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案例两则
胃癌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高居世界各种肿瘤病死率的第2位。目前手术、化疗仍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而中医药疗法是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药治疗胃癌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临床诊疗时应当如何思考?让我们通过两则医案跟随名老中医学习下胃癌治疗的大法吧!
胃癌属中医“反胃”“胃脘痛”“癥瘕”“积聚”等范畴。中医各家虽对胃癌病因病机认识各不相同,但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正虚邪积为胃癌的基本病机。痰、毒、瘀邪留结,阻碍中焦气机运行,脾胃升降失职,津液失于正常输布,血液失于正常运行,日久而形成本病。治疗上以扶正(调理脾胃、益气养阴)为主,佐以祛邪(解毒、化瘀、散结),并予以随证加减。中医药在改善癌前病变、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防止癌症的转移和复发等方面显示了明显的作用和优势。
张某,女,63岁。
【初诊】2012年6月30日。
主诉:胃癌术后1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1个月前因胃脘痛行电子胃镜检杳,提示“胃癌”,遂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胃体黏膜腺癌(T4N3M0)。已行1周期化疗,预计行6周期。刻下:胃脘痛时作,伴有胀气,早饱感,纳少,口干,大便干结,2~3日一解,需“开塞露”辅助通便,溲尚利;舌暗红,苔薄,脉细缓。
证型:气阴两虚,正虚邪恋。
治法:益气养阴,扶正解毒。
处方:黄芪30g,女贞子15g,灵芝30g,淮山药15g,夏枯草15g,白花蛇舌草30g,重楼10g,生晒参15g(另炖),白术15g,茯苓15g,柴胡10g,白芍10g,枳壳10g,甘草3g。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2013年1月10日。第6周期化疗结束。现胃脘无明显不适,食欲可,口不干,化疗期间无恶心、呕吐等化疗反应,但脱发明显,大便欠畅,需服中药辅助;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补中益气,调和脾胃。
处方:生晒参15g(另炖),白术10g,茯苓15g,黄芪15g,升麻6g,柴胡6g,当归10g,白芍10g,木香6g(后入),枳壳9g,甘草3g。日一剂,水煎服。
中成药:芪灵扶正清解颗粒,每次10g,每日3次。
【三诊】2014年12月9日。胃癌手术及化疗后2年半,坚持服用中药。胃镜复查提示:残胃炎(轻度)。现自觉易疲劳,余无不适,纳可,二便尚调,寐安;舌淡红,苔薄白根偏厚,脉弦细。
处方:生晒参15g(另炖),白术15g,茯苓15g,陈皮6g,法半夏6g,木香6g(后入),砂仁6g(后入),金蝉花10g,鸡内金10g,柴胡10g,白芍10g,枳壳10g,甘草3g。日一剂,水煎服。
医嘱:适当增加营养和参加体力活动。
【按语】本例患者老年女性,确诊为胃癌,行手术、化疗后,出现胃脘闷痛,考虑为手术、化疗损伤脾胃,胃气郁滞,不通则痛;脾胃虚弱,推动无力,故见便秘。证属脾胃亏虚,胃失和降。张景岳指出:“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初诊患者手术后将进行化疗,杜建教授以自硏扶正抑瘤方加味,其中扶正抑瘤方益气养阴以扶正气,补手术之气血损伤,佐以解毒化瘀散结以抑制肿瘤,补虚不忘健脾,攻邪不忘扶正,动静结合,补而不滞,攻而不伤,且此方有先后天之本并补之功,调理脾胃,滋补肝肾,提高正气以御邪气。加用夏枯草、白花蛇舌草、重楼清热解毒抗癌,并配以枳壳消食去积,生晒参、茯苓、白术健脾益气,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诸症好转,治疗守原方。二诊时第6周期化疗结束,脾胃气虚,中气不足,予以补中益气方加减,调理脾胃,升提中气,症状好转,同时继续守扶正抑瘤方加减。三诊时患者手术后已2年半,恢复良好,但仍有脾虚气滞之征,予以香砂六君丸为主方加减,益气健脾,和胃养胃。临证应注重辨证论治,随患者治疗的不同阶段、不同主证妙施良方,治本为主,标本同治。以补脾胃为主线,冀邪祛而正安。
病案2
郑某,男,76岁。
