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中药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一则
中医诊断:眩晕病 阴虚痰浊夹杂
西医诊断:1.颈动脉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
2.2型糖尿病
3.高脂血症
2020年8月31日彩超(如下):
处方如下:
清半夏9, 陈皮12, 白术10, 茯苓15,
生山楂10, 生地15,怀牛膝15,桂枝6,
赤芍15,桃仁10,红花10,丹参15,地龙10,葛根20,炙甘草10,肉桂3。
7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2020年9月20日,诉头晕减轻,痰减少,大便困难,寐可,小便无力,时有失禁,处方如下:清半夏9,陈皮12,白术10,茯苓15,橘红10,柴胡10,怀牛膝15,桂枝10,赤芍15,川芎10,丹参15,地龙10,葛根20,炙甘草10,当归12,生地15,山药15,黄精15,香附10,7剂,日一剂,水煎服。
图片
三诊:2020年10月1日,处方遗失。
四诊:2020年10月12日,无显不适症状,仍口干,大便困难,无头晕,喉中无痰。处方如下:黄芪30,葛根20,天花粉25,麦冬15,生地15,泽泻12,山药15,黄精15,熟地15,川芎10,赤芍15,当归10,地龙10,炙甘草10,丹参15。7剂,日一剂,水煎服。
五诊:2020年10月23日,处方如下:黄芪30,葛根20,天花粉25,麦冬15,玄参15,生地15,熟地30,黄精15,川芎10,赤芍15,当归10,炙甘草10,丹参15,红花10,黄连10,杜仲20。7剂,日一剂,水煎服。
六诊:2020年11月3日,患者无明显不适,血糖控制在7mmol/L,大便偏干。今日起开始给予药丸口服,
处方如下:黄芪60,葛根30,天花粉50,麦冬50,玄参30,生地30,黄精50,川芎30,水蛭30,地龙30,土元30,当归30,天麻30,丹参50,黄连50,柴胡30,香附30,陈皮50,杜仲50,清半夏30,共为细末,以水制丸,每次30粒,每日两次饭后口服。
图片
七诊:2021年1月29日,患者诉于2020年11月28日借用子女名额体检后一直未见体检报告,前几日见到后于今日来诊,对比8月31日彩超报告,双侧颈部血管斑块明显缩小,数量也减少。要求继续服药治疗,症状如下:时有胸闷气短,血糖在7mmol/L以下,口干,无头晕,大便数日一次,不干。舌稍暗苔薄白脉偏滑。
2020年11月28日彩超报告:

处方如下:
黄芪50,粉葛根50,天花粉50,麦冬50,红花50,大黄20,玄参50,生地50,黄精50,川芎50,水蛭50,地龙50,土鳖虫50,当归50,天麻50,丹参50,黄连30,柴胡30,陈皮50,清半夏30,白术30,瓜蒌50。制成水丸,继服。
案语:
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机制复杂,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西医目前治疗手段较少,以控制其他基础病、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稳斑为手段。目前常用他汀类药物降脂稳斑,但有些人容易出现肝脏损伤。中医多以此病的伴随症状命名,如中风病、眩晕病,高社光教授多认为此病病因多与痰浊、血瘀、气滞、阴虚、阳虚有关遵高教授之思想,本案从阴虚、痰浊论治,初期以二陈汤、血府逐瘀汤加减,后期以自拟方加减。同时治病分轻重缓急,慢性病治疗周期长,如果长期以汤药治疗,费用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改为丸药、膏方等剂型。
作者简介:

王维,邯郸市中医院医学硕士、副主任中医师,第三届河北省“白求恩式的好医生”、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现就职于邯郸市中医院脾胃二科,先后师从全国名中医刘启泉、高社光教授,擅长临床常见消化疾病、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及中医养生调护。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七)目瞤 钱开达
