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参赛】有哪些是我们误以为古代没有,但其实不仅有且源自中国?

2020.09.07 209阅读 评论数 3 24

参赛文章,走过路过求个赞~

这个文章,目测是本论坛下囊括得最宽的一篇了。


蒸馏水亦系袓国始创。公元1505年,明弘治十八年刘文泰著《本草品汇精要》记载:“甑气水,以物于炊饮饭时,承取”。


口罩始自中国元代,始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之《东方见闻录》中。其中记载:“在宫廷里,那些侍侯皇帝饮食的人,口与鼻一律都要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使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致传到皇帝的食物上去。“这种“蚕丝与黄金丝织成的巾”,应为最早的口罩。据此看来,中国发明和使用口罩的历史,至少已有700多年了,西医使用仅90年。


人工呼吸法及胸外按压法: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首先将人工呼吸急救法用于“自缢死”的经验载入《金匮要略》。其中记载:“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个摩捋臂肠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吸呼眼开。”东汉时医家已用按胸、按腹,又配合屈伸四肢等活动,急救自缢死。张仲景通过他的临床实践,充分肯定了这种急救法,认为:“法最善,无不活者。”《本草纲目》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这种人工呼吸法,相当于今天的胸外心脏按摩和臂环运动式。

口对口呼吸:公元3-6世纪时的医学著作《中藏经》,有人说是华佗著,经考证乃是由六朝人撰,据《中藏经》记载:“缢死方,先令人抱起解绳,不得用刀断,扶于通风处,高首卧,取葱根末,吹入两鼻,更令亲人吹气入口,喉喷出涎,即以矾石末取丁香煎汤调一饯匕灌之。”这么说来,口对口吹气式,在中国约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了。


导尿术:本法主要用于癃闭(尿潴留)的急救,早在唐代就有明确的导尿术记载。《外台秘要》和《备急千金要方》两书都多次提到导尿术。如《备急千金药方》即载有:“小便不通……以葱叶除尖头,内阴茎孔中,深三寸,……津液大通,便愈。”说明导尿术在唐代已应用于尿闭的治疗。《卫生宝鉴》还介绍了几种方法。“用猪尿胞一个,底头出一小眼子,翎筒通过,放在眼儿内,根底以细线系定……透于里,小便即出。”在此基础上已发展成导尿术。据宋代《证类本草》引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称:“治小便不通及关格方,取生土瓜根捣取汁,以少水解之,简中吹下部,取通”。古以大便不通为内关,小便不通为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故此记载反映出公元四世纪可能已经运用原始导尿术。《肘后备急方》未曾提出较详尽的导尿技术,但可以称得上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导尿记载。


灌肠术:此法可上溯到东汉末年,张仲景将竹管套入猪胆囊内,把猪胆汁灌入直肠进行导泻的记载。我国最早的外治专著清代医家吴师机之《理瀹骈文》云:猪胆汁和蜜熬锭蘸皂角末塞肛门,名胆导法;津液枯者,蜜加盐熬,名蜜导;阴结便秘者,蜜汁中加姜汁、生附子末、或陈酱姜或草乌等。肛门内灌猪胆汁或麻仁油治疗大便秘结不通,将小竹筒挤入肛门内,则是灌肠法的运用,是导法的先驱。现在医者又将该法发展为清洁灌肠和药物保留灌肠,常用中药灌肠治疗各种病症,如高热、便秘、中风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病。


鼻饲术:对饮食不入、汤药不进、生命垂亡的病人,采用鼻饲术。鼻饲术最早记载于宋金时代。宋代《圣济总录》记有:“治一切急风……,如急风口噤,用青葱筒子灌于鼻内,口立开,大效。”说明宋代或宋以前鼻饲是以青葱筒子导入的。金代张子和对此术加以改进,使之更接近于现代水平:一夫病痰厥,不知人,牙关紧急,诸药不能下,候死而已。戴人见之……乃取长蛤甲磨去刃,以纸裹其尖,灌于右鼻窍中,咽然下咽有声……顿苏。”长蛤是一种呈三角状而略圆,长约4cm的蛤仁壳,其状酷似现代的漏斗,接以纸管鼻饲喂饲。现代用橡胶管,鼻咽入食道直接入胃,通过鼻饲给药或营养物质。


