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方总结(1)

2023.11.25 315阅读 评论数 0 0

静顺汤

辰戌 之年,太阳司天,太阴在泉,气化运行先天。初之气,乃少阳相火加临厥阴风木。民病瘟疠,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二之气,乃阳明燥金加临少阴君火,民病气郁中满。三之气,乃太阳寒水加临少阳相火,民病寒,反热中,身热瞀闷。四之气,厥阴风木加临太阴湿土,风湿交争,民病肉痿足痿,注下赤白。五之气,少阴君火加临阳明燥金,民病郁郁不舒。终之气,太阴湿土加临太阳寒水,民病凄惨。治法宜用甘温平其水,酸苦补其火,折其郁气,资其化源,抑其运气,扶其不胜也。

附子(辛甘热) 炮姜(苦辛温) 木瓜(酸温) 茯苓(甘淡) 牛膝(苦酸) 甘草(甘平) 诃子(苦温) 防风(甘辛温)

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故辰戌年为寒湿之年,易伤人之脾肾二脏,寒伤人阳气,湿阻气机运行,治疗以温阳化湿为主,防风祛外表之邪,抵御寒湿侵袭,附子合干姜温阳散寒,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胃,用于风湿痹痛,茯苓淡渗利湿,寒湿之邪为阴邪,易袭阴位,以牛膝引諸药下行,达病所,柯子敛肺,恐辛温之药伤金,甘草调和诸药,厚脾土以化湿。

太阳司天,寒淫所盛,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

太阴在泉,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辛燥之,淡泻之。

自大寒至春分,去附子加杞子。

自春分至小满,依原方加杞子。

自小满至大暑,去附子、木瓜、炮姜,加人参、杞子、地榆、白芷、生姜。

自大暑至秋分,依原方加石榴皮。

自秋分至小雪,依原方不加减。

自小雪至大寒,去牛膝,加当归、白芍、阿胶

歌诀 静顺汤医辰戌年,太阳寒水是司天,附姜茯膝木瓜草,诃子防风八味全,随气初终加减服,扶其不胜抑其偏。

方解 按《内经》运气篇,"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太阴在泉,湿淫所胜。"为病与此不同。其治司天之寒淫,平以辛热,佐以甘苦。治在泉之湿淫,主以苦热,佐以酸淡。立方大意即本之,此后俱仿此。

2、审平汤

卯酉 之岁,阳明司天,少阴在泉,气化运行后天。初之气,乃太阴湿土加临厥阴风木,此下克上,民病中湿肿胀,面目浮肿,善上气,鼽衄,嚏欠,呕吐,小便黄赤,甚则淋。二之气,乃少阳相火加临少阴君火,民病寒热。三之气,阳明燥金加临少阳相火,此下克上,民病燥热交合,凉风间发,寒热、头痛作渴。四之气,太阳寒水加临太阴湿土,此下克上,民病暴仆,振栗谵妄,少气,咽干引饮,心痛,痈肿疮疡,骨痿便血。五之气,厥阴风木加临阳明燥金,民病气不和。终之气,少阴君火加临太阳寒水,此下克上,民病温。治法宜咸寒以抑火,辛甘以助金,汗之、清之、散之,安其运气,适事为故。

天冬(甘寒) 远志(苦辛温) 白术(苦甘温) 白芍(苦酸寒) 檀香(辛温) 山萸(酸微温) 炙甘草(甘微温) 生姜(辛温)

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全年天气以燥热为主,燥则伤津,热则耗阴,治疗以补肺滋阴润燥清热为主,天冬滋阴润燥清肺,金气太过,恐伤肝木,故以山芋肉补肝肾主收敛,白芍滋阴柔肝,合甘草酸甘化阴以养肝,远志导心火下行,檀香养心营,白术健脾。

自大寒至春分,加茯苓、半夏、紫苏。

自春分至小满,加元参、白薇。

自小满至大暑,去远志、白术、山萸,加丹参、泽泻。

自大暑至秋分,去远志、白术,加酸枣仁、车前子。

自秋分至小雪,依原方。

自小雪至大寒,依原方。

歌诀 审平汤方治燥淫,司天卯酉属阳明,檀香远志山萸肉,白术天麦芍药并,甘草生姜同入剂,扶金抑火令其平。

方解 按方下原注云:"宜咸寒以抑火,辛甘以助金",而方中无咸寒之药,何也?《内经》"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少阴在泉,热淫所胜",为病与此不同。其治司天之燥淫,主以苦温,佐以酸辛。治在泉之热淫,主以咸寒,佐以甘苦。细绎其义,亦不外五行生克之理。

