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益气活血”法治腰痛一则

2024.01.18 1032阅读 评论数 4 8
患者,女,78岁,主诉:腰痛5+年,加重3年,现病史:腰背部疼痛,重着无力感,疼痛固定不移,拒按,夜间按压痛甚,活动耐力下降,疲惫乏力感,二便正常,小便频数,6-7次/晚,无口苦口渴。近来眠差,难以入睡,无烦闷感,手足心发热,伸出被子后有所缓解,夜间易醒。无汗出。舌质淡红,苔中薄黄微腻,舌下络脉正常。左寸濡软少力,余脉沉细弱少力。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5+年因农作致腰部扭伤,间断予以口服西药、膏药外敷,电针治疗,局部中药塌渍,桃红四物汤、独活寄生汤内服,始终未根治,效果不佳。
辩证:脾肾阳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
处方:身痛逐瘀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生黄芪30,桃仁10,红花6,赤芍20,当归尾8
五灵脂10,蒲黄10,川牛膝15,川续断10,羌活6
川芎10,鲜地龙6,香附6,丹参15,生晒参8
鸡血藤30,4贴
煎服法:水煎服,浸泡50min.第一次熬20min,第二次30min
方义分析: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川续断通利关节,行血脉,袪风湿,强筋骨;丹参化瘀活血,赤芍凉血散血,防温燥太过,以失笑散活血止痛,黄芪,当归,实为当归补血汤,益气养血,加生晒参益气养阴,扶正驱邪。
按:此病寒热错杂,虚实错杂,又是老年病人,脏腑气血阴阳渐衰,功能失调,多虚多瘀。病情复杂,病机以虚实夹杂为主,虚以脾肾阳虚为本:患者为老年人,78岁,本是残阳之躯,气血渐衰,结合患者的治疗史,大量使用抗生素,膏药效果不佳,曾行电针治疗,丝毫无效,结合患者无基础疾病的病理因素,病程较长,患者表现为心累,气短,此为虚证。定位脏腑在哪里?患者有一些膝盖关节的疼痛,肾主骨,为作强之官,腰为肾之腑。故药物的一个表现无力,重浊之感实为阳虚之状。寒湿内聚。肾精化分阴阳,化肾气,主司二便,气对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老年人50-90,故患者病位定在脾肾。实以气滞血瘀为主,患者有明显的外伤病史,加之病程较久,久病入络可知。
二、手足心发热,此为阴虚,还是瘀血发热?
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病程,基础疾病,病变部位,病史,治疗经过,其次在舌脉,其次在症状表现。
①若是患者有典型的外伤史,冠心病,脑梗死的基础疾病需要考虑,瘀血因素,若是患者行活血化瘀治疗对病情有改善,病程稍长,均可以考虑瘀血因素。若是患者处于一个更年期状态,处于产后,处于一些失血史,导致的血虚津耗,肝肾阴虚不足,此多考虑阴虚,同时阴虚需分脏腑,肝肾阴虚,则需滋水涵木,脾胃阴虚,则需布散津液,调畅水运。
②舌脉,血瘀之舌脉,可有典型的舌质偏暗,瘀斑瘀点,可有舌下络脉的瘀曲,可有脉涩滞感,阴虚之舌脉多见于舌质瘦小,舌红,少苔,脉细数。由此可鉴别。
③阴虚患者多和阳虚患者一样伴有小便不利感,多小便色黄,量少,瘀血者小便自利,瘀血患者多病变部位疼痛,固定不移,刺痛,夜尤甚;阴虚患者,多见于手足心烦热,心烦闷,汗出较多等表现。瘀血患者多可表现为少汗。同时阴虚和瘀血相互为病理因果,阴虚致瘀,瘀热伤阴,如:猪苓汤之水热互结。由此可见患者为血瘀发热。
三、前医为何效果不佳?
患者脾肾阳虚为本,夹虚夹瘀,大多数医生都能抓住当前瘀血的主要矛盾,行活血化瘀之法,但是抓不住患者本虚的特性。此病法当益气养血,但单治瘀不治虚,非其治也。活血可耗气。同时瘀滞日久化热,是否需要凉血散瘀,我觉得可酌情加点,瘀行则热自除。
复诊:腰痛大减,予以前方继续加减,改黄芪为70g,继续巩固6付,腰痛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宁加银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治疗流感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李新明

    结果表明,中医治疗流感及其并发症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效果,尤其在改善症状、提高免疫力和预防并发症方面。

  • 标题:助力成长,龙生润和膏——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 陈鹏

    文/陈医生标题:助力成长,龙生润和膏——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正文【龙生润和膏,植物精华,药食同源,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不仅如此,龙生润和膏还特别针对现代孩子的成长需求进行科学配方,让您的孩子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赢在起跑线!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此乃厥阴病,气血不足,寒热错杂兼血淤,重用吴茱萸破阴寒,他药扶正祛邪襄助之。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水煎服。

  •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 谢江强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治疗9岁的患儿杨小朋友,因为间歇性肚子隐痛而来看病。我判断孩子的情况应该是肝脾不和引起的腹泻,可能是因为着凉,或是吃了不对的食物所导致的,因此我给他开了能够疏肝缓急止痛、健脾升清止泻的升清止泻膏。

  • 寐浅易醒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13日邹某,女,64岁,初诊。主诉:寐浅易醒5个月现病史:面色少华,精神一般。诉去年在中医外科老医生处就诊,老医生让其服用膏方,后自费四千元购回膏方服用。目前肝功能正常。真阳不潜则寐浅易醒。寐浅易醒好转,时有做梦。

  • 纳呆病案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18岁主诉饮食不佳一年余,患者平素饮食不佳无胃口,三餐不知饥挑食无精神大便干燥三四天一次费劲无口干口渴无腹胀呕吐眠差不易睡面黄舌淡白苔白腻脉缓辨证:脾胃虚弱辨病:纳呆给予方剂:生白术30g肉苁蓉15g当归12g桃仁10g炒麦芽30g炒谷芽15g焦三仙

  • 降压足疗方 曹雪盼

    邓铁涛教授认为高血压病治疗的关键在于从整体上调整人体气血阴阳,使上亢之虚阳,上逆之气血下行,疏通经络气血,恢复阴平阳秘、气血调畅的生理状态。双足部有诸多穴位,其中有不少穴位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同时足底部的心区、肝区、肾区等通过药物的药理作用,也有降压作用。

  • 现代中医认识的桂枝甘草汤 张宝华

    桂枝甘草汤一、概述桂枝甘草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主要由桂枝和甘草组成。

  • 晓小半夏汤两味,姜夏一遇饮自消 张宝华

    概述小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主要用于治疗痰饮呕吐和胃寒呕吐等病症。功效与主治小半夏汤具有化痰止呕、散寒降逆的功效。注意事项与禁忌注意事项:1.小半夏汤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禁忌:1.对半夏或生姜过敏者禁用。

  • 重温一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张宝华

    三、适应症1.神经衰弱:对于长期失眠、多梦、易醒的患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