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调中三药

2023.12.15 902阅读 评论数 4 20
论调中三药
读傅青主的书,研究傅青主的方子,发现此人善用白术和山药这个对药,是燥润相济的典范,说明傅氏治病首重调中的学术特点,这有点像张景岳调肾的思路,注意是调而不是补,调是阴阳兼顾的意思。白术针对脾阳,以其温燥顺应脾之喜燥恶湿主升;山药针对胃阴,以其甘润顺应胃之喜润恶燥主降。后来发现张锡纯也酷爱这个药对,只不过张锡纯做了进一步发挥,比傅青主多了一味鸡内金,笔者称之为调中三药,这是一个角药,三者搭配如同水壶烧水,白术是火,山药是水,而鸡内金就是那个跳动的壶盖,白术和山药是静药,鸡内金是动药,如此动静结合,燥润相济,阴阳兼顾,升降搭配,补泻相合,扶正祛邪,温而不燥,滋而不腻,补而不滞,守中而御四方,岂不妙哉!
张锡纯用白术配伍鸡内金,谓之健脾化痰丸,一静一动,一补一通,研细末做蜜丸治疗脾虚不运化水谷而廉于饮食,治疗脾虚不运化水湿而聚湿成痰,且久服可消融腹中一切积聚;张锡纯用这个角药加牛蒡子和元参,谓之资生汤,治疗阴虚而纳差咳嗽者,笔者理解为滋生汤,以这个角药为基础进行分析,第一组以白术和鸡内金为代表,治疗纳差的;第二组以山药为代表滋阴的,张锡纯给它找了元参这一个帮手;第三组以牛蒡子为代表,治疗咳嗽的。

张锡纯用这个角药加知母、天花粉、三棱、莪术、人参和黄芪,谓之理冲汤,治疗妇科癥瘕积聚而纳差者。重点看一下理冲汤的方药组成,依然采用三分法以方测证,这也是角药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方剂中的《三国演义》,还是以这个角药为基础分析说明。第一组是以白术为代表的补气药,张锡纯给它找了人参和黄芪这两个帮手,正好是补中益气汤的一半,歌诀为补中益气芪术参;第二组是以山药为代表的滋阴药,张锡纯依然给它找了知母和天花粉这两个帮手;第三组是以鸡内金为代表的化瘀消癥药,张锡纯还是给它找了三棱和莪术这两个帮手。看一看,一个角药,每组三个药,还是一组角药,一共9味药。

然后再看一看他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玉液汤,还是以这个角药分三组来说明,在第一组的三个药物中只取黄芪补气;第二组的三个药物全部保留,张锡纯还给它找了葛根和五味子这二个帮手,毫无疑问极大地增强了滋阴的力量;第三组的三个药物只取少量的鸡内金,如此组合可见以滋阴为主补气为辅,这样一个治疗癥瘕积聚脾虚的妇科方经张锡纯妙手化裁摇身一变成了治疗一个治疗气阴两虚的消渴方,能不佩服张锡纯的奇思妙想吗?笔者还是送上自己的膝盖吧!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夏耀飞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十二指肠溃疡黑便案。 李高勤

    李某,男,35岁。主诉:胃胀、不消化1年,发现十二指肠溃疡半年。偶尔头晕,胃部胀痛,有顶着胃的感觉,有时候饿了也痛。[检查]胃肠镜:慢性胃炎伴糜烂,十二指肠溃疡A2期。

  • 月经量少中医教你怎么办? 白成振

    月经量少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中,经血量较正常情况明显减少的现象。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月经量少,中医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在治疗月经量少时,除了考虑中医治疗方法外,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缓解精神压力、避免滥用药物等。

  • 中医临床治疗淋巴结肿大用方经验总结 崔国宁

    淋巴结肿大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在治疗淋巴结肿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认为,淋巴结肿大主要与湿热、瘀血、气滞等病机有关。

  • 便秘了吗?先清肝化痰吧 谢江强

    先清肝化痰吧有一次,我在医院大厅看到一位男子吵吵嚷嚷着请大家排好队,别影响到其他人挂号。该男子姓张,39岁。我又从睡觉、吃饭、小便、胃脘的感觉等方面问了问张先生有无其他的症状。

  • 脂肪肝没什么大不了,吃膏慢调脂消 谢江强

    脂肪肝没什么大不了,吃膏慢调脂肪消46岁的曹先生,过着每天都要应酬、开会的日子已经将近两年了。肥胖、过量饮酒、糖尿病是形成脂肪肝的三大主要病因。

  • 胃癌术后医案 刘娟

    2023-10-15患者张某,男,70岁,既往有胃癌手术史2年,2023年10月胃镜病理报告示:(窦小)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轻度,伴轻度急性活动。嘱患者胃癌手术后,目前情况可,定期复查胃镜。方以橘皮竹茹汤合连苏饮加减。连苏饮与姜半夏合用燥湿化浊,

  • 轻松应对百病之源 谢江强

    轻松应对百病之源:免疫力低下的调养方法患儿元元(化名)自从上幼儿园之后,只要园里一有孩子感冒,他就肯定会被传染。随访3个月,孩子都没有再因幼儿园中其他孩子的传染而患上感冒。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 浅谈感冒千古第一方桂枝汤 王飞

    桂枝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万方之祖、群芳之冠"之称,也被称为"食疗第一方"。一天,有三个患伤风感冒的人来看病,叔叔都给开了桂枝汤。作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感冒千古第一方的桂枝汤。

  •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汤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首先,这个方子是“桂枝去芍药汤”和“麻黄细辛附子汤”的合体,《伤寒论》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 桂枝甘草汤 李华歆

    仲景告诉我们此时可以用“桂枝甘草汤”治疗!再看看“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汤桂枝(去皮)四两甘草(炙)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桂枝麻黄各半汤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