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荨麻疹医案分享
王某,女,22岁,住河南财经学院。2009年5月15日初诊。
主诉:全身出风团、瘙痒3个月。
病史:3个月来患者全身出风团,痒,服西药可控制,停药则发。风团晚上多,纳可,月经正常,大便可,面色黄暗。舌淡红,苔腻淡黄稍厚,脉可。
诊断:慢性荨麻疹。
【思路与方法】
辨证要素提取:全身出风团,瘙痒3个月,面色黄暗,舌淡红,苔腻淡黄稍厚,脉可。
辨证分析:风团反复出现,迁延3月不愈,必有"湿"或"虚",风邪才得以稽留;舌苔淡黃腻稍厚,湿热之征也;面色黄暗,表明正气不充。
辨证结论:风湿热蕴肤。
治法:疏风除湿,清热止痒。
方药:
浮萍10g 蝉蜕10g 防风15g 苍术15g|||朴9g益母草
15g白鲜皮30g 地肤子30g 栀子12g 通草9g 14副,水煎服
2009年6月6日二诊:瘙痒基本消失,风团亦极少出,面色黄晦不华,唇稍绀,舌偏淡,苔黄腻厚,脉同前。
生黄芪18g,浮萍10g,蝉蜕10g,防风15g,栀子12g,黄连6g,清半夏10g,陈皮9g,白鲜皮30g,通草9g,甘草6g,10副,水煎服。
2009年6月18日三诊:风团不出,痒止,但皮肤划痕症(+),大便溏,舌淡暗,苔淡黄厚腻,脉同前。卫阳虚弱,兼有湿热。拟温阳固表与除湿清热并举。
生黄芪18g,桂枝10g,制附子9g(先下),黄连6g,栀子12g,砂仁9g(后下),云苓20g,生苡仁20g,山药18g,白鲜皮30g,生姜3片,大枣5枚,15副,水煎服。
药后风团止,连续服用至2009年8月13日,风团已2个月未出。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学习心悟 张圆圆
土虚风动,自当补脾解痉。人身无非气血,这两字有许多内涵要悟。脏腑、营卫、气血津液、三焦....... -
伤寒论第二十条(一) 张宝华
二十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伤寒论第十二条(五) 张宝华
《评热病论》上说:“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谷”是五谷的谷,泛指饮食物,汗主要是饮食所化生的。在《评热病论》里的“阴阳交”头一节就讲这个汗,阴阳交出汗呀。 -
寒湿痹之风湿痹痛医案 吴春水
患者张某,52岁,男性。遂诊断为风湿痹痛之风寒湿痹证。其舌苔白腻、脉濡缓,此乃风寒湿痹之象。独活寄生汤具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效。全方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对风寒湿痹证疗效颇佳。 -
伤寒论第七条(二) 张宝华
河图洛书,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之理,被誉为"宇宙魔方",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的源头。现在人共识是,河图洛书是远古时代人民按照星象排布出时间、方向和季节的辨别系统。河图洛书和二十八星宿、黄道十二宫对照,它们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
小柴胡汤合二陈汤、泽泻汤加味治疗眩晕症1例 陈积武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故风、火、痰,虚不可分而治之,临床多以本虚标实多见,常用小柴胡汤合二陈汤,泽泻汤加减减治疗。 -
艾灸百会穴治疗失眠 孙成力
昨日科里黄医生说最近很多视频在宣传艾灸百会穴治疗抑郁症,还可以治疗失眠等疾病,是啥机理?艾灸百会,一是温阳,二是醒脑,刺激交感神经,三者类似百合地黄汤,起到强天门的作用。当然也可以填地户,针刺或艾灸会阴穴,但是容易出医疗纠纷,可以改艾灸肾窝穴。 -
伤寒论第七十五条(一) 张宝华
七十五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师因教试令咳”,要是丧失津液血液太厉害,他必耳聋,清窍乏养而失聪嘛!“因教试令咳”,试验试验他,叫他咳嗽咳嗽。 -
伤寒论第六十四条(二) 张宝华
