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二十九条(七)

2025.02.25 599阅读 评论数 0 2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段首冠个“若”字,依据这个前文,这个是反过来说的,就是个假设,没有这么糊涂的大夫,发汗就是误了,岂能再“重发汗”,没见过这么糊涂的大夫,这也是仲景先生未雨绸缪了,万一有这个情况呢?他说假若“重发汗”,就是给吃桂枝汤了,“自汗出”,“小便数”,还给病人吃麻黄汤,从未见过如此糊涂大夫,因此用个“若”字,这就是个假设出来的。这个病证,主要是亡失津液,大夫还大发其汗,而又加烧针迫其汗,这种出汗也最凶不过了,拿烧针刺激病人发大汗。假如这么糊涂的给治疗,四肢逆厥的情况就会出现了,那么此时用甘草干姜汤还能行吗?这个情况它非陷于阴证不可。虚极,就要从阳证转变为阴证了,阴寒重症了,必须用四逆汤才能治疗了。

这条挺大的,也相当的复杂,涉及的方剂也挺多。最后咱们再看看这些个方剂。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甘草干姜汤,甘草是四两,干姜二两,用的是炙甘草,这个干姜大概都用炮姜。炙甘草四两,汉制一两约为今之十五克,乘以四就是六十克,干姜就是三十克了。这个药分一煎两剂,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匀两次,匀两次这个量够大大了。拿现在咱们的处方,比如我开的话,就是炙甘草30克、泡姜15克,这是一副药了,我这么来处方,这个量是不是挺大的呢?甘草干姜汤是以炙甘草为君,它为主药。甘草炙后,甘温显著了,它能缓急迫,配合干姜,辛甘并用,又能温中健胃,甘草干姜汤主在扶胃气、养津液,治四肢厥逆。四肢厥逆,没陷入阴证,此处就用甘草干姜汤,要是陷入阴证就得附子剂,没到那个程度,用甘草干姜汤完全可以了。如果“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再使他大虚,非陷于阴证不可,那只用甘草干姜汤不行,必须得加附子,就是四逆汤了。临床上甘草干姜汤应用的机会蛮多的。临证观察它对小便这块的作用也不错,像小便数、遗尿,有用甘草干姜汤的机会,它就是“胃虚不能制下”嘛,就是方才所说的这种情况。甘草干姜汤是个温中养液的方药。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肝气不舒的孩子,家长最应该重视 谢江强

    肝气不舒的孩子,家长最应该重视1.孩子为什么压力大、肝气不舒中医认为,人有压力就会导致肝气不舒,气机就会郁结。一了解,孩子的父亲对孩子的期望极高,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家长给他报了7个补习班。一般人会认为主要是因为孩子经常生病,家长的情绪才会如此焦虑。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3—寅时(肺经当令) 张训景

    寅时气血流注于肺经。比如身体各部对血、气的需求量的增加,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这就是许多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皮肤病人的外用药晚上用药比白天用药效果显著。

  • 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长辈之间的矛盾,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谢江强

    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长辈之间的矛盾,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家庭氛围不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情绪不好,就会进一步影响他的身体健康。所以说,长辈之间的矛盾和错误的育儿观念,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 经方实验录张宝华治抑郁症之生逢盛世衣食足,心意弗逆郁郁生。 张宝华

    一张姓某,年三十,浑身不适两年余。既往抑郁两年,尿路感染一年余,否认过敏史。时代更迭,环境变换,人之体适境应运而变,抑郁一症与日俱增,常理中事。故而虽显效于一时,若不能心体和合,灵肉抱一,念念动乎意识,既扁鹊仓公之属,亦无计也。

  • 用食疗的方法兼顾消积食和补脾 谢江强

    而8个月到2岁的孩子,他们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健全,如果要给他食用补脾消积米,我建议用补脾消积米熬粥。

  • 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治疗过敏性鼻炎医案 张训景

    中医诊断为“鼻鼽”,西医诊断为“过敏性/变应性鼻炎”。治疗鼻的病变时往往从肺入手。所以说,过敏性鼻炎从西医角度讲可以解释为免疫力低下所致。本医案玉屏风散和桂枝汤加石膏合黄连、吴茱萸加减以标本兼治,从而使鼻炎不再复发。

  • 寒温之争 李华歆

    小编今天想通过一则医案为大家讲一讲所谓的“寒温”之争!这样再一看你会发现其实患者的病还是那个“病”,理论还是运用了“伤寒”的道理,而药却比伤寒更加拓展,所以“寒温”之争本不应该,大家都是师出同门,本应该互相学习,相煎何太急!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探讨“对照条文”!根据两个条文的对比,我们知道仲景之学的奇妙之处往往就是在细微之处才能见到真谛!

  • 医案 刘颖

    肠痹,慢性结肠炎邓某某,女,52岁。中医诊断、治法:肠痹。肝脾失调,肺失治节,大肠传道失司。本病病位虽在脾胃,但与肝木密切相关。盖因本案中,脾虚湿盛为甚,故在大瘕泄汤的基础上加党参益气健脾,泽泻利水祛湿。

  • 诗意中的中医 张宝华

    梅子黄时日日雨,这当是南国的夏季,而我在北国,近来也在感受这多情的天露。诗人总是那么的多愁善感,撕了心,裂了肺,捧着纯净的灵魂,燃烧着千年的惆怅,也湿我的眼睛。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