腹腔穿刺术:此法用于腹水治疗。本法早在东周战国时期的《灵枢•四时气》:“徒水,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已刺而筒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疒水,必坚,来缓则烦闷,来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疒水尽乃止,饮闭药。方刺之时徒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这里指的是腹水而言,本法目前已发展成腹腔穿刺术。


外科急诊手术:古代名医华佗并非世界及中国最早实施外科手术之人,在国内考古中已经发现开颅术案例三十多起,其中可以确信带有病理治疗色彩的约有十一起,时间多为距今2000~4000年前。而2001年在山东广饶傅家村大汶口文化遗址392号墓发现的一个颅骨则将我国开颅手术历史上推到5000年前,该颅骨右侧顶骨31×25mm椭圆形缺损,“根据体质人类学和医学X光片、CT检查结果,392号墓墓主颅骨的近圆形缺损系开颅手术所致。此缺损边缘的断面呈光滑均匀的圆弧状,应是手术后墓主长期存活、骨组织修复的结果。这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开颅手术成功的实例。”这种手术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排出某种原因导致的颅内压。就全球范围而言,开颅手术的历史有可能上溯到旧石器时期。综合以上使人相信,《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的上古医人“割皮解肌”的手术技艺是有一定根据的,传曰:中庶子曰:“……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揲”为整理、折叠,“荒”可通“肓”,爪通“抓”,幕即膜,“幕,覆也”)


战国时的《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人类最早运用汞剂治疗外科感染的情况,还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内痔结扎术


缝合法:隋代太医博士巢元方等人著《诸病源候论》卷三六《金疮成痈肿候》:凡始缝其疮,名有纵横,鸡舌隔角,横不相当,缝亦有法,当次阴阳,上下逆顺,急缓相望。创口缝合类似现代医学8字缝合法。

《诸病源候论》还记载了肠吻合术



鼻子是胚胎发生最早的器官,为《汉书•杨雄传》第一次道破,之后《方言

》之“兽之初生,谓之鼻。人之初生,谓之首”。《正字通》:“人之胚胎,鼻先受形”。


南北朝时期的《僧深集方》中记载的“五瘿丸”,由鹿的甲状腺制成,是世界上最早的用天然甲状腺激素治疗甲减合并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的记载。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用:1、用动物肝脏防治夜盲症(维生素A缺乏导致) 2. 始用下颌脱臼整复法,该法一直沿用至今。


唐代的《外台秘要》记载了消渴病患者的尿液是甜味的,以及如何通过尿液诊断黄疸。


唐代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医学专科学校:太医署,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


宋代,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卫生出版机构:校正医书局。


公元十一世纪宋代天文学家、地质学家及数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喉:“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置入喉中,吹之能着人言,谓之颡叫子。”


1861年美尼尔氏初次报道美尼尔综合征我国则在宋代(1264年)杨士瀛《直指方》注意到这一个问题“劳伤气血,风邪袭虚,使精脱肾惫,则耳转而聋”,明白指出耳因性眩转与耳聋之疾患;又说:“厥聋必有时见眩运之证”,更强调“厥聋”的眩晕是“时见”,即其病之发作,或隔数日、数月,甚至于数年等不规则时间,为突发性、短暂性,而非长期性,与美尼尔综合征症候符合。


金代张子和《儒门事亲》中初次介绍内腔镜钳取异物的方法。


元代《世医得效方》里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脊柱骨折悬吊复位法


最迟在明代隆庆年间,安徽太平县开始种人痘来预防天花。后来这一方法流传到欧洲,才有的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牛痘。


明代大医王肯堂始用喉外科分层缝合,陈实功《外科正宗》记录世界最早的鼻息肉手术;张景岳《景岳全书》首次记录鼓膜按摩术


明代末年的《白猿经》描述了纯白结晶乌头碱提取,比宋代《日华子诸家本草》中记载的乌头碱粗提物“射罔膏”更为详实具体,这是人类最早提取生物碱的记录。


清代(1868年)焦氏《焦氏喉科枕秘》发明开口器


古徽州清代五大名医之一,西园喉科十余部祖刊之一得《喉科秘钥》中记载:“于病人脑后,先点巨蜡,再从迎面用灯照看,则光聚而患处易见矣。”可知现在耳鼻喉科检査时的采光方式,在祖国已沿用一百二十余年。西园喉科先叔祖郑梅涧清乾隆年间(1775年)创制的“养阴清肺汤”成为当时治疗“白喉”的灵丹妙药。该药比德国医药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冯贝林发明抗毒血清治疗“白喉”早一个多世纪。



