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日秋雨骤寒浅谈仲景《金匮》“养慎”论

2023.09.25 852阅读 评论数 44 71
时值秋分,渐近中秋,秋风骤起,秋雨骤降,风雨交加,凉意甚浓。果然是一场秋雨一场寒。
俗话说,春捂秋冻。因此虽然是如此冷嗖嗖的天气,却给了那些平日里图风度不要温度之人充足的理由,穿的再露再少也是应该的。
这个时候,我想到了,仲景先生在《金匮要略》第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2条提到的“养慎”之论。一个“慎”字才真正体现出医圣之“用思精”。
秋天属凉,而非寒,若是冬天之寒,那么人人皆知要穿上羽绒服保暖(但仍真有图风度不怕冻的)。秋之凉是刚经历过夏之炎热,人们感觉到丝丝凉意,是一种“风气能生万物”的爽。所以这个时候,的确可以“秋冻”。
但是,凉是寒之渐,因此寒凉经常并称。鲁迅先生在《孔乙己》就说∶中秋过后,天是一天凉比一天。现在也渐进中秋了,昨夜里就感到明显的寒意了。今天上午在图书馆报告厅听讲座,腿脚亦是感觉凉凉的了。去听讲座的途中录了个“课涂养生说之昨夜盖被否”,同学们也纷纷留言说天儿真的冷了,得盖厚被穿厚衣服多喝胡辣汤了。
那这个时候就不能再按照“春捂秋冻”来了。而是真的要注意保暖防寒了。
慎,就是谨慎,小心翼翼,不可忽视,不可麻痹大意。其实,在炎热的夏季,更要去做到“慎”。夏季炎热,穿的少,吃的凉,天经地义,中医也说了嘛,热者寒之。正因为如此,反而容易阴沟里翻船。夏天,人们一味地追求凉爽,天热汗出吹空调,心烦胃热有冰箱。天天如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夏天吃的冷的,秋冬总是要还的。所以,一进入秋季,尤其近来,感冒的多了,咽炎的多了,犯鼻炎的多了,咳嗽的多了,腹泻的多了,腿疼腰疼浑身疼的多了……
所以,在炎热夏季,反而要慎避风寒,不要“汗出当风,久伤取冷”。
夏季天热,人们见到凉水,往往习惯赶紧喝上几大口,然后在冲冲脚。但是冬天还敢吗?敢拿着水管直接往脚上冲吗?恐怕真的很少有人再这样做。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可是大冬天啊!这样做的,岂不是大傻子吗?其实,无论冬夏,我们体温并没有咋变化,变化的只是外部环境。夏天我们感知很热,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我们人体也是这样的体温,其实,只是一种感觉。
其实,做好医圣说的“慎”,也就做好了治未病。大道至简,看起来很简单的事儿,真正能坚持做起来的,又做好的,古往今来,又有几人呢?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代民涛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咽痛:牛蒡橄榄汤 吴春水

    咽痛:牛蒡橄榄汤材料:鲜牛蒡30克,橄榄3-5颗,瘦肉250克,生姜3片,红枣1颗。牛蒡加橄榄,清肺利咽、生津止渴效果加倍,对高烧后的咽喉不适,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如果想更方便,平常也可以直接用炒牛蒡或橄榄泡水饮用,也有一定的缓解咽喉不适的效果。

  • 如何给发热儿童物理降温? 吴春水

    体温持续期:宝宝手脚暖和,浑身发热,此时可以开始物理降温,需保持合适的室温,减少衣物,用温水擦拭颈项两侧、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处皮肤,泡温水澡,多喝水。

  • 四季脾旺不受邪:小寒调脾胃这样做 吴春水

    小寒节气可做以下动作,以调养脾胃。即为,在晨起和睡前以双手互相摩擦令掌心发热,从上至下按摩身体,有防病的功效。这一动作有强健脾胃的功效。

  • 药膳 吴春水

    药膳是中医养生防疫的一大优势。这里推荐一些药膳调养:一、滋阴润燥药膳淮山枸杞子元肉炖乳鸽;百合沙参玉竹炖猪瘦肉;黄精炖瘦肉;石斛大枣炖甲鱼+鸡肉;无花果干炖猪肺+瘦肉;红枣炖银耳等。推荐2款补气、温阳药膳方。

  • 大雪节气中医养生 吴春水

    大雪节气中医养生文/吴春水大雪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大雪节气后天气越来越冷,此时养生应去寒就温。大雪时节推荐养生汤枸杞百合小米粥材料:枸杞10克,新鲜百合30克、小米100克、冰糖适量。大雪时节推荐养生茶美颜黑茶材料:葡萄干20克、黑枣6粒、

  • 大雪节气食物推荐 吴春水

    大雪节气食物推荐一、姜在中医里,生姜性微温、味辛,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腥虾蟹毒及中药半夏、南星之毒等。胡萝卜还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对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还有研究认为,胡萝卜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保护多种脏器。

  • 小雪节气最值得吃的食物 吴春水

    小雪节气最值得吃的食物:一、水果类1.山楂山楂是冬日的应季食材,能开胃、消食、活血。既是食物,也可入药。

  • 中医古籍常见典故 吴春水

    医学典故常常困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者,现将常见的典故收录如下:杏林:为医学或医术的誉称。后遂以“橘井”为良药之典。后遂将青囊喻医书。医和、医缓,为春秋时秦国两个名医,后人常并称之为“和缓”。后世称行医为“悬壶”。

  • 藥,不仅仅是药,可以是 宗营

    现在很多人误认为得病了就一定非要去吃药,才能把疾病解决掉,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并不是这样的。不能一味的去拿生命去换一些东西,等到身心疲惫的时候,还需要用药物来解决,但是这时候药物真能起到很好的疗效吗?

  • 养生四季: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一) 吴春水

    顺应时令,应多吃绿豆芽、黄豆芽苗、豌豆芽苗、韭菜苗、香椿苗等。立春后采挖的笋,以其笋体肥大、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蔬中第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