【初诊】2012年5月13日。
主诉:胃癌术后1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2012年4月初因胃痛行电子胃镜检查,提示“胃黏膜腺癌”,行胃大部切除术,拒做化疗。刻下:进食后肠鸣音亢进,少量纳食即有上腹部胀闷感,口干,稍感乏力,寐尚安,大便不成形,日行1次;舌红,中部有裂纹,苔少,脉弦细。
证型:气阴两虚,正虚邪留。
治法:益气养阴,扶正抑瘤。
处方:黄芪30g,女贞子15g,灵芝30g,淮山药15g,夏枯草15g,白花蛇舌草30g,生晒参15g(另炖),白术10g,茯苓15g,芡实15g,山楂15g,鸡内金10g,木香10g(后入),甘草3g。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2013年4月11日。胃癌术后1年。现纳少,伴食后胃脘胀,疲乏,寐尚安,二便尚调;舌红,有裂纹,少苔,脉弦。
治法:健脾益气,扶正抑瘤。
处方:生晒参15g(另炖),白术10g,茯苓15g,金蝉花10g,山楂15g,鸡内金15g,炒莱菔子15g,木香6g(后入),芡实10g,枳壳10g,甘草3g。日一剂,水煎服。
中成药:芪灵扶正清解颗粒,每次10g,每日3次。
【三诊】2014年4月7日。胃癌术后2年,持续服用中药。复查胃镜示:残胃炎(中度);反流性食管炎。现自觉疲乏,头晕,纳少,饭后腹闷,但无明显胀痛,寐尚安,大便偏干;舌暗红,有裂纹,苔薄白,脉沉缓。
治法:健脾益气,扶正抑瘤。
处方:生晒参15g(另炖),白术15g,茯苓15g,陈皮6g,法半夏6g,三棱10g,莪术10g,重楼15g,白花蛇舌草15g,金蝉花10g,神曲15g,枳实10g,甘草3g。日一剂,水煎服。
中成药:芪灵扶正清解颗粒,每次10g,每日3次。
【按语】本例患者为高龄男性,诊断为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因年高体弱,术后又气血大伤,脾胃运化无权,故见纳少,胃脘痞满,肠鸣音亢进,且其虚象明显,方用扶正抑瘤方加味。扶正抑瘤方具有健脾滋肾养肝之功,先后天并补,调理脾胃,滋补肝肾,以提高正气御邪之力。方中运用生晒参、茯苓、白术健脾养后天之本,黄芪、女贞子、灵芝、淮山药养阴补后天之本,并配以木香调气行血,夏枯草、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抗癌,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此方为治疗肿瘤之经典方药。二诊主证基本同前,故随症加减。三诊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故见疲乏、头晕,方用健脾益气为主,佐以三棱、莪术行气破血祛瘀,并能改善微循环,増强癌细胞的免疫原性。临证用药应注重保护正气,气血兼顾,攻补兼施,此为其精妙之处。此例三诊,步骤分明,宗古法而不拘古方,用药灵活,可供后辈医者借鉴学习之用。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会导致孩子肝气不舒 谢江强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会导致孩子肝气不舒除了前面提到的引起孩子肝气不舒的原因,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期盼也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的负担。这样下来,孩子的压力得不到任何疏解。这种压力会导致孩子肝气不舒。孩子服用五服药后,打嗝的问题就解决了。 -
中医治疗白塞氏综合征案例分析 崔国宁
经过详细检查和诊断,被确诊为白塞氏综合征。中医认为白塞氏综合征的发生与肝、肾、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需要指出的是,白塞氏综合征病情较为复杂,且容易反复发作。 -
摘掉厚眼镜 谢江强
摘掉厚眼镜培培妈带着培培和我们一同参加一个婚宴,看着长得很漂亮的培培却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小家伙自己也察觉到了,总想趁妈妈不注意把眼镜摘掉,可是妈妈看得严,就是不同意培培把眼镜摘掉。 -
“头痛难忍伴耳前疼痛5天,加重1天”案 宗琪
患者:冯某性别:女年龄:57岁初诊日期:2024年5月7日主诉:右耳前及右侧头痛5天。5月13日回访:述疼痛大好转,只是偶尔有些疼痛,大便日一行。5月29日回访:述诸证病愈无其他合适。 -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验案 宗琪
