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诸方效不佳,阴毒汤方显奇效”
患者:李某某
性别:女
年龄:74岁
初诊日期:2024年12月31日
主诉:咳嗽咳痰伴胸闷喘憋1周。
现病史:患者述1周前感冒后咳嗽至今,既往有陈旧性肺结核病史60余年,肺大泡病史15年余,现症见咳嗽、咳痰不爽,喘憋,胸闷,不能左卧睡觉多年,伴汗出、怕冷、咽痒,晨起口苦口干,纳差,大便稀1-2次/日,
心下按痛,脐上压痛(不重),左脉:弦滑略浮有力,右脉:寸浮有力,关略浮滑有力,尺略沉滑有力,舌质略暗,苔白腻。
诊断:咳嗽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3剂
方组:柴胡60g 清半夏20g 党参20g 生黄芩20g
炙甘草20g 桂枝20g 白芍20g 生姜20g(切)
仙鹤草60g 制附片15g 大枣6个(擘)苦杏仁15g
厚朴30g
2025年1月3日二诊:述仍咳嗽、咳痰,咳白色泡沫痰,剑突下压痛,咽痒、怕冷,纳差,憋闷,眠差,大便稀,胸骨柄处堵闷不适,左脉:弦浮有力,右脉:略浮有力,舌质暗,苔黄厚腻,更方小青龙汤合小陷胸汤加减3剂,方药如下:
桂枝12g 法半夏20g 麻黄10g 干姜15g
白芍15g 炙甘草10g 细辛10g 五味子10g
陈皮20g 枳实30g 黄连8g 瓜蒌30g
炒神曲12g 生石膏60g 仙鹤草60g 制附片15g
1月7日三诊:述仍然咳嗽、咳痰不爽,不易咳出,咳白色泡沫状痰,怕冷,晨起口苦口干,右胁肋叩击痛,脐上下压痛明显,咽痒,左脉弦,右脉略沉有力,舌质略暗,苔厚腻,以小青龙汤合小柴胡汤加减3剂,方药如下:
桂枝10g 姜半夏18g 炙麻黄10g 干姜30g
白芍15g 炙甘草10g 细辛10g 五味子8g
茯苓60g 桃仁15g 红景天30g 紫石英30g
红参10g 佩兰30g 柴胡24g 黄芩10g
石菖蒲30g 仙鹤草100g 补骨脂15g
1月11日四诊:述怕冷无,汗出改善,咽痒无,晨起口中和,纳増,但仍咳嗽,不能左侧平卧,咳白痰,胸前不透畅,下肢乏力,偶有心下痛,唇暗,甲无月痕,下肢肤干,左脉略沉略滑有力,右脉寸略浮关沉滑有力,舌质偏淡,苔厚腻略黄,边略暗,更方阴毒汤加减9剂(每日3剂,早中晚饭后热服),方药如下:
升麻30g 醋鳖甲30g 生甘草30g 当归15g
桔梗15g 仙鹤草60g
1月13日五诊:述咳嗽大减,咳痰次数明显减少,睡眠改善,身上有劲了,精神佳,关键是多年的不能左卧休息现可以左卧了,且时间不短,舌质淡,舌前苔薄了,因出院,续服阴毒汤21剂巩固。
按语:患者初诊时晨起口苦口干,胸闷,怕冷,汗出,纳差,脉浮,考虑病在太少两感,以柴胡桂枝汤解表散寒,调和营卫,伴咳嗽咳痰,加杏仁,厚朴宣肺平喘,二诊患者症未减轻,述咳白色泡沫痰,考虑心下痰饮较重,伴恶寒,思为外寒内饮,以小青龙汤治疗,剑突下压痛,脉浮,苔黄厚腻,考虑痰热互结为患,合以小陷胸汤,胸骨柄堵闷不适,以橘枳姜汤调畅气机,加神曲健胃消食,三诊患者诸证改善不明显,遂续小青龙汤治疗,合以小柴胡汤疏解少阳,重用茯苓加强健脾化饮之功,桃仁,红景天,紫石英、补骨脂以化瘀平喘,纳气归肾,佩兰、菖蒲以化湿邪,四诊部分症状改善明显,但主症改善不明显,再思患者年过七旬,虽言当年未曾阳过而发热身痛,但毕竟年龄偏大,体内定有疫毒邪气留滞,切其甲无月痕,唇暗,下肢肤干,皆为瘀血为患,遂更阴毒汤加减,五诊终见曙光,患者主症明显改善,乏力好转,之前没有改善的症状逐步改善,多年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由此而思,临证若遇顽固病证久治不效,进展不利,一定考虑到疫毒+瘀血这类致病因素,切勿见证不识证,忽略阴阳毒汤的存在。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没用还可能有害的儿科药物 谢江强
药品名里含有“烷胺”的感冒药里都添加了这个成分。 -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九) 张宝华
它本来是太阳伤寒,不该出汗,缘于胃虚不能制水,所以小便频数,小便数的影响而使汗出,可见“小便数”在这段是个主要的证侯。 -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五) 张宝华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有一样他没好,脚还是挛急,“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那就不能再吃甘草干姜汤了,得变方了,更换芍药甘草汤。那么此时再给芍药甘草汤,缓其挛急,其脚即伸。 -
越婢汤小论 陈杏
越婢汤:1.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 -
甘草泻心汤加味治疗产后复发性口腔溃疡医案 高颖
本案中,充分考虑患者产后及哺乳期的特殊生理状态,在甘草泻心汤基础上加味用药,既有效治疗口腔溃疡,又兼顾了乳汁分泌,体现了经方在临床应用中的灵活性与辨证论治的精髓。 -
五苓散合防己黄芪汤治疗全身水肿医案 高颖
