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铁杆中医之我见

2022.01.12 1477阅读 评论数 3 19

“铁杆中医”这一响亮的称号,是邓老提出来的。邓老对其的定义及阐述,对于当今的中医人来说颇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邓老没有举出“铁杆中医”的代表人物,实际上其中既饱含热切的期盼,希望未来有真正的“铁杆中医”出现,又怀有隐隐的担忧,担心“铁杆中医”沦为一声空喊。

邓老说,“铁杆中医”要立足于中华文化深厚基础之上,要做既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的人才——“有科学的头脑,广博的知识,能与21世纪最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以创新发展中医药学的优秀人才,乃铁杆中医也”。“铁杆中医”的知识结构,首先要立于深厚的中华文化之上,具体来说,要修习中国的传统学问——“经史子集”。我们知道,在古代,医家是隶属于“子部”的学问,它是中国传统学问的一部分而已,而它的生长环境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如果单纯地学习中医经典,而对一些古代重要的经典著作及学问一窍不通,那么中医方面就很难深入下去。这是继承的一面,另一方面是创新。有人说,中医是一门早熟的学科,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已经建立起相对完整的中医理论了,后世的医家不论如何研究、发展,都逃脱不了这个圈子,所以中医理论的创新是很难的。这一说法乍看之下很有道理,实则大谬。我们看数学、物理学的发展史,它们的理论有没有在不断地创新呢?有。那它们都跳出了原有的理论体系吗?未必。自然数、整数、实数、复数,人类对数的概念不断加深,是不是在之前的数系上发展而来呢?有没有跳出原有的体系呢?只不过是原有体系下的一种延伸和拓展而已。从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体系,是不是相对论就跳出了经典力学呢?只不过是在接近光速的情况下,原有的经典力学公式不再适用了而已,这不过是一种推广。有没有推翻经典力学体系呢?没有。所以我们不得不问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创新?

有学者将创新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无中生有型”,即不依赖于之前的任何资料(实际上没有绝对地无所凭借)。第二种是“结合型”,即将甲和乙或更多相关性较低的事物,通过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产生一个新事物,比如把棍子和金属结合起来做成狩猎的标枪或箭,把房子和汽车结合起来做成房车等等。第三种是“修正型”,即把盆的形状改变,做成浴盆,或将玻璃杯改成陶瓷杯此类,属于在原有基础上调整某些参数(构成因素)的创新。这三种创新,第一种最难,也最少人做;第二种有一定难度,但不乏有识之士于此实践;第三种难度最小,所以做的人最多。当然这是大致的难度分级,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创新不是强调打破前人的理论体系或方法论,跳出原有的理论体系,而是强调,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具有突破性或启发性的发展。创新是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之上的,并努力求得发展,这才是创新的真义。

所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医是创新,运用文献学知识整理发掘古代医疗经验是创新,运用个人的思维结合临床对某一中医理论进行探讨也是创新,这些都是对中医的创新,我们不可偏重一边而轻视甚至否认另一边。但总的原则是,要在继承中医,深入了解中医的前提下,再谈创新,否则便是舍本逐末,可能出现一些曲解中医的错误。

自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来,中西医之间的摩擦、抵牾、碰撞就从未停歇,从高校到民间,从医生到患者,从理论到实践,关于中医和西医二者的“辩论赛”到处都在上演。纵观近百年以来的中医发展,从中西汇通到中西结合,人们一直在试图寻找一条折中的路线,就好比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一样,着眼于最最切实的问题来寻找解决方案。“不论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猫就是好猫”,立足于临床疗效,不管中医西医哪一方说得有理,只要能看好病,就给予认可。中医具有确实的疗效,甚至在某些疾病的诊治方面要强于西医,这是中医一直未能因任何因素而消亡的根本原因。