诊断:头痛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7剂+大椎局部血络刺血拔罐方组:柴胡60g法半夏2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肉桂20g赤芍20g生姜20g(切)制附片15g仙鹤草60g葛根60g川芎20g大枣6个(擘)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 -
针灸治疗手抖 潘洪波
总的来说,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手抖的目的。当然,针灸疗法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
中医 李华歆
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 -
经方实验录之胆囊切除术后诸症 张宝华
一老年女性住院患者。既往有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胃炎等病史多年,因其结石较大,经手术后取出结石数枚。术后腹痛,腹泻,日十于次,不欲饮水,面舌脉等可征其为太阴病兼血淤。 -
焦虑抑郁患者的疼痛问题不容易解决,患者家属能起关键作用 于军
女,71岁,4月12日首诊的主诉是:“右侧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疼痛6周”。患者疼痛剧烈,口服止痛药效果不好,因既往就有焦虑、失眠,得带状疱疹后就更严重了。三诊时患者说疼痛范围小点了,颞侧不太疼了。所以,在治疗焦虑抑郁患者的疼痛问题时,患者家属能起关键作用。 -
那并不通畅的心路 谢江强
那并不通畅的心路刘大爷最近犯了难,因为老爷子近来常常感到心慌气短,胸口憋得慌。正好小区里组织体检,这一查不要紧,体检的医生告诉刘大爷他得了冠心病。体质不同,患冠心病的原因也不会一模一样。
最新文章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大都脾胃虚弱(二) 李娟
咱们分享了一期,关于孩子脾胃虚弱的问题,浏览量及反馈都很高涨。或者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中药介入调理体质。此时,就怕孩子病后初愈的喂养错了。
-
减肥茶饮方 陈鹏
-
小儿常见病的经验方及治疗 曹雪盼
发病年龄以学龄期儿童居多,男孩多于女孩,发病率约5%。遗尿自除小儿哮喘哮喘是在气道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
经方加偏方治愈感冒后咳嗽半月案 宗琪
患者:王某某性别:女年龄:67岁初诊日期:2023年11月18日主诉:感冒后咳嗽半月余。12月2日患者电话告知:咳嗽已愈。《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
补足气血百病消 谢江强
所以,对女性而言养血是至关重要的,养血不光要补血,还要行血。因为只有血行才会推动气行,这样气血才会调和,阴阳才会平衡。叶女士吃了一个多月的膏药后,面色明显变得红润有光泽,而且面斑也少了。调味药:桂圆肉100克、荆花蜜100克、黄酒300毫升。
-
胃脘痛小记 张宝华
胃脘痛一、症状胃脘痛通常以中上腹部的疼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恶心、呕吐、胃酸过多、胃胀、嗳气等症状。
-
经方治疗咳嗽2例(丹栀逍遥散,白虎加参汤) 姚金虎
麻黄加术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头痛1例,1剂即汗出热退。白虎加参汤治疗感冒咳嗽汗出1例,4剂后汗止咳消。麻黄加术汤跟丹栀逍遥散治疗外感病,一则从本脏论治,一则从五行相克理论治疗,不再赘述。
-
现代中医治疗心悸小记 张宝华
同时,中医治疗心悸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中医治疗心悸的临床案例表明,中医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心悸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
登桐君山感怀 陈鹏
文/陈鹏医生古医医心不医人,宁使架上药生尘。今医医身不医心,药贵且滥效不神。我愿化做天地炉,扁鹊华佗齐附身。遍行君医与佐使,先从老弱冻馁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