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达脉】

2022.08.03 388阅读 评论数 0 8

【开生门】即【神阙】左旁开0.5cm再上0.5cm

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与【命门旁】遥相乎应,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古人称其为“生门”。

【神阙•达脉】是人体元气的根本,它向内连着人身的真气真阳,大补阳气。

任、带、冲三脉通过与此,联系五脏六腑

各部气血阴阳发生异常变化,可通过剌激【神•达】来调和全身,达到目的!

【中医脐属脾】

对阳不足,消化差、四肢凉之男科、妇科等/生殖系疾病都有一定的防治。

脐通五脏,真气往来之门故曰神阙,通腑走脏曰:达脉!

有人中风不省人事,经验丰富的中医,会灸这个穴【急救】

点按“神达”穴养生,不失为一个长寿、健康、救命、减肥的好方法。

常按达脉让生门之火,源源燃烧,调整脏腑、平衡阴阳,温暖身体命脉。

现代人很多疾病都源于阳气、元气的衰弱,如肠胃功能衰退,精神萎靡不振,男女性功能不调。

常揉神•达.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

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1、点脐使人长寿、健康、救命、减肥法,这一方法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2、大道至简,点脐就是大道。道理很深,圣人可解;方法很简,人人可学。

3、点:男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双手拇指点:左达右脐,向下按而应指。

女右手达脉,左手脐上,应指下点,对脐眼不动,以脐为中心。

4、点时轻浮,觉腹中一团火,暖腹腔,精神内守,松静自然。

秘传口诀:

我命由我不由天,精神内守顺自然。

真言七字一句终,骨孔关冲妙穴中。

左右承山诊关键,世医不肖吾独观。

5.睡功:或躺或坐,舌顶上腭,手心向下,想脚下无限远,放松闭眼。

时间可由5分钟慢慢延长…最后搓手搓脸。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武邵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桂枝汤类方二十三 韦秋凤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生姜三两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因为汗孔打开了,就不需要再用麻黄类方猛发汗了,而应该用桂枝类方。方用茯苓甘草汤,即茯苓桂枝甘草生姜汤。

  • 猪苓泽泻白术药解 韦秋凤

    五脏痞满,水湿互结于五脏胸胁成痞而满,泽泻清热利湿除痞满。泽泻热利湿通水道利小便。五苓散,肾气丸,苓桂术甘汤,桂枝茯苓丸,茯苓泽泻汤,这些治水方都有桂,诸家都说桂温阳化气兼解表,未免显得肤浅。

  • 桂枝汤类方二十二 韦秋凤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五苓散的方子用法,又点明了五苓散的主要症状还是表证,所以君药仍然为桂枝。

  • 桂枝汤类方二十 韦秋凤

    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桂枝甘草汤主之。桂枝在清表的残留风邪的同时,导引津液各就各位,恢复健康的生理状态,这就叫做使气得旁流。这种病,是个急病,大枣比较滋腻,会束缚桂枝药力的发挥。

  • 桂枝汤类方十八 韦秋凤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要想去掉这些风邪的话,那么就要用桂枝汤治疗。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用小承气汤还是大承气汤,视病情轻得而定。这与津液外出,肠道津液缺乏有关。

  • 桂枝汤类方十七 韦秋凤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卫行脉外,营血出了这个动脉之外的状态就是卫,也就是津液了。用桂枝汤把这个风发出去了,卫和病就会愈!

  • 桂枝汤证十六 韦秋凤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这里的太阳病,不一定就是太阳中风桂枝汤证,也有可能是中湿,太阳伤寒也有可能。桂枝汤阴阳并补同调,重用甘温药补充能量温益阳气,而今典型的桂枝汤证却很少。

  • 桂枝汤类方十五 韦秋凤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 桂枝汤类方十四 韦秋凤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去芍药汤,温中去虚寒,解决太阳中风的问题,白术化太阴水饮。

  • 桂枝汤类方十三 韦秋凤

    阳明里热结实而坚硬,热伤里津液使里肌肉组织不得津液濡养而紧急疼痛。热久伤津液虚劳而无乳,热清则津液复而乳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