我想,中西医之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至少是五十年内)都不会停止;而且,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说,这一问题的存在,对于医学的发展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有人说,医学是最年轻的科学。中医和西医两套不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最终能否走到一起,融合成一门更为先进的医学,很值得期待。立志成为“铁杆中医”的我们,怎能不自我鞭策,奋蹄前行!作为新一代中医人,我们应有足够自信:中医中的“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观念,正符合当今的主流价值观。把人实实在在地当作一个生命,视为自然之子,让人类回归到自然中去,或许是未来医学,乃至人类文明诸多方面的发展趋势。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成蹊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任战平 资质认证

    谢谢分享学习学习

    2022-05-01 07:38 评论数 0 0
  • 邱儒臻 资质认证

    挺好啊不错

    2022-04-19 11:07 评论数 0 0
  • 殷学超 资质认证

    争做铁杆中医,热爱中医,践行中医,传承中医,发展中医。

    2022-01-13 08:52 评论数 0 4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秋季养生注意“四不” 王振刚

    #秋季养生秋天“四不要”,以防有损呼吸道①不吃辛辣呼吸道“喜润恶燥”,应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吃润肺的食物,如雪梨、百合等。②不要着凉入秋后天气转凉,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引起呼吸道不适,应适时添衣、不洗冷水澡等。

  • 阿奇霉素需避免的10种搭配 王振刚

    在使用阿奇霉素期间或者停用阿奇霉素后至少1个月内,需降低地高辛的使用剂量。阿奇霉素抑制肝微粒体酶,可减弱利福平的代谢清除。阿奇霉素好用,但必须慎用。

  • 食管癌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谢江强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据统计每年我国因食管癌致死的患者约为15万人。食管癌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可仅出现吞咽时喉中有哽噎感,胸骨后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长期吸烟者食管上段和中段癌发病率显著升高。相对而言维生素和蛋白质的缺乏可增加食管癌的发病可能。

  • 药膳七大烹饪法 谢江强

    药膳七大烹饪法药膳的烹饪方法可分为炖、焖、煨、蒸、煮、熬、炒七种,可根据药膳原料的不同以及个人口味选择适合的烹饪方法。④扣蒸,把药食整齐不乱地排放在合适的特制容器内,上笼蒸制的方法。

  • 中药的四性、五味 谢江强

    中药的四性、五味、五色与养生中药四性各显其功“四性”一般指温、热、寒、凉四种不同性质,现还包括平性,四性也是指人体食用中药后的身体反应。

  • 平补阴阳,调和气血 韦毓安

    气血阴阳,用他自己的话说"平补阴阳,调和气血。四君子汤再加上四物汤,气血双补。紧接着又用了两味血肉有情之品来补阴补阳,分别是龟板和鹿角。"我们知道气血阴阳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环环相扣,气虚有哪些表现?

  • 子宫复旧不全调养 谢江强

    ◎旱莲贞子汤墨旱莲30克,女贞子30克,乌贼骨30克,生地黄15克,地榆15克,鸡冠花15克,墓头回15克,黄芩10克。早、晚各1次,温热口服。◎黄芪益母汤黄芪15~30克,益母草30~60克,红糖适量。将上药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入红糖调味。适用于血瘀

  • 产后恶露不净吃什么 谢江强

    大枣、板栗洗净,和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至粥熟,加入适量白糖即可食用。适用于产后瘀血作痛、恶露不净。适用于产后恶露不净。将前2味药捣碎,与红糖、大枣一同放入容器中,加入米酒,密封浸泡10~15天后,滤去药渣即成。

  • 产后恶露不下 谢江强

    三产后恶露不下胎儿娩出后,恶露应自然排出体外,如果停滞不下,或下之甚少,称为产后恶露不下。产后恶露不下,可引起血晕、腹痛、发热,甚至更为严重的症状,应及时调治。症状本病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症状如下:血虚产后恶露量少或不下,色淡。

  • 骨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及膏方调治 谢江强

    骨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及膏方调治瘀血痹阻型主症:疼痛日久,患处刺痛、掣痛,疼痛较剧,痛有定处或痛且麻木,不可屈伸,反复发作,骨关节僵硬变形,关节及周围呈暗瘀色。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中的骨痹、痛痹等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