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大便不通的用药规律

2024.10.02 112阅读 评论数 1 6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大便不通方剂的用药规律。通过对《太平圣惠方》中相关方剂的收集、整理,分析其中药物的类别、性味归经、用药频次等方面,总结其用药规律。研究发现,该书在治疗大便不通时多从清热、理气、润肠等方面入手,用药注重顾护脾胃,且多采用复方配伍,体现了丰富的中医理论内涵和临床用药经验,对现代中医治疗便秘等大便不通病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引言
《太平圣惠方》是宋初官修的一部大型方书,内容丰富,涵盖了众多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方剂。大便不通是临床常见病症,在古代医籍中早有记载和论治。《太平圣惠方》中包含了大量治疗大便不通的方剂,这些方剂反映了当时的用药思路和用药规律。深入研究其用药规律,有助于传承古代中医的临床经验,为现代中医治疗大便不通提供借鉴。

二、资料收集与整理
1. **资料来源**
- 以《太平圣惠方》为研究蓝本,通过对全书的仔细查阅,筛选出明确标明用于治疗大便不通的方剂。
2. **方剂筛选标准**
- 方剂主治病症中明确提及“大便不通”“秘涩”“燥结”等相关表述的方剂纳入研究范围。同时,排除那些虽可能对大便不通有间接影响但未明确提及为治疗该病症的方剂。
3. **数据整理**
- 将筛选出的方剂中的药物进行逐一统计,记录药物名称、剂量(原书中记载)、用药频次等信息,并按照现代中药学的分类方法对药物进行分类,同时标注其性味归经。

三、用药类别分析
1. **清热药**
- 在《太平圣惠方》治疗大便不通的方剂中,清热药占有相当比例。这是因为大便不通的病因往往与热邪有关,热邪伤津,肠道失润,导致大便干结难下。
- 其中大黄是最为常用的清热泻下药。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等功效,其苦寒沉降,能荡涤肠胃实热积滞。例如在一些方剂中,大黄与芒硝配伍,芒硝咸寒软坚,二者相须为用,增强泻下通便之力,使热结肠道的燥屎得以排出。
- 此外,黄芩、黄连等清热燥湿药也较为常用。它们除了清热燥湿外,还能泻火解毒。对于因湿热蕴结肠道而引起的大便不通有较好的疗效。黄芩善清上焦热邪,黄连善清心火、中焦湿热,二者可与其他药物配伍,从不同角度清除肠道湿热,恢复肠道传导功能。
2. **理气药**
- 理气药在治疗大便不通的方剂中也较为常见。大肠的传导糟粕功能与气的升降出入密切相关,若气机不畅,则大肠传导失常,容易导致大便不通。
- 枳实是常用的理气药之一。枳实苦、辛、酸,温,归脾、胃、大肠经。它能破气消积,化痰散痞。在方剂中,枳实可调节胃肠气机,使气行则便通。例如枳实常与厚朴配伍,厚朴苦、辛,温,能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二者合用,增强理气除满、通腑排便的作用。
- 槟榔也是常用的理气药,其味辛,性温,归胃、大肠经。槟榔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的功效。在治疗大便不通时,主要利用其行气导滞的作用,使肠道气机通畅,有助于大便的排出。
3. **润肠药**
- 由于大便不通患者多存在肠道津液不足的情况,润肠药的使用也较为普遍。
- 麻子仁是典型的润肠通便药。麻子仁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其质润多脂,能润肠通便。在著名的麻子仁丸中,麻子仁就是主要药物之一,它与其他药物配伍,起到润肠泻热、行气通便的作用。
- 郁李仁同样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还能下气利水。它味辛、苦、甘,平,归脾、大肠、小肠经。郁李仁常与火麻仁等润肠药合用,增强肠道的润滑作用,使干结的大便易于排出。
4. **补虚药**
- 部分方剂中含有补虚药,这体现了《太平圣惠方》对大便不通病因的全面认识。有些患者大便不通是由于正气不足,如气血亏虚、脾胃虚弱等,导致肠道推动无力。
- 人参是常用的补虚药之一。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心、肺、脾、肾经。其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在治疗大便不通的方剂中,人参可起到补气的作用,气足则有助于推动肠道糟粕的排出。
- 当归也是常用的补虚药,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当归既能补血活血,又能润肠通便。对于血虚肠燥引起的大便不通,当归是不可或缺的药物。它可以补充肠道血液,使肠道得到滋养,同时其活血作用也有助于改善肠道的血液循环,促进大便排出。