曾经,有偏见认为“中医只擅长内科,外科等于零”。

但事实上,古代中国的外科技术已经不低,医疗器械种类也非常丰富。

说实话,我当年考进中医大之前,心里也充满了偏见,但一接触到这些历史,偏见顿时烟消云散,只剩下对古代医家的敬畏。

咱们中国人,真的不差劲。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施添霖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王炯 资质认证

    知乎上的天灵no盖目测就是您吧,多次看到您的文章了,幸会幸会

    2020-09-07 11:06 评论数 1 1
    1. 施添霖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王炯

      幸会幸会,互关吗?

      2020-09-07 11:07 评论数 1 0
    2. 王炯 资质认证 回复    施添霖

      关注加点赞了(。ò ∀ ó。)

      2020-09-07 11:10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益气养阴方 吴春水

    新冠感染在祖国医学中属温热病、瘟疫范畴,容易导致灼伤津液、耗损阴分,恢复期中药调治应注重益气养阴清热,忌过早使用峻补药物,谨防“炉烟虽熄,灰中有火”。益气养阴方主治:乏力,易疲倦,汗多,口干欲饮等症。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在日常饮食上有什么注意事项?有推荐的食疗调理建议吗? 吴春水

    冬春季节发生的疫病,往往有寒湿的表现,药膳食疗调理可预先改善体内“寒湿”的环境,防止寒湿之邪。内外相互引动,降低感染风险。通利二便类食物:推荐用于平素有小便不利、便秘等表现者,日常膳食中可选用荷叶、莲子、火麻仁、麦芽、砂仁、薏苡仁等。

  • 常用药对 吴春水

    常用药对砂仁、白蔻仁;均为化湿醒脾、行气宽中的要药,但砂仁香浓气浊,温燥之性较强,蔻仁芳香气清,温燥之性较弱,两药合用,以增强化湿和胃醒脾之功。八月札、路路通:均为理气要药,但八月札疏肝理气而散结,路路通行气宽中而活血,两药并用,相得益彰。

  • 生姜葱头粥 吴春水

    生姜葱头粥材料:大米50克,带须鲜葱头(到葱白部分)7-8根,生姜5片。用法:先将水煮开后加入大米、生姜煮30分钟,然后加入葱白,煮至米熟烂,即可出锅,趁热服用。功效:解表散寒,益气和中。适用人群:感染新冠体质偏寒者,症见舌淡苔白,畏寒肢冷等。

  • 新冠病毒感染常用的中成药 吴春水

    新冠病毒感染常用的中成药常用的中成药包括:感冒清热颗粒、荆防颗粒、小柴胡颗粒、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 出现6个症状,你可能“阳了”,新冠病毒“潜伏”体内,请重视! 吴春水

    免疫系统在药物协助下,与病毒拉锯。准确及时预知自己“阳了”,才能针对性地做好准备,在“阳了”到“发病”这段时间,就是新冠病毒潜伏期。

  • 如何给发热儿童物理降温? 吴春水

    体温持续期:宝宝手脚暖和,浑身发热,此时可以开始物理降温,需保持合适的室温,减少衣物,用温水擦拭颈项两侧、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处皮肤,泡温水澡,多喝水。

  • 正确选药中成药 吴春水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是中成药临床用药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因此,根据中成药的适应证,对病用药也是正确选药的方法之一。准确使用对症的中成药治疗,以解除某些突出的症状、缓解病痛,也是正确选药的方法之一。

  • 药膳 吴春水

    药膳是中医养生防疫的一大优势。这里推荐一些药膳调养:一、滋阴润燥药膳淮山枸杞子元肉炖乳鸽;百合沙参玉竹炖猪瘦肉;黄精炖瘦肉;石斛大枣炖甲鱼+鸡肉;无花果干炖猪肺+瘦肉;红枣炖银耳等。推荐2款补气、温阳药膳方。

  • 大雪节气中医养生 吴春水

    大雪节气中医养生文/吴春水大雪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大雪节气后天气越来越冷,此时养生应去寒就温。大雪时节推荐养生汤枸杞百合小米粥材料:枸杞10克,新鲜百合30克、小米100克、冰糖适量。大雪时节推荐养生茶美颜黑茶材料:葡萄干20克、黑枣6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