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二十六条(一)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第二十五条是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这条也是,上一条导致了“形似疟”,先生观其脉证后给予了桂枝二麻黄一汤,病好了,这条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这个服桂枝汤大汗出之后,变证多端呀。汗出过多就伤津液嘛!由于丧失津液最容易发生阳明内结,这也是常理嘛。先生在第二十六条就说这个事。“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你看这才是“脉洪大”该呆的地儿,这才是它位置所在,第二十五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非其位,这个“脉洪大”不对,应该为“脉浮”才合理,不然说不通,不合理怎么说的通呢?
这条可不是误治,我们可不要不分黑白地有问题就说是事故,这个大夫观其脉证是桂枝汤证,给桂枝汤吃是对证治疗了。太阳病,中风证,合乎桂枝汤证,服桂枝汤没毛病,但服桂枝汤不应该大汗出,护理的人不按医嘱来了,大捂大盖,桂枝汤在体内发汗,大捂大盖的在外面捂汗,这就造成了大汗出。服桂枝汤大汗淋漓病必不除,大汗出则这个病绝对是不好的,由于津液丧失的太多了,反倒造成胃不和的里热,里有热,热上扰脑子,人就烦躁,热了人就要自救,生理上就会渴,人体得自救嘛,喝水可以对抗这个里热,喝水也仅仅是缓解一下,根本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喝水后也得不到解决,因此病人有大烦渴不解。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熏蒸技术操作规程 谢江强
1.制作熏蒸药物将根据辨证配伍的药物按照所使用的操作法进行制作。局部熏蒸可使用熏蒸治疗仪、熏蒸床、熏蒸桶、盆、瓷杯等设备,温度调控在45~55℃,每次熏蒸20~30分钟。 -
伤寒论第十九条(一) 张宝华
十九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第十七条借酒客病,服桂枝汤会呕,阐释里热时不可服桂枝汤,这条也是桂枝汤的又一警戒。这是从结果推求的结论,正面反面来阐释桂枝汤使用的注意事项。 -
赋形剂的选择 谢江强
赋形剂的选择赋形剂是指在药物制剂中除主药以外的附加物,也可称为辅料。因此,恰当选用赋形剂,直接关系到穴位贴敷保健和治疗的效果。 -
藿佩三仁汤治疗口臭口苦案 高颖
后来用藿佩三仁汤治疗几例同样口苦口臭,舌苔腻的患者,仍然获得佳效。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为治疗湿温病的主方。我的症状虽和条文不符,但总结其病机,乃湿邪为患,三仁汤最适宜不过。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佩兰乃治疗脾瘅经典药。 -
伤寒论第二条(三) 张宝华
比起伤寒来,中风这个病邪就是比较深,它不在皮肤这一层,而在肌肉那一层。《皇帝内经》上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嘛。 -
90.上肢瘀阻,疼痛难忍;针药并施,瘀散痛除 杨涛
检查结果与症状表现不成正比。但实际上患者上肢疼痛并非单纯因颈椎病引起。与其说是颈椎病引起的上肢疼痛,不如说是寒凝血瘀引起的颈椎病及上肢疼痛,这就是中医辩病辩证的特点及优势所在。 -
伤寒论第一百条(三) 张宝华
前面第十七条说“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小建中汤是以桂枝为基础的方药,又有大剂甘甜的饴糖,可比桂枝汤要甘的多,呕家这样的病人就不能单纯地给小建中汤了。 -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三) 张宝华
“或胁下痞硬”,“胁下”是两侧。“痞”,有痞块谓之痞,痞为不通,痞块也是的。“硬”,冲着硬上说是有痞块了,有肿结的地方,这就是肝和脾了,所以涉及肝脾而胁下要痞硬。总而言之,只要四证俱在,这些或然的证候无论有或无,都用小柴胡汤治之。 -
甘草泻心汤治疗口疮医案 张训景
治疗口腔溃病一举三得,大有裨益。甘草泻心汤疗效虽好,但不是所有的口腔溃疡都适用,适用于反复发作的寒热错杂虚火上炎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及白塞氏病等。 -
《我已经看过了中医,也吃过了中药》 张娟
有人说,我看过中医,也吃过中药,没什么效果。如果把看过中医就当成了标准答案,那只要会炒菜的人都能当厨师了,这种这么低级的错误都会犯,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意思就是说,他已经遍体鳞伤了,不相信爱情了。
最新文章
-
眼镜模糊视力下降 潘洪波
眼睛模糊不清不够明亮,教你一个中成药帮你健脾益肾、补肝明目。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眼睛就会模糊不清,近视越来越不明亮了。如果你有眼睛疲劳、近视加重、视物模糊,就可以参考一下这个中成药了,滋补肾脾肝,帮你的眼睛明亮起来。
-
颈椎病 潘洪波
颈椎病中医是如何治疗的。在中医里面颈椎病主要有4大证型:痰湿阻滞型、外邪瘀滞型、肝肾不足型以及血瘀阻络型。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颈椎增生,经治疗没有太大的好转。方中半夏能降逆止呕,泽泻能利水渗湿,茯苓能健脾利水,砂仁可以温脾化湿。所以方中又用淫羊藿温通阳气。
-
用纯中药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2例 于军
今天看了5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其中有两位发病在头面部。患者一,男,89岁,5月10日首诊,左耳周、颊部、颌下、颈部带状疱疹后撕裂样痛、刀割样痛、灼痛2年。患者二,男,80岁,5月8日首诊,左前额、眶周、颞侧带状疱疹后灼痛2月。
-
伤寒论 李华歆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1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2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目前公众号粉丝525人!)扫描二维码加入经方苑粉丝交流群专心专注专业
-
慢性咽炎5天治愈 宁松云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慢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多见于成年人。其病因多与不良生活习惯、鼻咽部的疾病有关,另外急性咽炎反复发作也可导致慢性咽炎。
-
燮理阴阳权衡“舞蹈” 张宝华
张某某,男31岁。既往有舞蹈病病史。中医视角下认为“舞蹈病”属于风证范畴。因风性轻扬,善行而数变,主动,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甚合舞蹈病之形。然则医者易也,不可胶柱鼓瑟,宜随机应变于“舞蹈”中燮理阴阳,以平为期。
-
腺样体肥大(最好方案) 陈鹏
腺样体肥大病因是急慢性鼻咽炎反复发作,或鼻腔、鼻窦、扁桃体等部位的炎症影响鼻咽部,刺激腺样体组织增生。当然,胃食管反流,气道过敏。。西医考虑手术,中医用中药,各有利弊。手术不能保证断根,中药用久有伤肝伤肾之风险,长期用,费用太高。。
-
体疲乏力而用大黄而非补药乃湿热 李文选
服至四包,症状略有减轻,而黄疸仍然不退,乃邀刘老诊治。病家揽方而问刘老:病人虚弱已甚,应开补药为是,而用大黄何耶?
-
上了一上午疼痛门诊,看了三个焦虑症 于军
有焦虑症的病人有三个。慢性疼痛患者合并焦虑症的情况不少。上周他一进门就说,有焦虑症,一直吃药,头痛看了好多医院、好多医生都好不了。慢性疼痛患者频繁就诊,辗转求医,除了疼痛以外,也包含焦虑的因素。
-
泄泻调理调理总结 谢江强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如水样,或伴见不消化食物,或有黏液为特征的常见小儿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尤为常见。此病大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