就是骤然间发生了高度的气上冲,这个气上冲,人体也会有悸动的反应,对不。因此这个叉手自冒心的缘故就是这个这些啦!咱们这个方主要还是用它降气冲,也治心悸,四两桂枝嘛,这个量不可谓小啦!他也没补充阴津的作用呀! -
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二) 张宝华
你像这个结胸证,那你一按他的肚子你就知道了,《伤寒论》说“心下如鞭”、“心下痛,按之石硬”,那应手如鞭,如石的体征可想而知了。那么这种情况呢,得用柴胡剂啦!柴胡剂那是不二之选,通过我们观其脉证呢,也确实需要柴胡剂来治疗。
最新文章
-
葛洪:炼丹著述的中医传奇 谢江强
炼丹术在葛洪的手中得以发扬光大,他对此道的精深理解,使得他在当时的医药界声名鹊起。然而,葛洪并未满足于个人的成就。葛洪,这位晋代的中医传奇,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精神。
-
经方之小结胸证 郭文龙
张某,女,65岁。时轻时重,经多方诊断为“不典型心绞痛”,给予对症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金匮要略》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
口舌生疮麻烦多 谢江强
口舌生疮麻烦多有次和家里人在外面吃饭,由于那家饭店的客人很多,我们就在饭店的大厅里面坐下了。中医把口腔溃疡称为口疮。还有一种口疮发生在嘴唇的两侧,被称为燕口疮。
-
不用管住嘴的苗条美人 谢江强
不用管住嘴的苗条美人王小姐受不住这几年减肥风潮的吸引,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减肥的大军。但王小姐说她自己属于易胖体质,只要正常吃饭就会比现在胖得多,这也是她一直坚持减肥、不敢乱吃东西的原因。希望我能教她些能不用管住嘴又能保持体重的办法。
-
“顽固重症12年”,三诊之后显奇效!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73岁初诊日期:2024年4月13日主诉:失眠12余年,加重2天。(患者三诊后细思此证中猪苓汤阿胶是否可替?查阅而感阿胶滋阴补血之力甚佳,优于女贞子,且经方以不加减为贵,重病难病时尽量用原方,故四诊时改用阿胶治之。
-
又准备到荔枝龙眼季,小谈玉女煎方证。 王井清
玉女煎,中医方剂名,出自《景岳全书》。本证多由阳明气火有余,胃热耗伤阴精所致,治疗以清胃热,滋肾阴为主。本着中医急则治其标原则,予玉女煎3付,石膏20g,熟地15g,麦冬15g知母10g牛膝5g以清胃热,后患者反馈,口腔及舌头辣痛已愈,大便已解。故饮食有节
-
胆囊息肉 潘洪波
胆囊息肉这个问题,它就是身体内堆积了一些没清干净的垃圾,正常情况下,并不会作很大的乱,所以一般也都是做B超体检的时候才发现的。总的来说,胆囊息肉不是什么凶神恶煞,只要找对方向、养好身体环境,我们都能将其驱散。
-
血热 血瘀 血寒 血虚 潘洪波
血热的人,舌象整体以颜色红,舌面上有红色的小芒刺为主,这种人平时容易出现上火,脸上起疙瘩粉刺,容易出现口干口渴,身心烦躁,情绪急躁易怒,眼睛、牙龈容易红肿等情况,另外晚上睡觉还容易失眠,出现一些头痛等情况,这时调理就需要清热为主,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舌象
-
麻子仁丸 李华歆
小编临床治疗了几例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平时靠吃降糖药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也是比较平稳,但是他们有个共同之处就是“乏力”,总觉得没力气,还有就是最严重的症状——便秘,有的患者几天也上不了一次,后来机缘巧合下找到小编看病,小编用了“麻子仁丸”加减效果良好!
-
多囊卵巢综合征 谢江强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及高雄激素血症为特点。临床常见多囊卵巢所致不孕症中,中医证候以肾虚证为主,包括肾气虚证、肾阳虚证及肾精不足证,并且常常以复合证型出现,兼见脾虚、痰湿、肝郁、血瘀等。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