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小柴胡汤证注家多 成无己所释最帖妥
成无己解释的小柴胡汤证,不仅有对个个症状的解释,同时,又有相关的鉴别诊断。当然还能够联系整个伤寒论的上下前后左右的关系进行解释,可以说,其对伤寒论的研究不仅仅是字面上研究,而是对整体的,长时间的,深入到精髓的一种研究,对其他篇目的解释也是同样,但是对于小柴胡汤的解释更是精髓中的精髓。下面就摘录一下,与大家分享,如果有所收获也是我们的一种愿望。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成元己所注:
病有在表者,有在⾥者,有在表⾥之间者。此邪⽓在表⾥之间,谓之半表半⾥证。五六⽇,邪⽓⾃表传⾥之时。中风者,或伤寒⾄五六⽇也。《⽟函》⽈∶中风五六⽇,伤寒,往来寒热,即是。或中风,或伤寒,⾮是伤寒再中风,中风复伤寒也。经⽈∶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证便是,不必悉具者正是。谓或中风、或伤寒也。邪在表则寒,邪在⾥则热。今邪在半表半⾥之间,未有定处,是以寒热往来也。邪在表,则⼼腹不满,邪在⾥,则⼼腹胀满。今⽌⾔胸胁苦满,知邪⽓在表⾥之间,未⾄于⼼腹满,⾔胸胁苦满,知邪⽓在表⾥也。默默,静也。邪在表,则呻吟不安,邪在⾥,则烦闷乱。《内经》⽈∶阳⼊之阴则静。默默者,邪⽅⾃表之⾥,在表⾥之间也。邪在表则能⾷,邪在⾥则不能⾷,不欲⾷者,邪在表⾥之间,未⾄于必不能⾷也。邪在表,则不烦不呕,邪在⾥,则烦满⽽呕,烦喜呕者,邪在表⽅传⾥也。邪初⼊⾥,未有定处,则所传不⼀,故有或为之证。有柴胡证,但见⼀证便是,即是此或为之证。
其中的解释不仅对的是伤寒或是中风有所交代,对什么是半表半里有所交代,甚至对各种症状的表现,这种症状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以及这种表现与其他经症状的区别都得到的十分清楚的解释。对后来人们所说的柴胡汤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解释也十分到位。
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看法,如果各位同道们看到有更好的注解或者是自己有更好的解释,欢迎分享。大家共同进步,共同努力,共同为中医的发展做出贡献,共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不要小看孩子的上火、发炎 谢江强
不要小看孩子的上火、发炎现在普遍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他们都是家里的宝贝,所以家长会特别在意。因此,我们要根据中医理论把疾病的背景讲清楚,这样大家对孩子的上火、炎症都有清醒的认识,就能更好地保护孩子。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五十九)白涩症 钱开达
白涩症症状表现为眼睛干涩,外观正常,如中医眼科学中所说“眼部赤肿不显,只觉眼内干涩不舒”。某君男六十五岁患眼睛干涩一年多,视力没受影响,眼科检查正常。善持堂认为,百病皆因于堵。药服7剂,某君苔白腻大减,白涩症基本痊愈,之前说话时常出现的耳呜现象也没有了。 -
上热下寒 李华歆
治疗“上热下寒”有许多方子! -
炙甘草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心慌、胸闷案 张训景
疗效:患者服用中药2付症状减轻,5付后心慌、胸闷明显减轻。继续服药巩固治疗2周。3月后患者陪同其老伴来就诊,心慌,胸闷未再发作。《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
余心中之小建中汤及其衍生汤 张宝华
然亦有异者,“不差者”即是常中之异,或源于天赋异禀之差异性、或陡遭“伤寒”,机体应对失序,故曰“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余义,此乃小建中汤之真谛方证。故仲景在《伤寒论》中用以小建中汤,此乃王道之治也。 -
冻足 谢江强
