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食疗养生五谷之小米,如何更好的食疗养生?
谈到养生这一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其实养生涵盖的范围是比较广的,比如说我将要讲的这个食疗养生,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药食是同源的,今晚我们要讲的是食疗养生之五谷。说到五谷啊,就想到五谷丰登,还有古人常说的一句话:"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那这五谷到底是哪五谷那?
平常俗称的"五谷"所指的是五种谷物。
"五谷",在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
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在古代啊,经济文化中心是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是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是没有稻的。"谷"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jì计,即谷子)、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做谷。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关于五谷主要有两种说法,主流的是稻(俗称水稻、大米)、黍(shǔ,俗称黄米)、稷(jì,又称粟,俗称小米)、麦(俗称小麦,制作面粉用)、菽(俗称大豆)。因为有的地方气候干旱,不利于水稻的种植,因此有将麻(俗称麻子)代替稻,作为五谷之一。
粟米,接下来要讲五谷之粟米,天生万物,独厚五谷,五谷之粟米最佳。这个粟米那,又叫小米、谷子、粟谷。小米那是我们所熟知的,小米是春种秋收,得天地之气是最全的,得土气是最厚的,所以被称之为脾之果,最养脾胃。小米的味甘、咸,性凉,颜色是黄的,色黄那是入脾胃经,味咸入肾经。这样既能养先天之本,就是我们所说的脾胃,又能养我们的后天之本肾脏,是养生保健之佳品。为什么说色黄那是入脾胃经,味咸入肾经那,这就涉及到五行的相关知识了,五行中五色对应着五脏,五味对应着五脏,哪五色那,就是指青赤黄白黑,五味那是指酸苦甘辛咸,对应着肝心脾肺肾五脏。
早在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称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就是说可以补虚、健脾、和胃而且还有安眠的作用。
小米为何能补脾胃那?
小米啊味甘且色黄,甘味入脾,黄色也入脾,所以能补脾,从味觉上来讲那,小米味甘而咸,因此中医认为小米能"和胃温中"。因此小米对拉肚子、呕吐、消化不良很有益处。
五谷那都是具有养精气,补肾气的作用,但是五谷当中数小米的补肾功效是最强的。小米性偏寒,五味上是略带点咸味的,咸味入肾,所以小米具有益肾气、补元气的功效,也正是因此李时珍称小米为肾之谷。
从西医角度看小米能够增强免疫力,而且有美容养颜的的作用,小米中所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均比常食用的其他禾谷类食品高,所以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美容养颜那,是因为小米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E、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以淡化皱纹,预防色素沉着,防止面部色斑生成。
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下关于小米的几个食疗方,首先是小米红糖粥,主要是补益气血,针对于体弱者补益或产后气血不足的调补。做法就是准备小米100克,放沙锅中加水适量煮粥,加适量红糖,米熟后食用。
第二个就是小米山药大枣粥,主要是补益脾胃,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之泄泻。
做法那是将小米100克,怀山药30克,大枣5枚,红糖30克,共煮粥食用。可健脾胃、益气血。
第三个是小米山药糊,主要是用于小儿调养或小儿消化不良。做法是小米与怀山药等量,炒黄,共研细末,加水煮糊调白糖食用,
第四个是小米黄芪粥主治产后体虚、气虚。
做法是小米50克,大红枣15枚,黄芪15克煮粥,加红糖适量食用。
第五个是小米半夏汤用于脾胃不和引起失眠,做法是小米15克,制半夏4~5克,水煎服。
第六个是小米芝麻糊主要用来强身补肾做法那就是小米500克磨面,炒黄,芝麻180克炒黄打碎,每次取小米面30克,芝麻10克,白糖酌量,白开水300毫升调服,早晚各1次。
第七个小米桂圆粥,如果出现失眠、健忘、头晕、心慌等情况,桂圆就能在补充气血的同时,起到安神解忧的作用。小米本身也有安神作用,和桂圆一起煮,可以说是"强强联合"。效果更佳。
感兴趣的中医爱好者,养生专家们,关注一下,下期将会更新五谷之稻,大米的经典食疗方。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治未病需治胃病 梁春耕
内经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及《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论述,强调了治未病思想的重要性,其具体表现为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该思想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故治未病则先治胃病。 -
半夏厚朴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味 梁春耕
来就诊的王阿婆是一个74岁的老太太,她身材体型匀称,面部有些暗黄,两颧散在些褐斑,唇色暗红,头发虽然花白,但却依然浓密,说话时经常眨眼皱眉。结合患者的体貌特征及不适感,予半夏厚朴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味。 -
肠易激综合症 梁春耕
22岁小伙子晨起腹泻3年,每天1-3,起初不成至水样,进食寒凉刺激易腹痛,考试前易紧张腹泻,大便腥臭,曾用益生菌蒙脱石等无效,23年胃肠镜无特殊。予四逆散合葛根芩连汤1周,期间有两天大便两次,余每天一次,软便,大便腥臭消失。 -
乌梅丸验案 梁春耕
该患者久泄,恶寒,口干口苦,怕冷恶寒与乌梅丸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病机相契合,另酌加葛根升清止泻,车前子利小便以实大便,诸药合用则泄泻止。 -
