之阴阳偏衰,分别治以温肾阳、滋心阴之法,通过补肾可平衡阴阳,使心肾互济,诸邪不生,控制胸痹发作。
(2)胸痹阳微,以通为补:《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轮》:“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其中,“阳微”即上焦阳气亏虚,阳虚当补,常以阳气以通为用,走而不守,內通脏腑,外达肌腠,上行清窍,下走浊窍,旁达四末,无所不至。只要保证阳气能够“运行不息,贯通无阻”即可使心阳通畅,血脉充盈,通而不痛。临床上以“阳无取乎补,宣而通之”及“以通为顺”、“以通为补”的观点,恢复心之自然功能,即达“补”心目的。
(3)标本兼顾,佐以祛邪:《素问·举痛论》道:“心痹者,脉不通”,“心脉痹阻”是胸痹心痛的病机特点,多因痰浊、血瘀、气滞所致,临证经验为胸痹虽应首重补虚,但治疗之时,还应标本兼顾,佐以化痰,活血、理气等祛邪之法。化痰祛浊可使心阳得展,血脉得通,心痛得止;理气活血可致气机通畅、血行无阻、血脉得养,胸痹得解,遵此治疗,常可事半功倍,迅速见效。
三、遣方用药:
1、精于配方,妙用药对:
    在治疗冠心病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临床处方常双药并用,迅速见效。
(1)补肾对药:常用生晒参配伍生地,以益肾培元。《本草汇言》谓生晒参:“气壮而不辛,所以能固气;惟其味甘而纯正,所以能补血。”此为培元补气第一要药,生地黄,甘寒质润。《本草经疏》赞其:“补肾家之要药,益阴血之上品。”二者相伍,一阳一阴,一动一静,使阳生阴长,气血充和,胸闷、胸痹自愈。(2)通阳对药:瓜蒌、薤白源于张仲景瓜蒌薤白汤,瓜蒌性甘苦寒,功善开胸涤痰,但单独用易伤上焦阳气,配伍薤白,辛温通阳,宣通上焦阳气,二者相合,宣通而不伤正。(3)化瘀对药:常以活血化瘀多用丹参、三七配伍使用,丹参功善活血化瘀,兼有凉血、消肿止痛、养血安神之效,具“化瘀而不伤正”之特点;三七止血、化瘀、消肿,有“止血而不留瘀”之特性,二者相配,相辅相成,可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功效大增。
2、方随法立,组创新方: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胸闷胸痹的症状、病证、特点,创造制冠心爽方剂《冠心丸》用于肾阴亏虚、心阳瘀阻型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方中生晒参补阳益气,生地黄滋阴生津,益补肾水,瓜蒌、薤白、丹参、三七,活血散瘀,宁心安神,通经活脉,消肿止痛;枳壳、茯苓、山楂理气宽胸、健脾化湿、化瘀助消食;五味子、麦冬、山萸肉滋阴生津、补肾益精、养髓固元;酸枣仁、石菖蒲宁心安神、益气养心,为治疗《冠心病》良方,共奏远期的临床疗法。
                  杨家强主任撰稿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家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下肢水肿医案一例 王建飞

    主诉:双下肢浮肿多年加重30天现病史:胃纳可,夜寐一般,大便正常。双下肢浮肿,尿白蛋白阳性,小便隐血阳性。既往双下肢浮肿多年,乃肾阳不足,阳虚气化无权致水湿停聚,日久造成尿蛋白及尿隐血阳性。复查尿液分析:尿白蛋白+1,隐血+1.双下肢浮肿减轻。

  • 废医验药,死路一条!!! 姚金虎

    耐药支原体,甲流变异株,还有即将到来的新冠变异株。。。无论如何变异,感染病原菌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有规律的,有迹可循,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前提一定是辨证论治,否则就是走上废医验药的旧路,注定死路一条。

  • 反复口疮,泻心汤合升阳散火汤治愈 陈玉佳

    临床常会见到一些患者,反复口疮,伴有口气,反酸,打嗝。思考过后,认为是阳明湿热,葛根芩连汤应该可以应对。服药四剂后,反馈口疮已经下去,心中窃喜此病随手治愈。

  • 理中汤小记 张宝华

    理中汤通过温暖脾胃、补气养血、调理脾胃功能,达到治疗上述症状的目的。总结理中汤是一种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的中药方剂,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各种症状。在使用理中汤时,需要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遵循医生建议进行使用。

  • 经方加减治失眠伴月经1月2次案 宗琪

    条文学习:《伤寒论》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 防治糖尿病,这样给自己的血糖做减法 谢江强

    防治糖尿病,这样给自己的血糖做减法糖尿病患者多为40岁以上中年男女,但近年来糖尿病患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功夫不负苦心人,孙先生的血糖终于趋于正常值了。另外,糖尿病患者平素一定要注意控制饮食,坚持锻炼,使血糖值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中。

  • 史上最简单有效的减肥方法 陈鹏

    一共分三个板块1,中药饮片减肥茶内服(2日一付)2,外用热敷用吹风机吹肚脐一边吹一边揉。每天晚上五分钟吹热风3,每天用姜片加花椒泡脚忌口:水果饮料和甜食

  • 激发肾的先天潜能 谢江强

    激发肾的先天潜能:应对小儿尿频王同学已经11岁了,有时候夜里还遗尿,尽管总定闹钟叫自己起床小便,可是总有睡得太熟听不见闹钟响的时候。王同学吃了一个多月的膏方药,并坚持每天外用温肾固脬贴脐膏敷贴脐部,加上父母帮助其夜里起来小便,这一个多月已经不再尿床了。

  • 眩晕小记 张宝华

    例如,如果患者的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细,则可能是肝肾阴虚引起的眩晕;如果患者的舌苔白腻,脉象濡缓,则可能是痰瘀阻络引起的眩晕。

  • 消食理气 谢江强

    消食理气,彻底修复肠胃积滞腹泻虽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但若症状反复出现则会影响我们的精神状态、休息质量,而小儿腹泻对孩子的营养吸收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若症状较严重,还会导致小儿虚脱,甚至比我们大人还要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