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心得
学习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心得体会
临床8年后重新学习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跟之前相比,收获很多,就像王老师教导我们一样,经典要经常读,常读常新。自建国以后,我们中医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辨证论治,但近些年来有医家提出了要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殊不知早在2000多年前仲景先师就提出了辨病脉证并治,这也就可以理解“读完《伤寒杂病论》就可以看病了”是什么意思了,就知道为什么张仲景被后代医家尊称为医圣了,毕竟一千个后来者不如第一个开拓者。《内经》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而第一篇实则是把神圣工巧具体化: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色鲜明者有留饮,息摇肩者······肺痿吐沫,可视为望诊也,病人语声寂寂然喜惊呼者······头中病,吸而数一段可视为闻诊也,寸口脉动者一段,病人脉浮者在前一段,寸脉沉大而滑一段,可时为切诊,至若问诊,譬如浸淫疮一段、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一段,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一段可视之。第一篇亦把八纲辨证融入于其中。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一段,乃是辨虚实也。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一段,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一段,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一段,即是辨表里,阳病十八一段既是辨阴阳,又是辨寒热。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一段,夫病痼疾加以卒病一段,乃是辨标本缓急也。个人认为一个医家只要好好遵循四诊合参,八纲辨证,标本缓急之法,虽不能尽愈诸病,亦可治愈十之五六了。“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尤怡曰:无形之邪,人结于脏,必有所据,水、血、痰、食,皆邪薮也。如渴者,水与热得,而热结在水,故与猪苓汤利其水,而热亦除,若有食者,食与热得,而热结在食,则宜承气汤下其实,而热亦去,若无所得,则无形之邪,岂攻法所能去哉。在泾此释深得我心。
第二:听张师兄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段,然后其演绎出见肾之病,知肾传心,当先先实心,肾虚补用咸,助用酸,益用焦苦。忽然觉得自己之前之学习甚为孟浪,对于余脏准此一嘴读过,未曾演绎他脏。仅仅提出“见脾之病,知肝乘脾,当先疏肝”,用方升阳益胃汤是也,痛泻药方是也。关于见肾之病,知肾传心,实则在临床上很常见,尤其是心血管科,即水凌心肺也。我想在以后临床中,在用真武汤的时候应该加入温通心阳之桂枝等药。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提示我们不是一见肝病就要去实脾的,实脾的前提是脾不旺。临床中肝病实证,兼有脾虚,我会用逍遥散,单纯实证,会选用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汤,肝虚证用乌梅丸。至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有大小泻肝汤、大小补肝汤,亦可参考之。厥阳独行者,此为有阳无阴,个人认为是阴阳离决,阴下竭,阳上厥之意。第三:张师兄提出的乙癸同源,用滋水涵木法可以治疗肝虚,但随后提出此补土制水导致水不涵木,木何以自愈的问题,个人认为尤怡的解释可解开张师兄的疑惑。刚才在重抄第一篇,孟然兄,你们提出来的那个问题,似乎又有了新答案,你提出来的想不通补肝为何要通过补土以制水来实现!其实不然,补肝的主要手段并不是通过补土制水来实现的,原文当中已经言明,夫肝之病,补用酸(主要手段),助用焦苦(次要手段),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次次要手段),有点像补肝用君酸臣焦苦佐甘味的味道,而你关注的脾能伤肾那一段,其实只是解释佐药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那一句,并不能解释补用酸,助用焦苦那一整段!所以就会存在疑虑了!