赞中医 崔国宁
**《颂中医》**岐黄之术蕴千秋,仁心妙手解民忧。草药银针除病痛,中医德艺世间留。**《赞中医》**中医之道源流长,经典传承岁月香。辩证施方精妙处,回春妙手保安康。**《中医颂》**古方古籍蕴真章,国药神奇韵味长。望切闻询通病理,中医济世永流芳。 -
杨文豪中医简介 杨文豪
杨文豪,男,1990年生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医内科主治医师。2018年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脾胃病方向。先后师从于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薛东庆中医师、湖南省岳阳市中医医院熊林波教授。目前供职于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强烈建议患者砂锅自煎中药。 -
中医治疗肥胖 申晓刚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肥胖强调综合调理,不仅仅是针对肥胖症状进行治疗,更注重调理体内的整体平衡,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
中医经典治疗虚劳的有效方法 申晓刚
中医认为,虚劳属于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范畴,可通过中医经典治疗方法得到有效缓解和治疗。 -
中医治疗内伤发热:传统智慧的呵护 申晓刚
**1.辨证施治**:中医治疗内伤发热首先要进行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辨别病因所在,从而确定治疗方案。总的来说,中医治疗内伤发热注重辨证施治,采用药物治疗、食疗调理和调理养生相结合的方法,从根本上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身体的康复。 -
中医治疗自汗盗汗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申晓刚
在接受中医治疗自汗盗汗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持之以恒:**中医治疗需要时间,患者需要坚持治疗过程,不可轻易放弃。总之,中医治疗自汗盗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患者与医生共同努力,坚持治疗,调整生活方式,方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最新文章
-
中医治疗眩晕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申晓刚
尽管中医治疗眩晕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该咨询专业医生,了解自身病情,避免盲目治疗造成不良影响。
-
中医调理便秘,让肠道重获活力 申晓刚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便秘注重从整体调理身体,改善肠道功能,帮助患者摆脱便秘的困扰。在治疗过程中,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师的指导,坚持治疗方法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
中医理论与实践:缓解腰痛的有效方法 申晓刚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腰痛的方法多样,可以通过针灸、中药、推拿按摩、拔罐疗法以及运动和休息结合等手段来缓解腰部疼痛,恢复腰部功能。
-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与方法 申晓刚
在传统中医治疗中,慢性胃炎被视为一种气滞、湿困、脾胃功能失调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注重整体调理,以中药、针灸、艾灸等方法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总的来说,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
中医经典配方,缓解痛经的有效方法 申晓刚
中医药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治疗痛经经验,以下是一些中医经典配方,可以有效缓解痛经。这个配方有益血液循环,调节月经,缓解经期疼痛的作用。在选择服用中药配方时,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配和用药,以确保安全有效。
-
探索中医治疗咳嗽的传统智慧 申晓刚
在中医传统智慧的指导下,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缓解咳嗽并促进康复。在接受中医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该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
中医视角下的腹泻治疗与调理 申晓刚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腹泻注重辨证施治,从调理脾胃、祛寒除湿、疏肝解郁、药膳调理等多个方面入手,既能缓解腹泻症状,又能调理脾胃功能,增强体质,达到治疗的目的。
-
盗汗 梁春耕
治一盗汗病人,男,50Y,长期服用各种保健品,体型健硕,无基础疾病,盗汗一周,临醒前明显,汗湿衣被,醒后汗止,时常咬舌,无口干口苦,无明显寒热,纳可,二便调。1周后复诊去服药第二天盗汗明显减轻,1周后盗汗完全消失,咬舌亦未再发。
-
论《2023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 于军
2023年评价指标体系设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5个,所有评价数据均来源于权威数据库或官方机构,真实、准确,且可通过公开途径获取、核查。研究报告中,有医院综合评价,又分了28个具体学科(专科)进行了评价。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疼痛学”会被列为评价学科(
-
肿瘤病后养生之道 李新明
本文将重点探讨肿瘤病后的养生之道,以期为患者提供有益的康复建议。
科普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