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七十二条(一)

2024.11.05 285阅读 评论数 2 6
七十二条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你看这条文是越来越更简单了,真不好理解呀!其实这也是根据前一条来的。他这个本来是无汗的伤寒证,经过发汗现“汗出而渴者”,也就是表不解而烦渴这个症候,这都是一脉相承下来的,就是有小便不利嘛,所以还得用这个五苓散来治,“五苓散主之”嘛。

这个书咱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会发现他前详后简,只要是前面详细的说了,后面基本上就是简化,就不重复再说了,因此不来回的走几遭,你就发懵。这条你就得看前面的阐释,要是没有这前面的详细阐释,就仅凭“伤寒,汗出而渴”,就用“五苓散主之”,岂不闭门造车啦!那成啥了,天方夜谭似的。那么紧跟着说“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要是前面的支撑,这都都不像话,得有根有据,实事求是,否则立不住脚嘛。

那么这一段他把五苓散与茯苓甘草汤一并提出来了,先生的意思教我们鉴别,怎么鉴别呢?单单就这两个方剂而言,主在渴与不渴的关系上。根据前面的说法,仍然有脉浮、小便不利而渴者,那个是五苓散证,得用五苓散;那么上证要是不渴的话,可以给茯苓甘草汤,这样鉴别就可以了。

咱们看看这个茯苓甘草汤,他也是桂枝甘草汤的加味方,加了茯苓和生姜。茯苓咱们这个版本的条文用是二两,在《玉函经》他是三两。这个量哪个合理呢?这个方剂在厥阴篇里头还有这么一段,他说“伤寒,厥而心下悸”,应该给与茯苓甘草汤,不然的话,“水气入胃,必做利也”。这个所以然是为啥呢?这里既有桂枝,又有生姜,水气冲逆,这个水合“气冲的气”往上,逆满于心下而心下悸,心下指胃口这块儿。水和气都往上来,甚至于这个人要呕的,因此他心下悸,胃口这块儿他悸动,他会跳跳的。那么这个心下悸等在这段他都没明说,这段的主要精神所在,就是为了说明五苓散与茯苓甘草汤的鉴别点,这个鉴别的重点在渴与不渴这个上面。那么我们用茯苓甘草汤,只是不渴就用它,那是不对的,茯苓甘草汤证主要得有心下悸,气冲,心下悸,或者有呕逆,方中有生姜嘛,而小便不利,也得有小便不利,我们才能用茯苓甘草汤。不渴,你看茯苓甘草汤里没有猪苓,同时他利尿的作用较五苓散差多了,因为它的影响达不到消渴那种程度上。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肺脓肿案一则 宁松云

    按现代医学治疗,急性肺脓肿的治疗周期一般为4-6周,但该患者在中医的介入下,1周不到诸症明显改善,肺脓肿吸收大半,可见祖国医学之魅力!

  • 自拟方疗手蜕皮案 张宝华

    案后语药后反馈:手蜕皮,大便臭等诸症显减,舌略红,苔白,首诊方续服之。本案患者乃长期饮食不节制,嗜食肥甘至中焦蕴生湿热,扰及四末而发手蜕皮之症。

  • 愿我们的孩子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高”人一等 李娟

    经常给孩子做的家长都知道,孩子脾胃好了,免疫力提高了,每年的春天,个子都会比同龄人高一截。

  • 初步认识痔疮 张宝华

    二、中医对痔疮的认识中医认为痔疮的病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引起痔疮;二是肝脾失调,湿热内生,下注肛门;三是久病在床,气滞血瘀。

  • 紫参汤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紫参汤!《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下利,肺(腹)痛,紫参汤主之。紫参汤紫参半斤甘草三两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

  • 精。 陈鹏

    精少则病精尽则亡

  • 肺部疾病的膏方调理心得1 谢江强

    肺部疾病的膏方调理心得11.止咳梨膏:痰热郁肺型验方。兑适量蜂蜜和白糖,煎熬收膏,冷却后放入瓶中备用。

  • 经方实验录之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 张宝华

    一老年男性住院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真菌感染。住院医师考虑其肺纤维化,肺部感染,呼吸衰竭,高年体弱,预后不良,舌光镜,舌中隐黑,中医看来亦是认为正虚邪实,病情在进展中,预后堪忧。

  • 搜索性欲减退 谢江强

    性欲减退除少数是器质性疾病、炎症所引起的之外,大多数属于亚健康状态。多数妇女在妊娠期间性欲有些减退。实验研究表明,性欲减退的女性,其焦虑、抑郁、偏执和敌意均明显高于男性,焦虑和愤怒能直接抑制性欲。

  • 咳、哮、喘医案整理5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5医案16顾某,女,53岁。药后病情缓解,继以上方20剂调理之。医案17刘某,女,40岁。主诉:哮喘时轻时重15年。前后五诊,停药观察,随访1年,无大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