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官”之解读

2024.04.11 559阅读 评论数 0 6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素问·灵兰秘典论》)

1、“官”之起源——引用春秋时期的官制

   《素问·灵兰秘典论》引用官制来比喻人体脏腑,这与成书时期的时代文化相关。比如“将军之官”就很好的体现了当时的政治特色。西周时期军队并没有专职的指挥官,春秋时,晋国不断扩充自己的军队,从文公开始,任用宗室以外的人担任三军将、佐,称为将中军、将上军、将下军和中军佐等,但还没有“将军”这一个固定的官称”。到了春秋后期,将军才开始成为比较固定的军事将领之职,是统兵的军队的灵魂核心。战国以后,将军常为武将的尊称。到了汉代,“将军”才成为正式官名。

  先秦秦汉之际有一种显著的思潮,它以黄帝、歧伯为名号依托,把天道观、养生观、道家思想、政治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力图兼容各家学说,为理想的君主集权政体、公共的法律秩序和合理人生的安顿提供合法性依据,以及可操作的政治智慧,而当时齐国稷下黄老道家思想尤为昌盛。     因此,《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所涉及的官制很可能是春秋时期的官制制度,尤其是齐国。虽然“中正”“州都”的官称设置晚于春秋时期,但其很可能只是与“相傅”“将军”“臣使”等一样,都是当时尚未固定的职官或机构的泛称。


2、中医“十二官”的真正含义



2.1 “官”的真正含义

   “官”的常用义为官职、职位,然其本义指馆舍、处所,如《广雅·释宫》曰:“州、郡、县、府、廷、寺、学、校......官也”。“官”又由馆舍引申专指官署,政府办公或收藏文书的地方,如“官府”。 人体脏腑器官组织的本义亦多与“处所”有关,如“藏”既可指收藏,亦可指储存东西的地方,如《说文解字》“府,文书藏也”,本义指储藏文书或财务的地方。“官”“府”“藏”亦由本义馆舍,进一步引申指脏腑器官。因此“十二官”并非指具体官称,而是指处所;在人体引申为功能对应的脏腑。


2、十二脏的功能与职能

   “神明”“治节”“谋虑”“决断”“喜乐”“五味”“变化”“化物”“伎巧”“水道”等不是十二脏的生理功能,而是“君主”“相傅”“将军”“中正”“臣使”“食廪”“传道”“受盛”“作强”“决渎”机构的主要职责。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神明”并不是说心的主要功能,而是主要职能。“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矣”。“神明”是“君主之官”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3、君主不是“心”,而是“心”藏之神

   “心”是“神”的居所,既不能产生“神”,也不可能主宰和支配“神”,如果心受损,“神”还将离“心”而去。心所藏之“神”是一种正确、明智的认知,故“君主”乃是心藏之“神”。《荀子》也强调:“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心验证认知的功能必须通过感官接触到声音、形体等之后。善于诊脉者,就是将感官所获得的信息,与心中所藏的“神”相结合,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也称为“得道”。同样,“将军”不是“肝”,而是肝所藏之“魂”,“肝”只是“将军”的居所。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宁松云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不是慢郎中:四逆汤急救 王振刚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可知,四逆汤的条文符合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其一,四逆汤条文有些症状是原发病的表现,如发热、头痛、身体疼痛、呕吐、下利、腹胀满,这些症状不是四逆汤证的固有表现,因此,不应该纳入四逆汤证里。

  • 秋季养生注意“四不” 王振刚

    #秋季养生秋天“四不要”,以防有损呼吸道①不吃辛辣呼吸道“喜润恶燥”,应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吃润肺的食物,如雪梨、百合等。②不要着凉入秋后天气转凉,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引起呼吸道不适,应适时添衣、不洗冷水澡等。

  • 康复的意义在哪里? 崔乐

    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造成的身体瘫痪及功能障碍使得他们丧失工作、学习、生活的能力,为了促使这个人群离开病床、离开轮椅、独立自理生活,康复功能治疗应时而生。这些年,有很多人也在质疑康复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 阿奇霉素需避免的10种搭配 王振刚

    在使用阿奇霉素期间或者停用阿奇霉素后至少1个月内,需降低地高辛的使用剂量。阿奇霉素抑制肝微粒体酶,可减弱利福平的代谢清除。阿奇霉素好用,但必须慎用。

  • 药膳七大烹饪法 谢江强

    药膳七大烹饪法药膳的烹饪方法可分为炖、焖、煨、蒸、煮、熬、炒七种,可根据药膳原料的不同以及个人口味选择适合的烹饪方法。④扣蒸,把药食整齐不乱地排放在合适的特制容器内,上笼蒸制的方法。

  • 治疗脾胃病的10种“三味方”,张仲景古方 韦毓安

    肝郁呕吐的用左金豆子汤,胃热呕吐的用清胃三味汤。用半夏来化痰,用黄连、黄芩来清热,三味药主要治疗痰热引起的胃痛、胃胀、反酸等,这类人的舌苔大多是黄腻的。

  • 产后恶露不净吃什么 谢江强

    大枣、板栗洗净,和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至粥熟,加入适量白糖即可食用。适用于产后瘀血作痛、恶露不净。适用于产后恶露不净。将前2味药捣碎,与红糖、大枣一同放入容器中,加入米酒,密封浸泡10~15天后,滤去药渣即成。

  • 产后出血的中医治疗 谢江强

    将红参、黄豆放入煲中,煮成粥状,加入红糖,调匀即成。用油爆香猪蹄和生姜,放入锅内,加入其余用料及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猪蹄酥烂,加精盐调味。饮汤吃枸杞子、黑豆,每天1次,连服10~15天。适用于产后出血。

  • 骨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及膏方调治 谢江强

    骨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及膏方调治瘀血痹阻型主症:疼痛日久,患处刺痛、掣痛,疼痛较剧,痛有定处或痛且麻木,不可屈伸,反复发作,骨关节僵硬变形,关节及周围呈暗瘀色。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中的骨痹、痛痹等范畴。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 谢江强

    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应归属于“痹证”范畴,又称为“顽痹”“骨痹’“风湿”“鹤膝风”等。“痹证”最早见于《素问·痹证》:“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提出痹证为行痹、痛痹、着痹三者合称。明代张景岳所著《景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