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性鼻炎《朱进忠的医案》

2021.04.28 695阅读 评论数 4 14
变态反应性鼻炎

1.谨察诸证,合之于脉,予健脾理气,疏散风邪,愈
  赵××,男,59岁。
  喷嚏流涕,身痒1年多。医诊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先以西药治疗半年多不效,后以中药散寒祛风、益气助阳,养血祛风等剂相配合亦无明显效果。

  细审其证,经常频发的鼻痒喷嚏,流清涕,头晕,全身酸困,脘腹满胀,遇冷或遇冷水则即刻身痒起片状皮疹,舌苔白,脉弦紧。

  综合脉证,思之:痒者,风也;遇寒冷或冷水则疹发者,寒湿也;腹脘满胀者,脾虚寒湿也;脉弦紧者,风寒也。

  证脉合参,乃脾胃寒湿为本,风寒外客为标。

  治以健脾理气,疏散风邪。

  处方:羌活3克,防风3克,荆芥10克,川芎10克,厚朴1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僵蚕10克,蝉蜕10克,藿香10克,清茶1撮。
  服药2剂,喷嚏、流涕,全身酸困消失,用冷水洗衣服时亦未见起疹;继服4剂,愈。
  某医云:前用散寒祛风、益气助阳、养血祛风不愈,且时见加重者何也?

  答曰:本病脾虚夹湿为本,风寒外客为标,不健其脾则祛风必甚,但健其脾则风邪反而内入,所以治疗之时只可在健脾理气化湿的基础上,少佐祛风之品。

  至于为何散风祛寒而不愈,其因有二:一散风寒之力过大也,二健脾除湿之力不足也。至于益气助阳,养血祛风因何不效,乃因药证不符也。

2.谨察其脉,合之于症,治以补气养阴,除湿升阳,愈
  苏××,男,38岁。
  鼻痒喷嚏流涕频频而发十几年。医诊过敏性鼻炎。先以西药治疗数年不效,继以中药祛风散寒,调和营卫之剂相配合,治疗4~5年,亦无明显效果。

  细审其证,除频繁的鼻痒喷嚏流清涕外,并见头晕乏力,脉濡缓。

  综合脉证,思之:脉濡缓者,湿也,气阴两虚也;久久喷嚏流涕不愈者,气虚也。

  证脉合参,乃气阴俱虚,湿郁不化,清阳失升也。

  治宜补气养阴,除湿升阳。

  处方:升麻10克,葛根10克,蔓荆子10克,党参10克,黄芪15克,黄柏10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
  服药3剂,头晕乏力,鼻痒流涕均好转;继服30剂,愈。
  某医云:此方乃东垣治疗目耳病方也,今先生却用于过敏性鼻炎者何也?

  答曰:此方原为气阴不足,湿郁不化,清阳不升之耳目病方。今过敏性鼻炎亦气阴不足,湿郁不化,清阳不升所致者也,故亦用其治疗过敏性鼻炎也。


3.谨察时令,合之脉证,予理气疏肝,化痰开肺而愈
  索××,男,35岁。
  鼻痒喷嚏流涕7~8年。医诊过敏性鼻炎。始以西药治之不效,继以中药散寒祛风,养血祛风相配合亦无效。

  细审其证,鼻痒喷嚏流涕仅发于秋季,且见胸满,舌苔薄白,脉沉缓。

  综合脉证,思之:秋季者,燥令也,收令也。脉沉缓,气滞湿郁也。

  治以理气除湿。

  处方:人参10克,紫苏10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前胡10克,半夏10克,葛根10克,木香10克,甘草6克,桔梗10克,茯苓10克。
  服药3剂,诸证好转;继服30剂,愈。
  某医云:参苏饮本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治疗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湿之方。今反用于过敏性鼻炎者何也?

  答日:秋令者,收令也,燥邪用事也,今肺胃气虚,复感凉燥,痰湿阻郁,故每至秋令则病发也,故治宜补胃肺之气,理气化痰可愈。参苏饮者,既能补肺胃之气,又能理气化痰,故予参苏饮亦可治过敏性鼻炎也。
4.谨察时令,合之于脉,予补气养阴,燥湿清热,升清降浊而愈
  王××,男,35岁。
  鼻塞流涕喷嚏,眼耳发痒十几年。医诊过敏性鼻炎。先以西药治疗不效,继以中药益气聪明、桂枝,以及疏风散寒,养血祛风之剂加减相配合治疗数年亦无明显效果。