现代医学把目瞤称为阵发性眼睑痉挛症。轻症无治,重症会注射肉毒素以阻断神经冲动。某君男二十六岁,十天前因目瞤一个月来善持堂求治。善持堂以此为圭臬,熔三甲复脉汤,牵正散,钩籐散为一方施治某君。服药次日反馈,症状已减;一周后随访,目瞤已痊愈。 -
痰湿体质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 谢江强
痰湿体质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a.用温胆汤给孩子泡脚温胆汤是一个著名的中药方子,里面有茯苓、法半夏、陈皮和炙甘草四味药。d.给孩子吃五谷杂粮调理身体在给孩子用温胆汤和焦三仙,清理掉体内的痰湿和积食之后,家长就要通过饮食给他调理身体,帮助他恢复脾胃的健康。 -
孩子受惊吓,特别是受家庭暴力的惊吓,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 谢江强
孩子受惊吓,特别是受家庭暴力的惊吓,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我经常看到这样的病例,孩子的病看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也治不好。通常,孩子受惊吓分为三种情况。一般前两种惊吓对孩子的影响是比较轻的,第三种给孩子带来的惊吓是非常严重的。 -
中医治疗前列腺癌病案分析 崔国宁
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因年龄较大,拒绝手术及放化疗,遂求治于中医。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继续为大家解读仲师“对照条文”!这两个条文从用药上非常相似,可以说就是“一药之差”!对于另一条的解释:同样是患了“太阳病”的患者,医师同样错误的使用了“下”法,而患者在“下后”的表现却与第21条大为不同! -
糖尿病 潘洪波
治愈糖尿病患者甚多。不仅对早期糖尿病有效,而对于伴有并发症者疗效更加明显。发现糖尿病5年,长期服用降糖药物,血糖一直不稳定,并逐渐出现身疲乏力、手足麻木、视力明显下降等症状,用中西医治疗,疗效都不明显。又治一母女同患糖尿病者。 -
“头痛难忍伴耳前疼痛5天,加重1天”案 宗琪
患者:冯某性别:女年龄:57岁初诊日期:2024年5月7日主诉:右耳前及右侧头痛5天。5月13日回访:述疼痛大好转,只是偶尔有些疼痛,大便日一行。5月29日回访:述诸证病愈无其他合适。 -
黄山的松 陈鹏
黄山的松文/陈鹏医生2024.6.4那挺拔的身姿扎根于摇曳的云在满满的笑意中不知疲倦地迎客/送客舒展虬枝迎四季峭谷云深景亦奇与生俱来的名节在天地间逗留岁岁芳化终成为商业化的利器把风磨旧把雨磨细可惜了可惜了平生无须逐鹿志沦为小巷接客人少了一个人少了许多魂黄山 -
中医“通因通用”之大柴胡汤 郭文龙
杨某,女,45岁。“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体现了中医“通因通用”治法的妙用。遂用大柴胡汤以通里泻实,平胃散以化痰消痞。《伤寒论》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
诗意中的中医 张宝华
梅子黄时日日雨,这当是南国的夏季,而我在北国,近来也在感受这多情的天露。诗人总是那么的多愁善感,撕了心,裂了肺,捧着纯净的灵魂,燃烧着千年的惆怅,也湿我的眼睛。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新文章
-
慢性膏咽炎和扁桃体炎的膏方调理 谢江强
慢性咽炎与慢性扁桃体炎1.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慢性咽炎全身症状均不明显,以局部症状为主。一般而言,急性咽炎的全身症状较轻,急性扁桃体炎的全身症状往往较重。急性期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发展成为慢性咽炎或扁桃体炎。
-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谢江强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口尝有“砂粒感”制备中使用的器具,如浓缩设备、容器、搅拌用的棒子、竹片、筛网等这些器具清洗不干净,存在、带入或脱落灰屑。
-
膏方常用的胶类、糖类 谢江强