四、药物性味归经分析
1. **性味特点**
- **苦味药**:苦味药在治疗大便不通的方剂中占比较大。苦能泄、能燥,对于清除肠道积热、燥湿等有重要作用。如大黄、黄芩、黄连等苦味药,通过其苦味来泻下清热、燥湿解毒,以恢复肠道正常功能。
- **辛味药**:辛味药也较为常用。辛能行、能散,可促进气的运行。如枳实、槟榔等辛味理气药,通过行气来推动肠道蠕动,解决因气机阻滞导致的大便不通。
- **甘味药**:甘味药多具有滋补、缓急等作用。在治疗大便不通的方剂中,甘味的麻子仁、蜂蜜等可起到润肠缓急的作用,使肠道润滑,大便易于排出。
2. **归经情况**
- **归大肠经的药物**:大多数药物都归大肠经,这与大便不通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的病症密切相关。如大黄、麻子仁、槟榔等直接作用于大肠,或泻下积滞,或润肠通便,或行气导滞,以调节大肠的传导功能。
- **归脾经的药物**:部分药物归脾经,这体现了脾胃与大肠在生理和病理上的联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大肠的传导功能依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滋养。如人参、当归等归脾经的药物,通过补养脾胃,促进气血生化,间接改善大肠的功能,从而治疗大便不通。

五、用药频次分析
1. **高频用药统计**
- 通过对收集到的方剂进行统计,大黄、枳实、麻子仁、厚朴、芒硝等药物的用药频次较高。大黄的高用药频次反映了其在泻下通便方面的重要地位,无论是实热积滞还是湿热积滞引起的大便不通,大黄都能发挥其泻下攻积的作用。
- 枳实和厚朴的高频次使用表明理气药在治疗大便不通中的关键作用。二者配伍可调节胃肠气机,对于气机不畅引起的大便不通效果显著。
- 麻子仁的高频次使用体现了润肠通便的用药思路在治疗大便不通中的普遍性。尤其是对于津液不足的大便不通患者,麻子仁是常用的药物。
2. **低频用药及特殊用药**
- 一些低频用药如肉苁蓉、锁阳等,虽然使用频次较低,但在特定的大便不通证型中有重要意义。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的肠燥便秘。锁阳的功效与肉苁蓉相似,这些药物提示对于阳虚便秘的特殊治疗思路。
- 还有一些特殊用药,如皂荚,其味辛、咸,性温,有小毒,归肺、大肠、胃经。皂荚具有祛痰开窍、散结消肿的功效,在某些方剂中用于大便不通,可能是利用其峻下通便的作用,但因其有毒,使用较为谨慎。

六、方剂配伍规律
1. **攻补兼施**
- 在《太平圣惠方》治疗大便不通的方剂中,很多方剂体现了攻补兼施的配伍规律。例如在一些方剂中,既有大黄、芒硝等泻下攻积的药物,又有人参、当归等补虚药物。这种配伍方式适用于虚实夹杂的大便不通患者,既可以清除肠道积滞,又能补充正气,使肠道功能恢复正常。
2. **寒热并用**
- 部分方剂采用了寒热并用的配伍方法。如黄芩、黄连等清热药与干姜等温热药配伍。这种配伍方式可能是针对寒热错杂的大便不通证型。寒药清热,热药温中,使肠道的寒热状态恢复平衡,从而恢复肠道的传导功能。
3. **气血同治**
- 有的方剂注重气血同治。例如,一方面使用理气药如枳实、槟榔等调节气的运行,另一方面使用当归等活血药改善血液运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互依存,气血同治有助于全面改善肠道的功能状态,促进大便的排出。

