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感冒医案一则
患者,女,52岁,感冒1日,刻下:滑脉,恶心、呕吐,颈肩部不舒适,头痛,根据经络辩证,确定为少阳经、阳明经头痛,口中常有痰涎。
处方如下:
半夏 12g、生姜 20g、茯苓 15g、柴胡 12g、
黄芩 9g、党参 10g、炙甘草 8g、桂枝 12g、
白芍 15g、葛根 15g、川芎 15g、大枣 7 枚、
白芷 3g,
共 2 付,水煎服。
五、按语
(一)小半夏加茯苓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原文记载:“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该方由半夏、生姜、茯苓组成。半夏味辛性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为君药;生姜既能助半夏降逆止呕,又能温散水饮,为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健脾和中,以利水饮,为佐药。三药合用,共奏和胃降逆、散饮利水之功,对于痰湿内阻,胃气上逆引起的呕吐、心下痞满等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本案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口中痰涎的症状,正是痰湿内阻、胃气上逆的表现,因此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来和胃降逆、化痰祛湿。
(二)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同样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原文记载:“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该方是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取半量合方而成,由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桂枝、芍药组成。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表。两方合用,既能和解少阳,又能调和营卫,对于外感病邪,邪犯少阳,兼太阳表证未解者有很好的疗效。本案中患者感冒后出现头痛(少阳经、阳明经)等症状,说明外邪既有在少阳经的表现,也有侵犯经络的情况,柴胡桂枝汤可以和解少阳之邪,同时调和营卫、疏通经络,以解除外邪。
(三)药物加减分析
- 白芷:阳明经头痛,加用白芷。白芷味辛,性温,归胃、大肠、肺经,善于祛风止痛,尤其对阳明经头痛有特效,能引药上行,直达病所,缓解头痛症状。
- 葛根:针对颈部不舒服的症状,加入葛根。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通经活络的功效,能够舒缓颈部肌肉痉挛,改善颈部气血不畅的情况,从而减轻颈肩部不舒的症状。
- 川芎:少阳疼痛,选用川芎。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为血中气药,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对于少阳经气血不畅引起的头痛,川芎能够活血通络、祛风止痛,有效缓解疼痛。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哪吒与中医(2) 李华歆
——《哪吒》继续昨天的话题,话说中医要想适应当今的时代潮流就要“破”一些旧思想、旧规矩、旧模式!老百姓对“中医”有没有“成见”呢?而中医看病是不是只有“门诊”这一单独形式? -
独活的药理作用 刘勇
独活含有以下一些营养成分并具有相应的生理作用:一、香豆素类成分成分情况独活中含有多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如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等。①生理作用调节血脂作用:β-谷甾醇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
伤寒论第二十条(一) 张宝华
二十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综合性医院中医类科室建设探讨 焦一鸣
现在的偏瘫康复、截瘫康复、实际上就是祌经康复科的亚专业,1.6中医大外科目前在综合性医院,极少有设置中医外科的。我们认为有条件的综合性医院,中医外科的设置也应纳入考虑。其组成当由中医妇科和中西医结合妇科专业人员构成。待诊断明确后,或再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
高帆医生治疗肺结节经验总结 高帆
近年来,肺结节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辨证施治,确定该患者属于脾虚痰湿型肺结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基本消失,经复查,肺结节明显缩小。我的治疗经验表明,中医在治疗肺结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
