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陷祛瘀汤 升陷祛瘀汤为当代国家级名老中医史载祥教授

2020.10.31 3阅读 评论数 0 3
:升陷祛瘀汤


升陷祛瘀汤为当代国家级名老中医史载祥教授的协定方,


方由黄芪、知母、党参、桔梗、升麻、柴胡、山茱萸、益母草.三棱、莪术等药物组成,


用于治疗大气下陷血瘀证。“每遇气分不舒之证,先存大气下陷设想。”不管何病,若确系大气下陷之证,投与升陷祛瘀汤加减,屡获良效。附例升陷汤加味治郁证一则。


典型病例:


  患者,女,42 岁。教师。2013年 6 月 28日初诊:自觉呼吸短气,胸闷绵绵,时轻时重,咽中似有物梗,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每遇情志抑郁或劳累而加重。心烦,懒食,嗜卧,小便清,大便偏软。曾四处求医,疗效不佳。切其脉左部弦、右部寸关皆沉而无力,观其舌质暗红有斑点微有齿痕、苔薄白。既往病史:农活劳累汗出受凉而得温病,见高热咳喘,延西医诊治,诸症解,但留此症。是证乃大气下陷兼气分郁结,而医者屡用辛香行气之品则使大气更伤,气虚而痰瘀生,聚而不化,治当补大气而理郁化痰祛瘀,仿升陷祛瘀汤立方。


处方:生黄芪30g ,知母15g ,柴胡6g、桔梗6g,升麻3g ,山萸肉15g、三棱10g、莪术10g、白芍15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党参10g、白术10g,炙甘草6g 。药服5剂,诸症豁然。


体会:


实证之郁与众不同,初必大气虚与肝气郁并存,然医者重其胸闷、喉间如有物梗之肝郁,而未见其呼吸短气、懒食、嗜卧之胸中大气不足之象,治则一味辛香疏肝,而忽视升补下陷之大气,致使肝郁未见条达,而大气反而大伤。笔者重在大气下陷之辨,以升陷祛瘀汤加味,大补大气,气足则痰化瘀解,进而肝气条达,而病自愈。因其家境贫困,肝气素弱,加之患病不能劳力,其肝胆之中必多起急火,其心烦、左脉弦而兼硬是此明证,故方选山萸肉、白芍以补肝柔肝,其中白芍味苦、气微寒、性凉善泻肝胆之热。因其病情缠绵,精神倍受困扰,故方加生龙骨、生牡蛎以去烦热、镇静安神、软坚化痰。《金匮要略》中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方选党参、白术以补脾,助运化,绝生痰之源。


小结:


大气下陷之证,临床实甚多见,但其往往合并其他症状出现,易于混淆不清。如久病气虚,大怒之后惊慌失措,虚喘之证往往出现气短不足以息者,妇女崩漏不止,以此汤加减均有显效。大气者,即胸中之宗气,《灵枢·邪客》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故大气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心肺功能的调节上,大气失常则心脉不畅,肺气失于宣肃。《灵枢·刺节真邪》曰:“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表明大气正常是气血运行通畅的必备条件。正如喻嘉言《医门法律》说:“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之大气,斡旋其间”。充分说明大气在人的机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林文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脐针三针用法笔记 丁宁

  • 脐针入门 丁宁

  • 推拿治疗颈椎病给我的记忆 刘艳兵

    现在我时常帮朋友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疼,疗效也很棒。作为一名普通的医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总结前人的经验,积累经验,提升疗效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

  • 针灸治疗小儿泄泻 刘剑锋

    附方《万病回春》小儿泄泻:泄泻者,乳食伤脾也。小儿常患伤食,服之立愈。

  • 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症 刘剑锋

    后世医家对小儿遗尿大多认为是肾与膀胱虚冷所致。鸡悂胵散,治小儿遗尿。桂肝丸,治小儿睡中遗尿不自去者。《验方大全》甘草小茴香治小儿遗尿症。我师傅传下治疗小儿尿床方。

  • 针灸治疗痄腮 刘剑锋

    以发热,耳下腮部漫部漫肿疼痛为其临床主要特征。《针灸资生经》少商治腮颔肿。《中国针灸学》痄腮:风池,大杼,曲池,天井,外关,合谷,液门。本人用这放法治疗我孩子腮腺炎及小孩腮腺炎多名,效果特别好。

  • 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症 刘剑锋

    本病多见于1~5岁的小儿,尤以6个月~2岁者为最多,学龄儿童及成人亦可发生。根据其发病季节及临床证候的表现,在麻痹前期属温病范畴,后期则属于"软脚温","痿症","痿躄","小儿中风"符病证。主治小儿麻痹(痿症)。

  • 针灸治疗阴挺 刘剑锋

    前者为子宫脱垂,后者为阴道壁膨出,统称"阴挺",又称"阴菌","阴脱"。阴道壁膨出,阴道内肿瘤,囊肿等,可通过妇科及其他检查明确诊断。《杂病歌》阴挺出者曲泉焦,照海,大敦共三穴。《针灸大成》阴挺出:太冲,少府,照海,曲泉。

  • 针灸治疗妇人产后血晕 刘剑锋

    接讲针灸治疗妇人产后血晕。《针灸大成》产后血晕不识人:支沟,三里,三阴交。

  • 肩痹虚实两证,对于针灸取手太阳小肠经穴的探讨 刘涛平

    小肠主液,当骨骼关节失于小肠之液的濡养时,则肩臂屈伸不用,弛缓不收或疼痛,对此诸症,可用小经穴治疗。本组穴共奏补虚益气,通经活络,调血理气之功。取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相关方剂文章

  • 八味除烦汤加小陷胸汤治疗胃脘嘈杂疼痛 林文强

    八味除烦汤加小陷胸汤治疗胃脘嘈杂疼痛主诉:胃脘嘈杂难受前来就诊。胃脘嘈杂难受,不能表达的难受,胃脘隐隐作痛,伴有烧灼,不嗳气,强迫嗳气很舒服,咽喉有异物感,口不干,口不苦,二便正常。

  • 在治疗不孕症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应诊中深有感触 林文强

    在治疗无排卵不孕症中常用的两个方剂——益五合方和促排卵汤。1方剂介绍1.1益五合方在治疗不孕症中特别强调肾的主宰作用。无排卵不孕症的患者,临床上常见月经后期或闭经,月经量少,甚则稀发,经色淡红。其丈夫精子检查正常。

  • 方剂针灸处方 李坚

    很久以前收集的一份有意思的配穴处方,特此分享,希望对各师兄及老师有所助益。

  • 【行医故事】医者心有千千结 于云

    耳闻已注射鲁米那、冬眠灵等镇静解痉药,却未见效。此病此景已过四十余年,却心有千千结,"开锁法"不解其中奥秘,也无文本记录,以后也从未遇此病症。两条经文皆有类似之症,有主方治之。目前"医之所病,病道少",在悬壶行医的路上,病者病去才是医者的快乐!

相关医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