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艾汤

2024.01.11 815阅读 评论数 3 11

 热爱中医的朋友请点击下方页面关注小编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知识!☞☞☞




 每日格言
 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你对他怎么样,他就对你怎么样!                     ——佚名
 小编前段时间接诊了几个奇葩患者,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是带着“气”来的,先说现在是感冒流行的阶段,很多人感冒,发热啥的,看病排队那是很正常的,不信的话你可以去医院儿科看看,有的地方挂号已经达到了2000多号,除非是急诊,否则无论是谁都得遵守规则,看病排队挂号,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患者生了病,身体上的痛苦确实很难受,医生也是人,不是神,我们也会生病,但是排队看病的基本的规则也一定要遵守,可有些人就是想改变规则,一到医院就想马上看病拿药,而且吃了药必须马上好,扪心自问,如果你问做饭的厨师,是不是每个人都说你做的饭好吃,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医学也是一样,怎么可能医生就保证你吃了药就一定痊愈,也有的患者把生活中、工作上受到的不公委屈转嫁给医生,问诊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浓重的火药味,所以现在当医生真的太难了
​ 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芎归胶艾汤!

          芎归胶艾汤

 芎藭 二两 阿胶 二两 甘草 二两 艾叶 三两 当归 三两 芍药 四两 干地黄 四两

【用法】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作


 

​【注】一方加干姜一两,胡氏治妇人胞动,无干姜。地黄在《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为六两。


 方子组成很有意思,其中川芎与当归的组合可以起到行气活血的作用,而芍药与地黄的组合则可以养阴填精,以上四味药的组合被后世称为“四物汤”,功专补血养阴!而此方更是加入了温经的艾叶,尤其适合兼具虚寒的患者,为了加大养阴补血的作用,方中更是加入阿胶,最后再与甘草补养中气!


【相关条文】

金匮

【20.4】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目前公众号粉丝4388人!)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经方实验录之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 张宝华

    一老年男性住院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真菌感染。住院医师考虑其肺纤维化,肺部感染,呼吸衰竭,高年体弱,预后不良,舌光镜,舌中隐黑,中医看来亦是认为正虚邪实,病情在进展中,预后堪忧。

  • 小柴胡汤治疗耳痛的运用 宁加银

    患者,女,贺某,54岁,主诉:耳乳突处反复发热伴疼痛4+月,现病史:耳乳突处疼痛,口苦,目眩,口干,渴欲饮水,时有小腹冰凉,时有耳乳突处灼热感,无流脓破溃,时有潮热感,汗出,颠顶头痛,头痛如劈,时有肢体麻木,情绪焦虑,小便可,纳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 感冒后咳嗽不愈半月余,中药三诊病愈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52岁初诊日期:2023年12月29日主诉:感冒后咳嗽半月余。

  • 中医治疗风疹的临床用药经验总结 崔国宁

    中医学认为,风疹属于中医的“疹证”范畴,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疹、瘙痒等症状。中医治疗风疹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将就中医治疗风疹的临床用药经验进行总结。然而,中医治疗风疹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验证,以更好地为风疹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 病人须知 陈鹏

    话说,先生才,病人福。明明是必须要吃中药的她偏要吃西药。医生再多说几句别人就要投诉了,心里面替这个小朋友感到悲哀。嗯嗯,人的固执傲慢和偏见。会影响人的寿命疾病和健康。。。人的命运,就是自己思维的结果。

  • 产后失血过多,补益肝肾为要 谢江强

    产后失血过多,补益肝肾为要小刘三周前产下了一个胖娃娃,但是由于当时失血过多,整个人昏睡了一天一夜,醒来后才看到了她的小宝贝。我告诉小刘的丈夫,她的症状都是因为生产时候失血过多,出院后也没有补血养血,阴血不足,体内化燥化热所造成的。

  • 先心病胸闷气短乏力案,症状若失。 李高勤

    段某,女,25岁。患者1诊网治失眠,效果好后二诊治先心病的胸闷气短乏力,缓解50-60%。

  • 生姜泻心汤 李华歆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综合分析后得知“生姜泻心汤”的应用背景应该是“寒热互结”引发的“水饮内停”!

  • 咽痒咳嗽1月余,经方加减诸证愈 宗琪

    患者:董某某性别:男年龄:18岁初诊日期:2023年10月29日主诉:咳嗽、咳痰伴咽痒1月余。条文学习:《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

  • 岳美中谈延年半夏汤 许春杰

    岳美中谈延年半夏汤,《古今录验》方,载于《外台秘要》。除此以外,延年半夏汤所治范围尚广。急出延年半夏汤全方,2剂后霍然而愈。我国中医药数千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要我们勤于采掘,不忽略古之成方,所得又何止延年半夏汤一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