  细审其证,每至夏季天热之时即反复感冒,鼻塞流涕,喷嚏连连,眼耳俱痒,头晕乏力,舌苔白,脉虚大弦紧。

  综合脉证,思之:夏令者,暑热也,暑令热邪,伤气伤阴,故气阴两虚之质尤易感受暑令之邪也。今脉弦大紧,亦气阴两虚之脉也。

  治宜补气养阴,除湿清热,升清降浊。

  处方:人参10克,甘草6克,黄芪15克,当归6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神曲10克,黄柏10克,葛根15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升麻10克,泽泻10克,生姜3片,大枣5个。
  服药2剂,诸证消失;继服15剂,追访4年,未见复发。
5.谨遵舌脉,知其枢机不利,营卫失调,治以柴胡桂枝汤得愈
  徐××,男,成。
  遇风冷或花香则鼻痒、眼痒,喷嚏流涕7年多。医诊过敏性鼻炎。先以西药治疗数年不效,后又以中药祛风、益气等药相配合治疗3年多亦无功。

  细审其证,除上述诸证之外,别无所苦,舌苔薄白,脉弦缓。

  综合脉证,思之:弦脉者,少阳枢机不利之脉;缓者,营卫失调之脉。合而论之,乃少阳枢机不利,营卫失调。

  治宜拟和解少阳,调和营卫。

  处方:柴胡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生姜10克,甘草10克,大枣5个,桂枝10克,白芍10克。
  服药6剂,诸证全失,继服6剂,愈。

《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杏林小书童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赵丽霞 资质认证

    学习了

    2022-05-01 09:15 评论数 0 0
  • 殷学超 资质认证

    感谢分享! 应该有效! 学习了!

    2022-02-03 07:47 评论数 0 0
  • 马亮 资质认证

    中西结合的同时,被西医病名给框住了,很多同行丢掉了自身的阴阳法则。

    2021-04-28 11:57 评论数 0 0
  • 邓先勇 资质认证

    朱进忠先生是当代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超一流高手,医生中的医生。局方消风散,东垣清暑益气汤,参苏饮柴胡桂枝汤,益气聪明汤,如果不是他,谁会想到用这些方子来治疗过敏性鼻炎呢?

    2021-04-28 10:52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不是慢郎中:四逆汤急救 王振刚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可知,四逆汤的条文符合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其一,四逆汤条文有些症状是原发病的表现,如发热、头痛、身体疼痛、呕吐、下利、腹胀满,这些症状不是四逆汤证的固有表现,因此,不应该纳入四逆汤证里。

  • 龙骨,牡蛎功效及分解 王振刚

    解读药味特点牡蛎与龙骨功效相似,均为固涩止脱之属,常相须为用,牡蛎咸涩微寒,善软坚化清热。经方中牡蛎多与龙骨相配,则尤善敛汗涩精、镇惊安神,如桂枝救逆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龙骨牡蛎汤、风引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康复的意义在哪里? 崔乐

    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造成的身体瘫痪及功能障碍使得他们丧失工作、学习、生活的能力,为了促使这个人群离开病床、离开轮椅、独立自理生活,康复功能治疗应时而生。这些年,有很多人也在质疑康复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 阿奇霉素需避免的10种搭配 王振刚

    在使用阿奇霉素期间或者停用阿奇霉素后至少1个月内,需降低地高辛的使用剂量。阿奇霉素抑制肝微粒体酶,可减弱利福平的代谢清除。阿奇霉素好用,但必须慎用。

  • 食管癌的中药调理 谢江强

    中医辨证分型和膏方调治痰气交阻型主症:吞咽时如有异物梗塞,呕吐痰涎;胸胁痞满,或伴疼痛,情志抑郁时症状加重,嗳气呃逆;口干,大便秘结。制法:共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浓汁,加阿胶250g,鳖甲胶150g,炼蜜250g,黄酒500mL收膏,冷藏备用。

  • 食管癌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谢江强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据统计每年我国因食管癌致死的患者约为15万人。食管癌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可仅出现吞咽时喉中有哽噎感,胸骨后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长期吸烟者食管上段和中段癌发病率显著升高。相对而言维生素和蛋白质的缺乏可增加食管癌的发病可能。

  • 产后恶露不下 谢江强

    三产后恶露不下胎儿娩出后,恶露应自然排出体外,如果停滞不下,或下之甚少,称为产后恶露不下。产后恶露不下,可引起血晕、腹痛、发热,甚至更为严重的症状,应及时调治。症状本病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症状如下:血虚产后恶露量少或不下,色淡。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 谢江强

    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应归属于“痹证”范畴,又称为“顽痹”“骨痹’“风湿”“鹤膝风”等。“痹证”最早见于《素问·痹证》:“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提出痹证为行痹、痛痹、着痹三者合称。明代张景岳所著《景岳

  • 慢性腹泻中医辨证及膏方调治 谢江强

    胃强脾弱型主症:大便稀溏,大便次数增多,腹泻时无疼痛,泻不定时,多食易饥,无明显肢冷畏寒及乏力症状。制法:共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浓汁,加入阿胶250g,冰糖200g,黄酒500mL收膏,冷藏备用。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长期泄泻医案 韦麟

    效不更方,继进十二剂后,泄泻渐止。后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善后处理,病获痊愈。后随访未见复发。故余在王清任用膈下逐瘀汤治疗肾泄的启发下,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来治疗本例泄泻,而使瘀血去,阳气复,脾肾健,泄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