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方设法,解除舌咽神经痛患者的苦恼(有更新)

2024.04.16 604阅读 评论数 1 3
    今天的这个患者,来自甘肃平凉,女,62岁,主诉是“右侧舌根疼痛3月”,曾在某顶级医院疼痛科(前任全国疼痛学会主委单位)某副教授确诊为“舌咽神经痛”,嘱口服卡马西平,并开具局部麻醉药,让患者家属涂抹患处。

    患者女儿告诉我,她用棉签蘸取这个麻药后,涂到患者右侧舌根附近,从此后患者疼痛加剧。

    卡马西平每日已吃至三片,头晕、恶心等副作用都已很重了,但疼痛未见缓解。

    现疼痛已牵涉至右耳旁、眶周、面颊,吞咽时加重,近4天,患者已不敢喝水、吃饭了,没有办法,只能来看中医了。

    舌咽神经痛,临床上并不少见,我多用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效果还不错。

    这位患者疼痛剧烈,饭都吃不成,水都喝不了,当下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扎针了。


  颈部右侧,先扎了两针,让她吞咽,疼痛减轻了。

    再扎一针,患者女儿让患者喝水。患者敢喝了,连喝了好几口,看来真是渴坏了。她说,喝水时诱发的疼痛也轻了。

    扎完第四针,疼痛程度又轻了后,给患者开了7付中药。

    舌咽神经痛是在在舌咽神经解剖分布范围内(舌根部、咽喉部、扁桃体窝、下颌角、耳深部及乳突)出现的突发、剧烈、短暂且复发的神经性疼痛,由刺激区域内的“扳机点”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中药治疗、针刺治疗都对舌咽神经痛的早期疼痛发作,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能针药结合的医生不多,因耗时、耗力,操作还有难度,不如开止痛药省事,也不如微创手术有成就感。

    想方设法,用最适宜的技术去解决患者的苦恼,是我的目标。

    患者女婿说,早日找你看病,就不受这么多罪了。我说,现在找到也不算太晚。

    多写小作文,多发小作文,让更多的人能找到我。  
   今天(4月17日)患者又来了。她女婿告诉我,前天扎完针后,卡马西平再没吃,疼痛轻了,能吃饭了,今天再来扎扎针。

    疼痛轻了,听着患者今天说话也清楚了。

    患者的笑容,是对医生最高的褒奖。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于军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论“咳嗽2周加重伴发热2天”案 宗琪

    患者:吕某某性别:男年龄:21岁初诊日期:2024年3月13日主诉:咳嗽2周加重伴发热2天。

  • 通管配合中药调理不孕,一个月后怀孕现已顺利生产 李文选

    医案:许某某,女,32岁,经人介绍于2023.4.25就诊于我处,已孕有一女,已两周多,因输卵管堵塞,2月份有到医院疏通。目前有湿疹,大小便正常睡眠正常,舌下有瘀曲,脉涩。采用中医药人工周期序贯疗法调经助孕妇,摘出两个处方,处方如下经调理现已顺利生产

  • 厌食 谢江强

    造成厌食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喂养不当以及儿童自身不良的饮食习惯。中医学认为,小儿厌食病在脾胃。小儿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之无味,多食或强迫进食后出现脘腹饱胀感,胸脘部憋闷感,频频打嗝,形体偏瘦,面色欠佳,精神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尚有力。

  • 心悸的医案整理1 谢江强

    医案100韩某,女,75岁。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1煎。以归脾汤补气养血,健脾养心。医案101朱某,女,62岁。数月后,又至省城某三甲医院复查,双侧颈动脉未见斑块。

  • 泄泻、便秘、肠风医案整理1 谢江强

    泄泻、便秘、肠风医案整理1泄泻、便秘、肠风医案63周某,女,53岁。复诊诉,服药一半病瘳。理、法、方、药一线贯穿,故药服两剂病瘳。医案64唐某,女,65岁。现病史:大便溏而排便不爽3年,排便1天3次。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7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7医案52朱某,女,25岁。健胃消食口服液,1次服10mL,1日服3次,连服20天。故以归脾丸健脾养心治本,健胃消食口服液消胀治标。医案53陈某,女,71岁。医案54严某,女,35岁。疏其肝,则胃气和,而嘈杂释。

  • 视疲劳的中医解释 谢江强

    中医称之为“肝劳”。视疲劳若长期得不到改善,会引起视力下降,甚至提前出现老花眼等,严重的还会引发各种眼部疾病。如果视疲劳长期存在、无法得到改善,病情加重,甚至会引发干眼症、青光眼等严重眼部疾患。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咳、哮、喘医案整理2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2医案7卞某,男,75岁。方中紫苏叶、干姜、柴胡、麻黄疏散风寒,杏仁、桔梗、甘草宣肺化痰止咳,陈皮、枳壳、半夏、白茯苓理气燥湿化痰,太子参扶助正气。医案9张某,女,57岁。咳为肺病症状,然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 脉法新悟(十一) 陈玉佳

    案:刁右,33岁。鼻腔奇痒、刺激不适已4月,鼻咽镜见黏膜充血。案:易右,50岁。外院诊断副鼻窦炎,平素性躁急易怒。经专科检查为鼻炎和副鼻窦炎。医案来自《张西俭脉论脉案》,经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