制备膏方常用的胶类中药有阿胶、龟甲胶、鹿角胶、鳖甲胶等。
-
手脚冰凉十年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2日张某,女,66岁,初诊。阴寒凝结于下,阻遏阳气伸展,则手脚冰凉。今复诊告知口苦消失,余症均未减。2023年10月31日服药后回访,上述症仍未见明显变化,已无信心再服中药。嘱其适当运动,饮食均衡,少盐少糖,生活作息规律,避风保暖。
-
感冒咳嗽案 张宝华
张某某,男,九岁。此乃风寒袭肺,肺气不宣所致。当晚服一次,咳减半,次日现鼻涕色青,自觉鼻涕出舒适,咳几无。
-
别让病从口入 谢江强
别让病从口入为急性肠炎“嘘寒问暖”有一次,一个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病,说孩子因为几天前吃了很多烤羊肉串,又喝了几瓶饮料,回家后便开始上吐下泻,好几天都过去了,到现在孩子每天仍然要腹泻2至3次。
-
胃溃疡案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性40岁余主诉泛酸烧心两年余患者半年前胃镜检查胃部溃疡糜烂碳13检测阳性平素腹胀恶心剑突下疼痛纳差三餐不知饥不能吃凉的大便正常小便频夜尿多眠差卧位有酸水泛出。
-
养阴清肺汤与玄麦甘桔汤合方加减治疗咳嗽咽痛 夏耀飞
养阴清肺汤与玄麦甘桔汤合方加减治疗咳嗽咽痛聂某某,女,71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庄元村,2022年8月16日初诊。正如方名所示,养阴清肺汤即可清肺之热,又可养肺之阴。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身痛逐瘀汤 张宝华
四、总结身痛逐瘀汤是一种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功效的中药方剂。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 张宝华
在现代医学中,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
辩证用药,思路不错
谢谢您的肯定。
河北的老师,我是河北中医学院毕业的,在省中医院实习过。
都是校友,我是04级本科中医系的。
最后B超显示斑块改变不明显,根据我的经验,要选择软斑块进行观察,可以大大增加医患信心!另外我内服外结合香薰治疗效果不错,香药在这个平台上我已上架,八仙香散是也🍎
你再看看斑块大小和数量
从图像上看,清晰度不够,这种不规则形态,角度不同,测量误差比较大,强回声的粥样斑块改变比较困难,当然有效是肯定的。
强回声的破裂风险小,重点应该是低回声或混合型斑块,先解决最危险的因素。同时,彩超报告重点看内容描述,影像学对比的话肯定有误差,但一般不会差到1公分以上。
好的!🍎
前几次处方中用桂枝、肉桂是何用意?
温通经脉。
我发这样病例,有另一层意思。 某些攻击中医的人总是说中医的病案是在讲故事,毫无根据。作为现代中医,在治疗疾病是也应该重视现代的检查,以更加有力的证据回击攻击中医的人
愚见:首诊无关阴虚,何以鉴证,明明痰湿为患,昭然若日月,岂在象中否?
口干,大便干结,阴虚为次证。主病机主要矛盾在痰浊,次病机次要矛盾在阴虚。。
同张老师问,除了口干大便干还能从别的地方证明阴虚吗?
也有腿软无力
痰饮阻滞,也可以,舌脉也是痰饮。
痰浊,或者湿热的人也容易口干,但这类人的口干以舌苔厚腻或黄腻为主,不常见薄白。阴虚的病人可以出现淡红舌。
病已已,受教了。
咱中医看病,都是个人有个人的套路,前几年有一篇论文,讲上海中医药大学某医院13位专家对同一个病人的辨证都不近相同,但这些人按自己思路开方不一定没有效果。你可能觉得应该是痰湿,我可能觉得还有阴虚,我开的方子有效,你开的方子也许更好,仅此而已。
说的在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虽说都是中医,似乎有门派之见吧,我不排斥,尽管基本没遇到过这样的,但是必定还是有的。
西医也好,中医也好,都是根据各自理论对同一个疾病的描述,包括中医内部各个流派也是一样,只是通过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的描述,也许都有效果。 而且,对于病人本身来说,只求疗效,疗效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