3、升明汤

寅申 之岁,少阳司天,厥阴在泉,气化运行先天。初之气,少阴君火加临厥阴风木,民病气怫于上,血溢目赤,咳逆头痛,血崩,胁痛,肤腠生疮。二之气,太阴湿土加临少阴君火,民病热郁,咳逆呕吐,胸臆不利,头痛、身热、昏愦,脓疮。三之气,少阳相火加临少阳相火,民病热中,耳聋目瞑,血溢疮疡,咳血鼽衄,渴欠喉痹,目赤,善暴死。四之气,阳明燥金加临太阴湿土,民病胁胸支满,身重。五之气,太阳寒水加临阳明燥金,民病避寒邪,君子周密。终之气,厥阴风木加临太阳寒水,民病关闭不禁,心痛,阳气不藏而咳。法宜咸寒平其上,辛温治其下,渗之,泄之,渍之,发之。

酸枣仁(甘酸) 蔷薇(甘苦微寒) 生姜(辛温) 半夏(辛温) 青皮(辛酸) 紫檀香(辛温) 炙草(甘平) 车前子(甘淡微寒)

酸枣仁味酸平,可泻少阳之火,加车前子泻肝热,紫檀养心营,清心火,蔷薇除风热,合青皮,半夏,生姜平肝和胃,甘草缓肝急,泻諸火。

自大寒至春分,加白薇、玄参。

自春分至小满,加丁香。

自小满至大暑,加漏芦、升麻、赤芍。

自大暑至秋分,加茯苓。

自秋分至小雪,依原方。

自小雪至大寒,加五味子。

歌诀 升明汤治寅申岁,相火司天木在泉,酸枣蔷薇青与草,檀香姜夏共车前。

方解 按原注云:"咸寒平其上",而方中仍无咸寒之药。惟加减法有白薇、玄参,正是咸寒之味。所谓平其上者,司天之气,主上半年也。《内经》"少阳司天,火淫所胜,厥阴在泉,风淫所胜",与此为病不同。其治司天之火淫,主以咸寒,佐以苦甘,则与此略同。其治在泉之风淫,主以辛凉,佐以苦甘,而此方云辛温,则不同矣。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曹雪盼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一个方四味药能打通各种瘀血,预防心梗、脑梗。 韦毓安

    瘀血堵塞的,有一个四味药的小方子,由三七、西洋参、丹参、天麻组成,活血化瘀,疏通血管,效果非常好。三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只不过活血的作用更大一些。四味药可以及时地帮你把瘀血化掉,起到一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 一味中药治牙疼 王振刚

    尤其对于慢性牙疼的患者来说,往往被折磨得寝食不安。在中药里,有这么一种“草根”,虽是植物却有治骨补肾的功效,在治疗牙疼时必不可少,今天王老师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余在临床中,用骨碎补治疗以下两种疾病,效果颇佳。最为难治的牙痛,是肾虚阳浮之牙疼。

  • 粉刺治疗的医案心得体会 王振刚

    病情资料张某,女,41岁,2022年4月10日初诊。此患者经常给来访者讲课,粉刺影响自己仪容仪表领导多次提示,自己心理压力大,今来就诊。

  • 中医不是慢郎中:四逆汤急救 王振刚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可知,四逆汤的条文符合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其一,四逆汤条文有些症状是原发病的表现,如发热、头痛、身体疼痛、呕吐、下利、腹胀满,这些症状不是四逆汤证的固有表现,因此,不应该纳入四逆汤证里。

  • 秋季养生注意“四不” 王振刚

    #秋季养生秋天“四不要”,以防有损呼吸道①不吃辛辣呼吸道“喜润恶燥”,应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吃润肺的食物,如雪梨、百合等。②不要着凉入秋后天气转凉,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引起呼吸道不适,应适时添衣、不洗冷水澡等。

  • 阿奇霉素需避免的10种搭配 王振刚

    在使用阿奇霉素期间或者停用阿奇霉素后至少1个月内,需降低地高辛的使用剂量。阿奇霉素抑制肝微粒体酶,可减弱利福平的代谢清除。阿奇霉素好用,但必须慎用。

  • 咳喘预防 谢江强

    咳喘预防1.增强抗病能力预防咳喘,重点在于提高机体卫外功能,增强皮毛腠理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遇有感冒及时治疗。因为汗多更衣不及时容易诱发咳喘发作。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的季节,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 食管癌的中药调理 谢江强

    中医辨证分型和膏方调治痰气交阻型主症:吞咽时如有异物梗塞,呕吐痰涎;胸胁痞满,或伴疼痛,情志抑郁时症状加重,嗳气呃逆;口干,大便秘结。制法:共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浓汁,加阿胶250g,鳖甲胶150g,炼蜜250g,黄酒500mL收膏,冷藏备用。

  • 食管癌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谢江强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据统计每年我国因食管癌致死的患者约为15万人。食管癌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可仅出现吞咽时喉中有哽噎感,胸骨后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长期吸烟者食管上段和中段癌发病率显著升高。相对而言维生素和蛋白质的缺乏可增加食管癌的发病可能。

  • 药膳七大烹饪法 谢江强

    药膳七大烹饪法药膳的烹饪方法可分为炖、焖、煨、蒸、煮、熬、炒七种,可根据药膳原料的不同以及个人口味选择适合的烹饪方法。④扣蒸,把药食整齐不乱地排放在合适的特制容器内,上笼蒸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