 七、对现代中医治疗的启示
1. **辨证论治的精准性**
- 《太平圣惠方》治疗大便不通的用药规律提示现代中医在治疗便秘等大便不通病症时,要更加注重辨证论治的精准性。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因,如热结、气滞、津亏、气虚、阳虚等不同证型,准确选用药物。例如,对于热结便秘,应以清热泻下药为主;对于津亏便秘,则应以润肠通便药为重点。
2. **复方配伍的灵活性**
- 现代中医在组方时可以借鉴《太平圣惠方》中的复方配伍规律。灵活运用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气血同治等配伍方法,以应对复杂的大便不通病症。例如,对于既有气虚又有湿热的大便不通患者,可以将补气药与清热利湿药合理配伍,提高治疗效果。
3. **顾护脾胃的重要性**
- 书中用药注重归脾经药物的使用,这提醒现代中医在治疗大便不通时要重视脾胃的作用。脾胃功能正常,气血生化有源,肠道才能得到滋养,传导功能才能正常。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适当选用一些顾护脾胃的药物,如人参、白术等,即使在使用泻下通便药物时,也要避免损伤脾胃。

八、结论
《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大便不通的用药规律丰富多样。从药物类别上看,清热药、理气药、润肠药等是主要用药类型;从性味归经分析,苦味、辛味药居多且多归大肠经;从用药频次上有高频用药反映常见用药思路,低频用药体现特殊证型用药。方剂配伍上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气血同治等规律明显。这些用药规律为现代中医治疗大便不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辨证论治、复方配伍和顾护脾胃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有助于提高现代中医治疗大便不通病症的临床疗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崔国宁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秋季养生注意“四不” 王振刚

    #秋季养生秋天“四不要”,以防有损呼吸道①不吃辛辣呼吸道“喜润恶燥”,应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吃润肺的食物,如雪梨、百合等。②不要着凉入秋后天气转凉,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引起呼吸道不适,应适时添衣、不洗冷水澡等。

  • 龙骨,牡蛎功效及分解 王振刚

    解读药味特点牡蛎与龙骨功效相似,均为固涩止脱之属,常相须为用,牡蛎咸涩微寒,善软坚化清热。经方中牡蛎多与龙骨相配,则尤善敛汗涩精、镇惊安神,如桂枝救逆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龙骨牡蛎汤、风引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食管癌的中药调理 谢江强

    中医辨证分型和膏方调治痰气交阻型主症:吞咽时如有异物梗塞,呕吐痰涎;胸胁痞满,或伴疼痛,情志抑郁时症状加重,嗳气呃逆;口干,大便秘结。制法:共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浓汁,加阿胶250g,鳖甲胶150g,炼蜜250g,黄酒500mL收膏,冷藏备用。

  • 食管癌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谢江强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据统计每年我国因食管癌致死的患者约为15万人。食管癌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可仅出现吞咽时喉中有哽噎感,胸骨后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长期吸烟者食管上段和中段癌发病率显著升高。相对而言维生素和蛋白质的缺乏可增加食管癌的发病可能。

  • 平补阴阳,调和气血 韦毓安

    气血阴阳,用他自己的话说"平补阴阳,调和气血。四君子汤再加上四物汤,气血双补。紧接着又用了两味血肉有情之品来补阴补阳,分别是龟板和鹿角。"我们知道气血阴阳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环环相扣,气虚有哪些表现?

  • 子宫复旧不全调养 谢江强

    ◎旱莲贞子汤墨旱莲30克,女贞子30克,乌贼骨30克,生地黄15克,地榆15克,鸡冠花15克,墓头回15克,黄芩10克。早、晚各1次,温热口服。◎黄芪益母汤黄芪15~30克,益母草30~60克,红糖适量。将上药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入红糖调味。适用于血瘀

  • 产后出血的药酒治疗 谢江强

    产后出血的药酒治疗药酒◎阿胶酒阿胶400克,黄酒1000毫升。将前2味药捣碎,放入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隔水煮沸20分钟后,即可服用。适用于血瘀型产后出血。适用于气虚型产后出血。将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后与其他药同放入炖盅内,加入黄酒,隔水炖熟后,放入精盐调味

  • 产后出血的中医治疗 谢江强

    将红参、黄豆放入煲中,煮成粥状,加入红糖,调匀即成。用油爆香猪蹄和生姜,放入锅内,加入其余用料及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猪蹄酥烂,加精盐调味。饮汤吃枸杞子、黑豆,每天1次,连服10~15天。适用于产后出血。

  • 骨质疏松症 谢江强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 谢江强

    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应归属于“痹证”范畴,又称为“顽痹”“骨痹’“风湿”“鹤膝风”等。“痹证”最早见于《素问·痹证》:“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提出痹证为行痹、痛痹、着痹三者合称。明代张景岳所著《景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