肝实如何治?张师兄提出来的实则泻其子,一般好像不用在肝肾上,因为传统中医看来,肾就无实证。再者,肝实,实则泻其子,应该是泻心嘛,不应该是泻肾,泻用苦是对的,补才用咸,咸入肾,虚则补其母嘛。肝实需不需要实土,是要看脾旺不旺 的,如果脾旺则不需要实脾,脾虚才需要实脾。至于药物五味的选择,就只能依据本经或者中药课本上来选择了。
2024年9月10日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从六经辨证角度分析癃闭对应方剂 崔国宁
从六经辨证角度分析癃闭,有助于准确判断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临床治疗癃闭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六经辨证,准确选方用药,以提高疗效。 -
伤寒论七十三条(一) 张宝华
七十二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他这个本来是无汗的伤寒证,经过发汗现“汗出而渴者”,也就是表不解而烦渴这个症候,这都是一脉相承下来的,就是有小便不利嘛,所以还得用这个五苓散来治,“五苓散主之”嘛。 -
伤寒论第六十五条(一) 张宝华
六十五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擘)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认为奔豚病皆从惊恐得之。 -
下乡病例-腹痛,身热 马亮
患者4天前开始出现右下腹疼痛,间断发作,每次腹痛时可解少量大便,质稀,无发热,非转移性右下腹痛,无明显口苦口干,纳欠佳,小便可,舌暗红,苔白,脉弦滑。右下腹压之痛加重,放手无反跳痛。中腹、左腹亦有痛,但不甚明显。 -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八条之我见(三) 张宝华
这是先师观其脉证的结果。接下来说“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这是虚衰的状态,“脉微细”是其脉应,这是正应。 -
少年咳嗽多汗案。 李高勤
主诉:多汗多年,咳嗽1周。用桂枝汤加五味子,和营卫,止咳,生津,加牡蛎引阳入阴。 -
月经不调效案两则(杨文豪原创医案) 杨文豪
嘱患者经期继续服完7剂后,视下次月经情况,再行复诊。更有意思的是,部分患者,只有先解决其他伴随症状,才能解决月经不调问题。修改于2024年09月01日 -
小青龙汤治疗反复咳嗽医案 张训景
薛*,女,34岁,2023.09.21初诊主诉:反复发作咳嗽7年,再发半月。夜间平躺及晨起咳嗽明显。半月前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症状。2付咳嗽基本消失。2023.10.11复诊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 -
失眠 李华歆
小编日常出门诊时会遇到很多人“失眠”的患者,有的人是入睡很困难,有的人是睡了一会就醒了,醒了就不容易再睡,也有的人是虽然能睡着,睡得时间也够用,但是梦多的跟过电影一样,非常刺激,第二天醒了觉得自己跟没睡一样! -
御医 李华歆
所以还是少说话为妙,古代御医遇到有诊疗需要的“皇亲国戚”时也是非常头疼,有的人干脆会直接花钱贿赂患者身边的丫鬟太监啥的,毕竟他们天天接触患者,对他们的症状是非常了解,所以只能花钱消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最新文章
-
膏方有何特点和神奇功效 谢江强
膏方有何特点和神奇功效膏方最大的特点是因人处方、辨证论治、对症下药、综合调理、针对性强、非一般补品可比。临床定制膏方,一人一方,针对性强,疗效稳定。膏方药性和缓而且持久,对于各种虚证有独特功效。
-
小儿医案二则(1) 王建飞
小儿案一:2023年11月26日胡某,女,10岁,初诊。处方:蜜麻黄6g生桂枝10g炙甘草10g苦杏仁10g桔梗15g橘络5g生石膏15g生姜10g大枣10g5剂代煎。于昨日洗澡洗头后症状又再次加重,发热。小儿案二:2023年11月26日钮某,男,11岁,
-
现代视角下的麦门冬汤 张宝华
麦门冬汤,出自《伤寒杂病论》。类别传统中药方剂方歌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火,益胃生津宜煎烹。组成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主治1.虚热肺痿证。肺受燥热所伤,津液难生而为痰浊凝聚于上焦。
-
柴芩温胆汤治疗焦虑重症之痰火扰心 缴秀珍
而温胆汤具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的功效柴芩温胆汤主要用于治疗素有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呕吐酸水、不思饮食等症状,以及慢性胆囊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属胆郁痰扰证者。中药名方菖蒲郁金汤在治疗很多疾病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
养生延命医患需读 彭功伟
故圣人春夏养阳之语生焉。不相得,则所怨遂起,散为流寇,图增其患。是故疗疾养病者,于此尤需多加留意。尚有房事之忌,患家不可轻心。此服一剂,彼服十丸,非但医者有怨,自身命亦多损,亦医家之不治也。
-
脉法新悟(八) 陈玉佳
案30:农民潘左,耕作弯腰,致腰椎间盘突出,右侧腰臀及下肢酸痛,服独活寄生汤,寡效。后经整脊推拿,症状加重,右下肢刺痛麻木,为火烧样刺痛,已不能屈膝行走,小便短黄。医案来自《六指擒龙脉法》,经删减。
-
脉法新悟(一) 陈玉佳
中医四诊,“望诊”最神,而“脉诊”最难,“问诊”最实用,“闻诊”作用最有限,我称之为“四最”。针灸、推拿、牵引均无效。前医开补中益气汤、生脉饮亦无效。“闻诊”之用,无异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又只见一斑。此病案,实在是展示脉象之理,望诸位自行体悟,以求长进。
-
阳痿早泄不用急,疏肝助阳可调理 谢江强
阳痿早泄不用急,疏肝助阳可调理46岁的金先生主要因为性生活不协调,有早泄的困扰,而来找我看病。我给他开了疏肝助阳膏。
-
颈肩疼痛难忍,经方治疗效佳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60岁初诊日期:2023年11月24日主诉:颈肩皱紧不适多年,怕凉,双膝凉。
-
常备归母消瘿膏 谢江强
常备归母消瘿膏,防治甲亢有奇效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是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简称甲亢,俗称“大脖子病”。
感谢分享
学习
感谢分享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了
学习了
感谢分享👍
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