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干姜汤

2023.06.15 373阅读 评论数 0 6
  

​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经典名方——柴胡桂枝干姜汤!(以下内容来自于既往文章)
  
 《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 半斤 桂枝 (去皮) 三两 干姜 二两 黄芩 三两 栝蒌根 四两 牡蛎 (熬) 三两 甘草 (炙) 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小编以为此方完全是由“小柴胡汤”变化而来,无论是病机、药物组成、剂量,甚至就连煎煮方法都与之相似到几乎如出一辙!
  先让我们试着解释一下这个条文:伤寒五六日的阶段,应该是有“从阳入阴”的趋势,我们知道大到一场战争,小到一场战斗,打到了相持阶段,其实更多的是双方斗志间的较量!坚持不住的一方很容易兵败如山倒,谁坚持到了最后,谁就获得了最终胜利!而人体内部的正气与邪气之间斗争其实也是同样一个道理!到了“伤寒五六日”这个阶段,正气疲于抵抗,而邪气似乎也成了“强弩之末”,到底是“病愈”还是“病进”真的很难预料!
  患者此时的情况可能比较棘手,症状也可能比较复杂,接诊的医生一下子乱了阵脚,先是用了发汗的方法,病情没有任何好转,接着又糊糊涂涂的用了下法,之后的患者的症见“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我们知道“胸胁”是少阳所部,这个时候出现了“满”和“微结”,“满”可以理解为胸闷,它提示的是胸中清阳不通,而“微结”有的人解释为大便干硬,我觉得这个是不对的,上面的146条的“柴胡桂枝汤”里明确提到了“心下支结”,这里的“心下”正好对应的是此处的“胸胁”,而且两个条文完全是上下文关系,所以我有理由相信这个“结”(支结)跟大便没有任何关系,而代表的是患者胸胁处因为清阳不畅继而出现的一种不适症状,这与“痞硬”相近!

  要知道发汗伤“表阳”(津液),下法伤“里阳”(津液),而患者经过了“汗”、“下”法治疗后此时体内的“津液”是内外俱虚的!

  继而出现“小便不利”,“小便不利”一方面可能代表是“津液”虚到了一定程度,以至于“无便可下”,另一种可能就是患者因为里阳虚弱,继而体内产生了“饮”,这个“饮”阻塞三焦导致的“不通难下”,二者都可能成为“小便不利”的罪魁祸首,而后来的“渴而不呕”,我们从《金匮要略》看到: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如果出现“呕”可能代表的是患者津液郁阻成“饮”,而“不呕”恰恰说明了无“饮”,且这个时候还有口渴的表现,所以这个时候直接把我们带回了第一种可能上来,那就是“无便可下”!
  其实患者此时津液并不是虚到了那个真的“无便可下”,接下来的“但头汗出、心烦”恰恰说明了问题,“”但头汗出”其实也侧面的表示患者此时全身其他地方没有明显汗出的表现,而只有头上有汗而且心烦,就又可以推断出这个患者其实此时的“上焦”是有“津液”的,但是这个“津液”正处于一种“郁堵”的状态,“往来寒热”是少阳证典型症状之一,它可以说得上是这个患者的关键“证眼”!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患者在经过“汗下”法治疗后正邪斗争进入了相持阶段,一方面“津液”(正气)的亏虚(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已经导致体内缺乏与邪斗争的资本,而邪气的乘胜追击已经迫使胸胁(半表半里)(往来寒热)的气机发生阻塞继而津液不通(胸胁满微结),热郁(心烦)在上焦蒸津而出(但头汗出)!此时的患者正处于正邪斗争的少阳阶段,一方面里阳亏虚,表阳受损无以作汗驱邪,而上焦又存在郁热津结!我们大方向上就是要去“疏郁”,“扶正”!方选用小柴胡汤,因为没有水饮且有心烦,口渴所以我们去半夏加瓜蒌根,里阳亏虚,故变生姜为干姜,表阳不足,加入桂枝,因为胸胁满微结,用柴胡、黄芩清解郁热,疏通三焦的同时加上牡蛎散结,此外又可与瓜蒌根配合止渴(金匮瓜蒌牡蛎散)这样如此郁热清,津液通,阳气复,才能病愈!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欢迎大家点赞,赞赏,在看,转发,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目前公众号粉丝2938人!)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栀子大黄汤 李华歆

    ——克雷洛夫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栀子大黄汤!所以湿热的患者出现“心中懊憹,或热痛”的情况也就可以理解了,所以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栀子大黄汤”!栀子大黄汤栀子十四枚大黄一两枳实五枚豉一升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 消食健脾丸加蒲公英治疗胃胀灼热 夏耀飞

    消食健脾丸加蒲公英治疗胃胀灼热杜某某,女,72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9月20日初诊。

  • 咳嗽咳痰案。 李高勤

    病史:2周前开始咳嗽咳痰,连续发烧2天,最高38.9,口服布洛芬、阿莫西林2天后退烧退烧。但仍然有咳嗽咳痰。咳嗽厉害时影响睡眠。分析:1.患者咳嗽咳痰2周,算是比较长了。服药3剂后,咳嗽基本消失。

  • 浅谈四圣心源之黄芽汤 王飞

    黄芽汤是由人参、干姜,甘草、茯苓组成。因此,黄芽汤虽没提及具体治疗什么疾病,但是它的治病大纲却已经很明确了,可以这样说,在四圣心源书中只要是黄师辨证属阳虚脾湿所致,都会从黄芽汤的基础方上裁化用药组方。

  • 从厥阴气化理论论治慢性肾脏病 罗沿印

    慢性肾脏病发病之根本源于肾精亏虚。

  • 甘草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组成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4枚(擘)、黄连3克方中炙甘草起到和中缓急、补虚益气的作用;黄芩清肺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大枣则补脾和胃;黄连则清热燥湿。适用人群与禁忌甘草泻心汤适用于脾胃不和、心火旺盛、肠道湿热等症状的人群。

  • 靠自己就能做得到:改善多年老胃胀 谢江强

    靠自己就能做得到:改善多年老胃胀孙先生自小就容易肚子胀气、便秘、反酸,只要稍有劳累或者应酬多了,胃胀就容易发作,一发作就吃不下饭,一进食就干呕恶心。临床上消化道疾病和心脏疾病,都可能引起胃脘部靠胸骨剑突的位置疼痛。此为三周左右的膏滋量。

  • 胃脘痛小记 张宝华

    胃脘痛一、症状胃脘痛通常以中上腹部的疼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恶心、呕吐、胃酸过多、胃胀、嗳气等症状。

  • 经方治疗咳嗽2例(丹栀逍遥散,白虎加参汤) 姚金虎

    麻黄加术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头痛1例,1剂即汗出热退。白虎加参汤治疗感冒咳嗽汗出1例,4剂后汗止咳消。麻黄加术汤跟丹栀逍遥散治疗外感病,一则从本脏论治,一则从五行相克理论治疗,不再赘述。

  • 理中丸 李华歆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理中丸的组成其实很简单,甘草、干姜温里阳,白术补土祛湿,人参大补元气。这里说的理中丸是以丸剂出现,而仲景明确告诉我们丸药的力量不足汤剂,而其加减法非常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