浅谈中药甘草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高帆
甘草不仅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等多种功效,还在中医临床中发挥着调和诸药的重要作用。其中,甘草酸具有明显的抗炎及抗过敏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草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
膏剂 谢江强
膏剂是在常温下可表现为固体、半固体、半流体的一类剂型,可由药物或药物与基质构成。膏剂是祖国医学的一类古老剂型,其渊源久远。南北朝时称膏剂为“膏方”或“薄”。明清时代将唐代的“煎”改称为“膏滋”或“膏”,并纳入了膏剂的范畴。 -
中医治疗腹胀用药经验总结 崔国宁
中医在治疗胃胀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辨证论治运用多种药物进行调理。中医理论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对胃胀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较为明确的用药规律,值得深入研究和总结。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加减治疗抑郁不寐症1例 陈积武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加味,柴胡15龙骨30(先煎)黄芩15生姜6党参15桂枝10茯苓15半夏10大黄6牡蛎30(先煎)大枣10磁石30(先煎)瓜蒌15黄连3合欢皮15首乌藤157剂,水煎,复渣,分2次服。 -
柴龙汤合桂茯丸加减治验案 宗琪
患者:陈某某性别:女年龄:72岁初诊日期:2024年11月15日主诉:头晕,久行乏力,心慌怕冷多年。11月20日三诊:述头未在晕过,下肢有劲了,眠可,腹凉大减,左肩痛明显减轻,大便成型了,未心慌,手脚温,续服治疗。
最新文章
-
九味羌活汤治疗小儿感冒一则 黄阁
外感风寒湿内有郁热用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汤最大特色就是提出了分经论治,并且在原文中便有体现。在用药剂量上,九味羌活汤未标注,但应该与大羌活汤相似,一钱应约为现在的3g。大青龙汤较之九味羌活汤宣肺止咳之力更强。
-
孩子的大部分疾病与“脾虚”有关 谢江强
孩子的大部分疾病与“脾虚”有关脾胃虚弱的孩子,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生病为什么说孩子的身体问题大部分是由脾胃问题引起的呢?孩子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外感类疾病,另外还有一些发育迟缓、瘦弱等问题,这些无一不与脾胃虚弱有关。
-
经方实验录张宝华治抑郁症之生逢盛世衣食足,心意弗逆郁郁生。 张宝华
一张姓某,年三十,浑身不适两年余。既往抑郁两年,尿路感染一年余,否认过敏史。时代更迭,环境变换,人之体适境应运而变,抑郁一症与日俱增,常理中事。故而虽显效于一时,若不能心体和合,灵肉抱一,念念动乎意识,既扁鹊仓公之属,亦无计也。
-
家长如何帮孩子排除体内湿气、补脾胃 谢江强
还可以把藿香正气水兑到热水里,给孩子泡脚,也能让孩子有效地吸收药性,化掉体内的水湿。不过家长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是热性药物,有振奋脾胃的作用,当孩子体内的水湿化开之后,它的热就会显现出来。
-
御医 李华歆
所以还是少说话为妙,古代御医遇到有诊疗需要的“皇亲国戚”时也是非常头疼,有的人干脆会直接花钱贿赂患者身边的丫鬟太监啥的,毕竟他们天天接触患者,对他们的症状是非常了解,所以只能花钱消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
不动声色,暗流涌动(肝风袭扰案-杨文豪原创医案) 杨文豪
张**,女,47岁肝风袭扰案河北省平乡县首诊2023-11-20患者近来月经4个月未见来潮,既往已行绝育结扎术。
-
余心中之小建中汤及其衍生汤 张宝华
然亦有异者,“不差者”即是常中之异,或源于天赋异禀之差异性、或陡遭“伤寒”,机体应对失序,故曰“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余义,此乃小建中汤之真谛方证。故仲景在《伤寒论》中用以小建中汤,此乃王道之治也。
-
再谈“阑尾炎”的中医治疗 张训景
疗效:患者治疗3天后腹痛症状基本消失。但临床症状变化多端,防止阑尾炎破溃后形成腹膜炎或者导致痔疮的发生,加用当归赤小豆散。西医可以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我们中医为何不可以在辨证、辨病准确的情况下,合方治疗,尽快治愈,防止疾病传变。
-
口舌生疮麻烦多 谢江强
口舌生疮麻烦多有次和家里人在外面吃饭,由于那家饭店的客人很多,我们就在饭店的大厅里面坐下了。中医把口腔溃疡称为口疮。还有一种口疮发生在嘴唇的两侧,被称为燕口疮。
-
六经辨证—太阳病2太阳腑证 张训景
I太阳之经、腑、气一、太阳之经1.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络脑,下项,挟脊低腰,络肾属膀胱。膀胱为太阳经之府,太阳病不解,邪热随经入府,膀胱气化不行,与水相结,而成蓄水证。
学习
学习了