防己黄芪汤中防己祛风利水,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白术、甘草健脾益气,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两方合用,标本兼治,共奏温阳健脾、利水消肿之效。 -
伤寒论第七条(三) 张宝华
他还说:“这是个约略之词。真正的伤寒病,我也得过,六七天的时候是个要紧的关头,病好不好在这个时候很关键。老太太们都知道,这几天是憋汗的时候,好,大约在这个时候;不好,在这个时候也减轻。那么在六七天的时候减轻,这个病就没问题了。那么这个数呢,也是约略之词。” -
伤寒论第六条(二) 张宝华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假若发汗的话,发汗最伤人津液。太阳中风不是发热汗出嘛,风温也汗出,也发热,但是风温既不恶风也不恶寒,它是里热盛。 -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验案 陈锦辉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验案患者李某专,女性,73岁,揭阳市人。根据患者的症状及舌脉表现,诊断为三叉神经痛。为缓解患者痛苦,特拟加味芍药甘草汤进行治疗。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通过调和气血、舒缓神经、止痛等作用,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
伤寒论第七十条(三) 张宝华
调理胃的方法那多了,先生举了一个例子,“与调胃承气汤”。虽说“与”之,但临证上这样的占比也不少,用调胃承气汤的机会还是多,“与调胃承气汤”,有用它的机会。
最新文章
-
用食疗的方法兼顾消积食和补脾 谢江强
而8个月到2岁的孩子,他们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健全,如果要给他食用补脾消积米,我建议用补脾消积米熬粥。
-
《<红楼梦>中的中医记载分析》 崔国宁
**六、对现代医学的启示**《红楼梦》中的中医记载对现代医学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总之,《红楼梦》中的中医记载丰富多样,不仅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底蕴,也为我们了解传统中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启示。
-
经方实验录之胸痛,肺结节。 张宝华
否认过敏史,既往有肺结节病史。胸痛时作不愈,一度疑为心脏病,小小年纪岂不愁来日方长何以凭乎?
-
颈肩疼痛1周,加重2天,3剂中药病愈 宗琪
患者:王某性别:男年龄:27岁初诊日期:2024年5月16日主诉:颈肩疼痛1周,加重伴左上肢无力2天。现病史:患者述近1周来诱发颈部疼痛,拘谨不适,伴虫爬感,2天前自觉症状加重,伴左上肢无力,无汗,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浮有力。
-
吃不香的孩子愁坏了妈妈 谢江强
吃不香的孩子愁坏了妈妈蒙蒙是幼儿园里的小红人,唱歌跳舞样样俱佳,作业完成得按时工整,对小朋友们也团结友爱。没想到蒙蒙的妈妈更是为此犯愁。因此,为了能让蒙蒙正常吃饭,我建议蒙蒙的家长可以用运脾开胃汤给孩子做足浴。
-
黄帝内针治疗脐下胀痛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脐下胀痛叶某某,男,72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4年1月18日初诊。1月22日电话随访,脐下胀痛未再出现,而且睡眠明显好转。
-
《伤寒杂病论》中黄柏 张宝华
经方中用黄柏者见于大黄硝石汤、栀子柏皮汤、白头翁汤、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和乌梅丸等5方。黄柏于阳明病大黄硝石汤中,主除热祛黄。《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261条: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现多认为黄柏苦,寒。
-
右眼白睛充血2天,中药3剂愈 宗琪
患者:王某某性别:男年龄:53岁初诊日期:2024年3月20日主诉:右眼白睛发红充血2天。现病史:患者2天前不慎诱发右眼白睛发红伴充血,食欲略差,大便时稀,眠可,左脉:略沉有力,右脉:寸浮有力关尺沉有力,舌质偏暗,苔白略厚腻,舌边红,边泡沫,舌中裂。
-
性价比很高的感冒咳嗽方 张宝华
张某某,男,10岁。尽剂后诸症几无,唯轻微咳嗽时作,停药,将息调养数日即可。
-
小青龙汤治疗哮喘医案一则 张新东
初诊,男,64岁。自去年新冠后气短1年,出气困难,咳嗽,咳严重咽紧,有轻微痰鸣声,晨起严重,浓白痰,咽干,后背怕冷,大便正常,小便次数多,纳差,食凉会不适,舌淡苔薄,脉沉紧。
学习了
挺好的思路,不知道此类疑难患者推而广之是否都有效果? 阴阳毒 升麻鳖甲汤吧
只要是新冠后遗症,疫苗后遗症,或甲流等,都可以考虑应用,关键在于一个“毒”邪
感谢分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