冻足要说现在的孩子们真是让人有些搞不懂,就像是邻居家正在读初中的小姑娘薇薇,不知道是为了爱美还是赶时尚,一年四季运动鞋不离脚。若是冻疮破溃的程度已经比较严重,可以适当延长足浴的时间,可延长至一个小时以上。一旦有冻伤要出现的迹象及时足浴治疗,防止发病。 -
经方实验录之肺结节,肺气肿 张宝华
岳某,男,63岁。病因不明而罹患咳嗽痰多两年余,新冠侵袭病渐重而赴省中医诊治。经中药调理后,咽部痰鸣减,余症有变而经友荐余处诊治。故用入肺部,顺肺中之气,又清肺中之血。 -
劳动者最光荣—经方实验录五一无阻 张宝华
张某某,男41岁。向来痰湿,今劳累过度,戕及脾肺,正气虚馁,触寒凉则作斯疾。《名医别录》曰桔梗:味苦,有小毒。《名医别录》曰黄芩:大寒,无毒。治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
痛经 谢江强
原发性痛经以青少年女性多见,继发性痛经则常见于育龄期妇女。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子宫、冲任气血壅滞更甚“不通则痛”,致使经行腹痛。气滞血瘀型痛经多因患者素性抑郁或恚怒伤肝,气郁不舒,血行失畅,瘀阻胞宫而致。 -
经方实验录之感冒 张宝华
既往有便秘,腰脱,胃肠功能紊乱等病病史。柴胡30克、生黄芩15克、葛根20克、麻黄10克、生桂枝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15克、大枣15克、生白芍15克、生党参15克、姜半夏15克5帖,颗粒剂,内服一天2次药后反馈曰:感冒诸症几无,遗关节不适,大便不调,
最新文章
-
寐浅易醒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13日邹某,女,64岁,初诊。主诉:寐浅易醒5个月现病史:面色少华,精神一般。诉去年在中医外科老医生处就诊,老医生让其服用膏方,后自费四千元购回膏方服用。目前肝功能正常。真阳不潜则寐浅易醒。寐浅易醒好转,时有做梦。
-
纳呆病案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18岁主诉饮食不佳一年余,患者平素饮食不佳无胃口,三餐不知饥挑食无精神大便干燥三四天一次费劲无口干口渴无腹胀呕吐眠差不易睡面黄舌淡白苔白腻脉缓辨证:脾胃虚弱辨病:纳呆给予方剂:生白术30g肉苁蓉15g当归12g桃仁10g炒麦芽30g炒谷芽15g焦三仙
-
心慌胸闷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09月28日张某,女,74岁,初诊。主诉:乏力伴心慌胸闷14天。心脏内有两个支架。慢性子宫颈炎病史于今年五月份在中医外科服中药及中药涂擦治疗。因家务繁重致腰肌劳损,今年7月份在针灸科行艾灸治疗。
-
小柴胡汤(2) 李华歆
以上“加减法”完全是根据患者服用“小柴胡汤”后可能引发的各种病情变化来对应处理的,它提现了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
-
夜间出汗案 朱浩宇
某女,五十左右,夜间出汗,舌淡苔薄白,自服六味丸不效,予八味丸去三泻改汤,重用,一剂汗止。
-
脉法新悟(九) 陈玉佳
自秦以来,儒家和法家思想贯穿中国历史。儒家“舍生而取义”,法家“执法而弃情”。脉仍寸弦无力,尺弦。于是,这位著名的作家挥笔写道:“马克·吐温和他的箱子。”医案来自《李士懋平脉辩证医案》,经删减。
-
小儿常见病的经验方及治疗 曹雪盼
发病年龄以学龄期儿童居多,男孩多于女孩,发病率约5%。遗尿自除小儿哮喘哮喘是在气道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
修行(陈鹏医生) 陈鹏
-
桔草相遇可宣肺,止咳利咽已千岁 张宝华
3.用药期间注意饮食:患者在服用桔梗甘草汤期间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
胸痹案例一则 罗沿印
胸痹是指胸部闷闷作痛,严重时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病案举隅余某,男,47岁。
学习了
学习
学习
已经学习好了
小柴胡汤和解功
感谢分享学习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